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万方泉 《教师》2008,(11):57-58
爱因斯坦说:“青少年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条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一是高尚,二是聪慧,三是健康。且三者结合,方为优秀。  相似文献   

2.
时下,不少人认为职业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只要学生能学好专业课即可,很多人对语文课的设置持漠视态度。那么语文课在职业教育中究竟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我想答案是肯定的。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学,在职业教育中应当发挥语文学科意义,让语文教学来促进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3.
陈冲  周琼 《天津教育》2013,(12):35-36
一、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意义1.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足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足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  相似文献   

4.
爱因斯坦与教育龚乐进在1999年3月2日《人民日报》撰文认为,爱因斯坦自称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这在很大意义上是针对当时的教育而言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这是他对学校教育所持有的基本观点。他认为“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就是既富有个性又有益于社会的人。他最为重视和关注的,是学校用什么样的“推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他通过对三种方法的分析,阐明了自己的教育见解。一是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对学生进行强制。他坚…  相似文献   

5.
中学政治教学现今面临不少尴尬,一是学校不够重视。小学科,分值少。二是家长、学生不以为然,现已是商品经济社会,谁还听那么些大道理。三是一些政治教师自己也得过且过。但我个人认为教育不仅是培养高、精、尖的人才,更大程度上说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人。爱因斯坦曾尖锐地指出:“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  相似文献   

6.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校应该永远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教育首先应塑造和谐的人。和谐教育是一种自我教育、人性化教育生命性的教育。它使学生拥有自由的空气、民主的精神、平等的对话、心灵的撞击、成长的体验、探索的追求、丰富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傅国涌 《教育文汇》2013,(13):20-21
字迹潦草、墨迹斑斑的作文卷竟获第二名对教育有很多独到见解的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曾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的核心工作应该是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综合专业知识能力,又具有健全人格、和谐发展的人。道德教育是促进人和谐发展的灵魂,对每个学生来说,打开心灵大门的驱动力是对他们的关怀。开好道德关怀的主题班会,是营造浓浓的道德氛围,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追求道德完美的主要途径。首先,道德关怀要尽量从满足学生的一般需要出发,引发学生基本需要的道德情感。由于升学的压力,中小学仍然存在着“重智轻德”的现…  相似文献   

9.
许展 《今日教育》2011,(3):58-59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提供东西,应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负担。”  相似文献   

10.
爱因斯坦说:“只交给人一种专门知识、技术是不够的。专门知识和技术虽然使人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给他以一个和谐的人格。最重要的是人要借着教育获得对事物和人生价值的了解和感悟。”就语文教育的任务而言。的确如此。语文教育应当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折..口学家约翰·罗斯金说过:“人劳碌一生,其最高奖赏不在于他从中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他借此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学校教育的原点是人,使命是“使学生成其为人”,即成为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情感、爱憎分明、对国家与社会有用的真实的自我。作为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2.
重视校园新文化的功能○赵宝骥爱因斯坦曾说过,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并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职业中学的学生比普通高中更直接地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他们必须学好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也必须把他们培养成和谐发...  相似文献   

13.
李耿 《成才之路》2012,(15):86-86
近年来,国家一直倡导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协调发展,美育在各类学校里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强调。那么,如何对学生实施美育呢?笔者认为,美育是一个范畴,不是一门学科,它存在于学校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一、学科中的美育爱因斯坦曾告诉过我们:“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知识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强烈‘的情感,才是基本的,他必须获得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所以,学校美育不能脱离以智力为主要目的的学科教育。美育不是单纯化的艺术教育和形式美的教育,更不能片面化地把美术教育等同于美育。  相似文献   

14.
何小雅 《师道》2005,(4):15-17
早在上世纪20年代,爱因斯坦就针对重智轻德观念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他认为: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人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动物,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5.
传递幸福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所学到的每一样东西,那些留下来的就是教育。”的确,走上讲台十余年,我才越发清晰地看到教育留给自己的财富。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说:青少年离开学校时,应是作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不只是作为一位专家,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像一条受过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而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取决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一是高尚,二是聪慧,三是健康。且三者结合,方为优秀。那么,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呢?结合自己多年来  相似文献   

17.
理工科大学应加强审美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科学用抽象、概括的形式告诉人们客观事物的状况、本质和规律,自然科学知识无疑是理工科大学生在校接受知识的主要内容。但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  相似文献   

18.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首要任务是应该让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和谐发展包括新知识的掌握、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丰富的情感、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等,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教学中的巧妙设计。  相似文献   

19.
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  相似文献   

20.
新课标下教师角色的另类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教师——一种感动的理性人 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训练——就更像一条受过很好教育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