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是一首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诗。诗歌的前两句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了回旋,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后两句传神地描绘出作者望着远处的天门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的喜悦之情。望天门山@李白!唐 @叶兰  相似文献   

2.
《望天门山》今译奔腾的楚江象一把利剑将天门中间劈开。江水碧绿,浩荡东流到这里回旋澎湃。两岸青山夹着江水相对耸出。一只船映着日光从遥远的天边飘来。首句“天门中断楚江开”,就画出了一  相似文献   

3.
李白诗《望天门山》云: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直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其中的"直北"一词,今世各种选本,往往作"至此"。作"至此",固然直白易懂,却带来几个问题,无法解决。  相似文献   

4.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诗歌上最大成就在于七绝和古风。七绝与王昌龄齐名,两人各有千秋。就接近民歌这一点上来说,他却千古独步!他的一生放荡不羁,飘逸超群,一生大部分时间在游历名山大川中度过。他用七绝的形式为我们描绘了祖国许多山岳河川的壮丽景色。《望天门山》这首七绝就是其中一篇。「天门中断楚江开」,首句点明天门山的地址及其地理形势。「楚江」即长  相似文献   

5.
【教学设想】这是一篇自读课文 ,教学目标的定位应依据两点 :(1)“单元提示”中“学习这个单元 ,要在第三册诗歌单元的基础上 ,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 ,品味诗歌的语言 ;还要展开想象和联想 ,进入诗歌的艺术境界 ,与诗人展开心灵的对话”的要求 ;(2 )本课“自读提示”中的要求 :“注意诗的表达方法 ,体会诗中的言外之意。”为了落实这些要求 ,宜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含英咀华 ,提高欣赏诗歌的水平 ,培养和提高阅读品质以及想象和联想能力。【教学过程】1.背诵《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  相似文献   

6.
从小读唐诗宋词,每当碰到"回"字,我都会产生一个疑问:怎么这个"回"字不押韵?举例来说,我们先来读一下李白的《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发音,第一、第四句中的"开"(kai)、"来"(lai)两字押韵,但第二句中的"回"字却发hui的音,与"开"、"来"不押韵。  相似文献   

7.
《望天门山》是李白坐船行于楚江,望天门山时所作。它描绘了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深情。在诗人充满浪漫主义想象中,天  相似文献   

8.
经过四天的半期考,终于可以感谢感谢学校了,能让我们去秋游,而且还是一处风景区。四天身与心的疲劳终于能得到放松了,享受大自然来陶冶性情,望奇石怪松给予视觉上的冲击,聆听清泉拍打嶙峋来洗礼倦怠……可以说是“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永泰天门山。早就听说永泰县有很多处的风景区,我就去过青云山,那里的景色也别有风韵。今天来到天门山,突然想起了一句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不过李太白所望的天门山可能和我游玩的这一座山是两回事吧。在天门山的路口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建筑,像古时候的城门,但又有屋顶,我也说不出那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①至此回②。两岸青山③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④。注释:1.碧水东流:绿水荡漾向东而来。,2.至此回:一作“直北回”,即转向正北。3.两岸青山:即天门山。4.“孤帆”句:意思是说,早晨日出东方,孤  相似文献   

10.
李白的《望天门山》,有关书籍(包括教材)在阐释此诗时都指出了该诗绘景雄奇,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热爱之情的这一点。如“它描绘了望中所见天门山夹江对峙,楚江千回百折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江山的感情”(人教社《初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三册,以下简称《教参》);九年制义务教材的参考书释此诗时也持此说。  相似文献   

11.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对许多中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难点。不少教师在教文言文时怕学生读不懂,仍按照“导入———串讲———翻译———总结”的老套路走。结果,教师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头脑里却一片空白,通读依然有相当的难度。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诵读呢?一、熟读成诵,理解是基础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无论是朗读,还是背诵,都必须以理解为基础。例如:李白《望天门山》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是读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呢,还是读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相似文献   

12.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①天门山,指今安徽省当涂县、和县的东西两梁山,两山夹江对峙。 ②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出生 于碎叶(今吉尔吉斯坦境内)。五岁时随父亲迁居绵州彰明(今四川省江油)青莲乡。唐朝伟大 的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有《李太白集》。 ③楚江,安徽古属楚国,因而也称流经这个地方的长江为楚江。这句的意思是说,两山隔  相似文献   

13.
正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一路豪情一路歌李白,一个仗剑远游,诗酒当歌的豪客。李白,一个纵情山水,泼墨云峰的诗人。他第一次踏上安徽当涂的土地,只有25岁,这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年纪。那时的李白气宇轩昂,踌躇满志,抱着"大丈夫必有四方之志"的梦想,顺江而下。尽管他也苦闷过,彷徨过,所谓"南徙莫从,北游失路,孤剑谁托,悲歌自怜",但他仍然坚信"天生我才必有  相似文献   

14.
一、书法能力考查(4分)1.请将下面一首七言绝句,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在下面的方格内。(注意:此题根据抄写文字和卷面书写综合评分,以下全卷答题都要认真书写。)(4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相似文献   

15.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大诗人李白,选自《李太白全集》。天宝十三年八月,李白从金陵出发,准备游安徽宣城,途经天门山,写下了这首小诗。全诗紧扣一个望字,通过描绘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  相似文献   

16.
文如其人,课如其性。《望天门山》一课,学生在玲湘的眼睛里找到了天门山雄伟险峻、楚江壮阔汹涌的景;在玲湘的眼睛里体会到了物我相亲、主客同一,自然与心灵合一的异常奇妙的境。透过玲湘  相似文献   

17.
<望天门山>是李白在安徽写下的一首著名诗篇.关于这首诗,历来有所争议,究其原因,是由于未能弄清天门山的地理形势.本文从诗歌中字词考释入手,结合天门山的地形,就诗歌历来争议的几个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第I卷(共70分)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30分) 根据原文将下列1~6题的句子补充完整。(6分) 1.天门中断楚江开,_。  相似文献   

19.
王安石曾在<钟山即事>中将王籍的名句"鸟鸣山更幽"点化成"一鸟不鸣山更幽",为此,从古到今,不断有人讽其"点金成铁".这里,涉及到一条重要的艺术原则.其实,作诗不是为了写景而写景,而是借景以传情怀,所以不论写出"鸟鸣山更幽"的清静优雅的美景,还是写出"一鸟不鸣山更幽"的死寒冷凄的丑景,只要能传达出相应的情怀,都应是好诗好句.王安石正是用后者,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改革失败后,退居钟山,门可罗雀的失落感,因而是好诗好句,绝非点金成铁.  相似文献   

20.
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岱宗:东岳泰山的别称。在山东省中部,长约200千米,主峰玉皇顶海拔1524米,山峰突兀峻拔,雄伟壮丽。山上名胜古迹有三四十处。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敬亭山:在安徽省宣城县北,山上有敬亭,相传是南齐诗人谢朓吟诗的地方。李白一生曾七游宣州,七登敬亭山。3.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天门山:是安徽当涂东梁山(古代叫博望山)与和县西梁山的合称,两座山分别位于长江的东西两岸,就像一座天然门户,所以被称为天门山”。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