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与科学调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重大比赛中,运动员能否取得最佳成绩,不仅取决于体能和技能优势,而且需要具备良好的竞技状态.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科学调控最佳竞技状态所采用的一些方法,力求为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获得和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试论田径运动中的竞技状态与最佳竞技状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动员取得的竞技状态是呈波动型的,一般赛事和训练应使运动员的有机体处于竞技状态波动的波峰期,重大比赛应使运动员有机体处于竞技状态波动的最高波峰期。  相似文献   

3.
运动员和马匹要想在比赛中创造出优异成绩,就必须使其最佳竞技状态出现在比赛中,通过合理按排训练周期,可对竞技状态的形成和发展进行有效的控制,并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4.
3 结果与分析 “由于高水平竞技运动的职业化,增加了比赛的次数和频率,高水平运动员几乎全年都有比赛任务”。但是最佳竞技状态是以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取得并积累起来的,竞技状态的形成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才能获得,每次比赛都要求运动员获得好成绩是不可能的。全面考虑,整体规划、系统安排全年比赛是竞速项目优秀选手  相似文献   

5.
对技能主导类难美项群比赛前的训练阶段理念和内容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比赛前竞技状态的积累的观点,旨在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竞技能力,从而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已有的竞技水平,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6.
竞技状态的测定与培养肖红艳,王保合,马德庆在激烈的田径竞技比赛中,一个优秀运动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竞技能力,而且同时要具有最佳的竞技状态,只有竞技状态良好的运动员才能在比赛中发挥出色。反之,如果运动员参赛时竞技状态不佳,比赛的成绩就会低于平常训练时的成...  相似文献   

7.
在比赛中,运动员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可以发挥正常水平,取得优异成绩.但由于在赛前训练中过度疲劳、紧张,或在比赛时求胜心切等,可使运动员患一种叫"竞技综合症"的病症,使之竞技状态不佳.不仅使运动员不能发挥正常水平,而且还可能使运动员不能继续参加比赛."竞技综合症"是由于大脑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及肾上腺分泌功能失常,导致  相似文献   

8.
大赛来临,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如何,对比赛成绩影响很大,而赛前训练的根本目的就是使运动员在比赛时达到其最佳的竞技状态,为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竞技水平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竞技状态是一种变动的状态,在这种变动状态处于最高峰时,称为最佳竞技状态。在理论上认为最佳的竞技状态应表现在最重要的比赛上,运动员为了在整个赛季成功地参加比赛,必须在3—5个月内甚至更长的时期内保持这种良好的状态。本文试图通过近四届世界大赛上获得前六名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竞技状态的表现形式,找出一种更能够客观地对运动员进行评价的标准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动训练.培养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在重大国内、国际比赛中获胜,是我们训练的唯一目的。对于少年速滑运动员也应培养他们在比赛中充分表现自己最高竞技状态的能力。因此.应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个周期训练安排好他们赛前训练准备工作,力求加强技术、战术、身体机能、心理等方面的培养,使之在重要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如何掌握好赛前训练及竞技状态的培养,把握其规律,笔者在近年的实践中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1.
《湖北体育科技》2020,(7):632-637
运用TOPSIS法建立羽毛球比赛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提出羽毛球比赛质量的评估模型,并对陈雨菲和戴资颖2018~2019年间的10场比赛进行纵向分析,为其备战东京奥运会提供科学依据。结论:1)陈雨菲对阵戴资颖的比赛质量由竞技提高状态过渡到最佳竞技状态,戴资颖对阵陈雨菲的比赛质量由最佳竞技状态过渡到竞技调整状态;2)TOPSIS模型在羽毛球比赛技战术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参考价值。建议:1)为备战东京奥运会,陈雨菲应继续保持一定的训练负荷以及参赛次数,以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2)戴资颖需要进行积极的恢复,相应地减少训练负荷,精选比赛,以消除生理和心理的疲劳,促进最佳竞技状态的再次形成。  相似文献   

12.
中长跑比赛的实践充分说明,除了进行身体,技战术训练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赛前心理训练,使队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这是运动员能够超常发挥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前竞技状态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建和  姜涛  李林 《体育科学》2007,27(7):70-74,85
在对竞技状态概念的各种定义加以综述,并就目前学界关于竞技状态讨论中的焦点即竞技状态的形成规律问题做出评述的基础上,阐述了竞技状态与运动成绩的对称与非对称性;讨论了“竞技状态的临场可调性”、“良好竞技状态的出现与关键比赛时段的高度吻合性”两个命题。  相似文献   

14.
运动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要在大赛中创造或保持个人优异成绩。能否发挥中长跑运动员的实际潜在能力,在重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以达到最佳颠峰,赛前竞技状态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从教多年,通过对宋淑贤、刘彦利等五名同学在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运动会和全国冠军赛中,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而研究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在赛前竞技状态的培养,形成的关系及其评  相似文献   

15.
周明 《体育科学》1993,13(3):39-44
全年训练计划以周期划分理论和训练原则为基础,按照运动员竞技状态发展的规律来制定和控制,全年训练周期的划分同样依照竞技状态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围绕年度最重大比赛划分为与之相应的三个训练期:准备、比赛和过渡期。通过对训练过程的控制,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出现最佳竞技状态,创造优异成绩。文中以世界优秀短距离运动员庄泳为例,探讨优秀短距离运动员全年训练计划制定与控制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从运动训练学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影响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科学调控最佳竞技状态所采用的一些手段和方法,力求为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和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参加K-1比赛的录像研究分析,对双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术水平、身体素质、心理竞技状态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员在K-1比赛中的的优势和不足,并试图找出原因,以期为以后中国散打运动员在K-1比赛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乃至成为K-1比赛的王者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促进我国武术散打的更新和完善、更快地与世界搏击运动接轨。  相似文献   

18.
江苏高校高水平乒乓队年度训练周期的划分应以周期划分理论、周期安排原则和竞技状态发展的规律性为基础,围绕高校的年度最重大比赛,把周期划分为相应的三个训练期:准备、比赛和过渡期。通过对高校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训练周期的控制,保证其在比赛中出现最佳竞技状态,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9.
观看网球比赛,观众赞叹的不仅是运动员的网球技术,更感叹其对人类体能极限的突破.现代网球运动的高速发展,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越来越高.世界顶尖网球运动员将其比赛能力中的技术和体能之比划分为3∶7,可见体能对网球运动的重要性.优秀运动员将漫长的网球赛季期分成若干个短周期,在短周期中加入调整期,用调整期对自己的竞技状态和体能加以保持和提高,以保证比赛时达到较好的竞技状态,取得骄人的成绩.因此,网球运动员调整期体能的训练和保持成为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运动员体质的不断增强、设备不断完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中长跑技术已日趋成熟和完善,故而在各种层次的比赛中,参赛运动员之间水平已相当接近,形成强强之争的局面。所以在比赛中不但要求运动员有最佳的竞技状态、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外,还要求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合理有效的比赛战术,以便在比赛中战胜对手和取得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