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所谓职业,就是"个性的发挥,任务的实现和维持生活的连续性的人类活动"。教师职业幸福感则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自身和谐发展,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教师本人对培养学生这一职业的幸福体验如何,不仅直接影响着他的教育教学状况,同时也影响着他是否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职业幸福,有四方面的观点:第一,当教师成长为孩子们心中最亮丽的风景时,是一种幸福;当教师与学生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时,教育是一种幸福;当老师让每一个孩子成为学习生活中的风景时,是一种幸福;当教师有能力成为年轻人的背景时,是一种幸福,是传播者的幸福。  相似文献   

3.
幸福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的提问有梯度,学生乐于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思想,而且能够得到来自老师、同学们的肯定、鼓励与欣赏。这样的课堂,没有教师的居高临下,也没有学生的正襟危坐,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阅读,大胆地质疑,是自由精神的淋漓尽致的舒展。  相似文献   

4.
蒿广峰 《科教文汇》2011,(11):14-15
一项工作,我们如果只把它当成职业,就减少了工作的乐趣。教师的职业化会蒙蔽我们的心智,泯灭我们的本心,慢慢地有些教师就成了职业变态者。我们要想办法减少职业化对自己的危害,经常提醒自己跳出教师的职业看看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尽量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关爱之心和公正之心。对学生来说,我们做他们的教师只是一阵子的事,我们作为一个人却是一辈子的事。  相似文献   

5.
流沙 《知识窗》2010,(7):7-7
范冰冰是目前红得发紫的一位演员,她给自己的幸福指数打了一个分数:100+。她说,在没有出道前,她不觉得当演员有什么幸福感,每天遭受着希望的幻灭和身心的疲惫。为了生存.她还得向父母拿钱.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但自从走红后,她再也没有向家里拿钱,而且经常可以寄一些钱给家里.也不会去做有违自己心意的事情。她说:我终于明白,幸福就是有能力去拒绝.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多的教育教学反思是在课堂或课后进行,属"事后诸葛"型的反思,这样的反思会增加教师的职业内疚感,不利于成就幸福的教师。笔者提出课前"三思",以克服职业倦怠,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做终生学习型教师,做成长型的幸福教师。  相似文献   

7.
幸福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教师的提问有梯度,学生乐于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思想,而且能够得到来自老师、同学们的肯定、鼓励与欣赏。这样的课堂,没有教师的居高临下,也没有学生的正襟危坐,每一位学生都能自由地阅读,大胆地质疑,是自由精神的淋漓尽致的舒展。我相信这样的课堂:尊重、平等、自由、和谐,定能谱写出一支快乐的"课堂进行曲"。  相似文献   

8.
王菊 《科教文汇》2010,(7):10-10,24
幸福是人的一种情感体验,并需要有物质财富作为保障。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实现教师的幸福教育,使教师幸福地教,才能实现学生幸福地学。教师的幸福教育也是全面的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幸福是人的一种情感体验,并需要有物质财富作为保障。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实现教师的幸福教育,使教师幸福地教,才能实现学生幸福地学。教师的幸福教育也是全面的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张礼玲 《科教文汇》2011,(36):11-11,25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特别是作为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更需要把"爱心"作为工作的基础。多年的一年级班主任经验中,笔者总结出了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中需要做的"六个一",做好这"六个一"就有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有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就有了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也就有了孩子终身发展的幸福奠基。  相似文献   

11.
好的语文教学不应该影射学生自己,不应该以某种道德律条拘囿学生,不应该以非此即彼的标签"盖棺论定",而应是一种灵动的实践,一种快乐的体验,一种幸福的生活,一种温暖的生长。教师应以最充足的准备迎接那些意外中的生成性资源——那里才会为课堂松绑、那里才会让生命飞扬、那里才蕴涵着滋养心智的"维他命"。由预设到生成,其间有诸多辗转、回旋、波折,教师应该做精做细这个过程,通过"老牛犁地"式的深耕细作的方式,引导孩子们沉浸在迷人的语文实践中,发现另一片鲜活的乾坤。  相似文献   

12.
<正>一、引言幸福感指人们以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为基础,对自我存在状态的整体性、肯定性评估,是由动机、目标、认知、情感、人格等心理因素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是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展、力量得以增长的持续快乐体验。职业幸福感是指主体在从事某一职业时基于需要得到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教师的幸福感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  相似文献   

13.
教学生活中,总是免不了问题学生。特别是当今社会,黄、赌、毒以及暴力事件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学生中的少数问题学生也与此种恶劣现象联系。经常有新闻报道:教师与学生的严重冲突,学生与学生的血腥事件。正因为如此,教师职业被称为是高危职业,教师群体自称为弱势群体。面对这种现实,教师还得安心教学,对学生有效管理,从而保证自己良好的教学环境。怎么管理?笔者提出一些粗陋策略,仅供各位参考并指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因为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人才的重任,身为人师必须具备师者的应有内涵和风范,在施与学生德智体美老教育的同时,为学生当好“做人”的表率。做一个合格教师,是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几个条件的支撑。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种超越性活动,是为未来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受教育者成长和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第一,要有欢乐、幸福及对世界的乐观感受。"我们教师应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关爱学生,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幸福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他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将自己所学的和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样看来,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知识、感受知识的效率,提高教师的语言修养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的。同样在职业中学会计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也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教师的幸福是教师在教育实践中感受职业理想与实现工作目标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以及实施过程中得到的愉悦的心理体验。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新型人才的重任。只有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第一位,心系三尺讲台,勤奋耕耘、关爱学生、勇于创新、为人师表的教师才能担当起教育责任,才能活出自身的生命价值,才能享受到人生的幸福。  相似文献   

18.
学生认为老师选出的作文与自己的推荐有直接关系,认为自己慧眼识才,因此也想展示自己,老师精心设计的词语,让学生处于自信,兴奋,独立,流畅,的情感体验中。教师的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教师恰当的语言就像一种兴奋剂,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19.
反思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纳入幸福指数,确立校园主导价值观为"幸福的教师培养幸福的学生",以外在的物质文化建设为辅,通过加强政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提高学校领导者的管理幸福感、教师的事业幸福感、学生的学习快乐感,去构建一种"和谐向上,幸福人生"的校园文化,从而为教师、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和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向上,幸福人生 ”的校园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思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纳入幸福指数,确立校园主导价值观为“幸福的教师培养幸福的学生”,以外在的物质文化建设为辅,通过加强政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提高学校领导者的管理幸福感、教师的事业幸福感、学生的学习快乐感,去构建一种“和谐向上,幸福人生”的校园文化,从而为教师、学生的发展创设一个优良的人文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使校园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和教师成就事业的舞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