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类的食性     
张忠江 《钓鱼》2013,(5):24-25
要想钓鱼 光知鱼性 俗话说:“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钓鱼人要想钓鱼,并取得好的成果,首先要了解一些关于鱼类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基础知识,掌握鱼类的基本活动规律,然后才能有把握地配制鱼饵、选用钓具、选择钓点,并采用科学适宜的垂钓方法。因此说,学习并掌握一些与钓鱼有关的鱼类学知识,对垂钓者来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李小林 《钓鱼》2011,(10):14-15
如何钓好混合鱼,这个题目很大也很复杂,从广义上讲就南北而言,它存在着地域、气候、温度、水质、养殖方法的差异,也存在着钓鱼人文化上及识鱼性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张忠江 《钓鱼》2013,(4):24-25
要想钓鱼先知鱼性俗话说:"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钓鱼人要想钓鱼,并取得好的成果,首先要了解一些关于鱼类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基础知识,掌握鱼类的基本活动规律,然后才能有把握地配制鱼饵、选用钓具、选择钓点,并采用科学适宜的垂钓方法。因此说,学习并掌握一些与钓鱼有关的鱼类学知识,对垂钓者来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张忠江 《钓鱼》2013,(6):22-23
要想钓鱼先知鱼性俗话说:"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钓鱼人要想钓鱼,并取得好的成果,首先要了解一些关于鱼类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基础知识,掌握鱼类的基本活动规律,然后才能有把握地配制鱼饵、选用钓具、选择钓点,并采用科学适宜的垂钓方法。因此说,学习并掌握一些与钓鱼有关的鱼类学知识,对垂钓者来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忠江 《钓鱼》2013,(3):20-21
要想钓鱼先知鱼性俗话说:"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钓鱼人要想钓鱼,并取得好的成果,首先要了解一些关于鱼类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基础知识,掌握鱼类的基本活动规律,然后才能有把握地配制鱼饵、选用钓具、选择钓点,并采用科学适宜的垂钓方法。因此说,学习并掌握一些与钓鱼有关的鱼类学知识,对垂钓者来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邹思全 《钓鱼》2008,(9):30-31
外出钓鱼时,哪个钓鱼人不期盼有个好鱼情,希望获得好“收成”。可是,往往事与愿违,客观情况瞬息万变,很难让钓鱼人如愿以偿。只有根据天气、鱼情、水情等自然因素,及时改变饵料、泳层和钓法,抓住获鱼时机,加快起鱼、卸鱼、换饵和抛竿的速度,增加钩饵下沉的速度,才能多多获鱼。  相似文献   

7.
对钓鱼人而言,这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钓鱼人部落。就像远古时期的原始部落一样,钓鱼人也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方言、习惯”。在四川,台钓的垂纶“地域”多数以鱼塘为主;传统钓的垂纶“地域”多数以江河、溪流为主。四川钓鱼人有自己钓鱼的方言:如大鱼叫“莽娃儿”,小鱼叫“串串”,鲤鱼叫“拐拐”,草鱼叫“棒棒”,鱼吐泡叫“花子”,鱼吃食叫“整嘴”,软饵料叫“粑粑”,硬饵料叫“籽籽”,钓到鱼喊“窘(音)起”,钓不到鱼喊“洗白”等等,举不胜举。 钓鱼人部落给四川钓鱼人留了一席之地,感动之余,收集整理了几位四川的…  相似文献   

8.
黄旺意 《钓鱼》2006,(23):8-9
垂钓不仅要知天气、水情、鱼情,掌握一定的钓鱼技巧外,还要常常和养殖户打交道。特别是在按竿收费垂钓的水域,钓鱼人往往希望多钓点鱼,养殖户则盼望钓鱼人少钓获点鱼。如何正确处理好钓与养的关系,以达到和谐统一,双方共赢。笔者根据自己的垂钓经历,谈点心得体会,和广大钓友交流。  相似文献   

9.
张凤春 《钓鱼》2010,(20):37-37
诱鱼是指钓鱼人先将鱼饵撤入预定的水中,将水中周围的鱼吸引过来。找鱼是指钓鱼人用钓组装钓饵后,直接投入鱼的栖息地或鱼道。目前,钓鱼人一般先诱鱼,也有边钓边诱的。  相似文献   

10.
王亚明 《垂钓》2013,(9):52-53
浮标是我们钓鱼人判断鱼儿是否咬钩和感知分析水下鱼情的重要工具,人们形象地把它比作钓鱼人的眼睛。所以钓鱼人须对浮标有一个科学理性的认识,针对千般万化的鱼情正确地选择浮标,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标相,及时提竿中鱼。  相似文献   

11.
张忠江 《钓鱼》2013,(2):24-25
要想钓鱼先知鱼性俗话说:"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钓鱼人要想钓鱼,并取得好的成果,首先要了解一些关于鱼类的生理特征和生活习性的基础知识,掌握鱼类的基本活动规律,然后才能有把握地配制鱼饵、选用钓具、选择钓点,并采用科学适宜的垂钓方法。因此说,学习并掌握一些与钓鱼有关的鱼类学知识,对垂钓者来说非常重要。一、鱼类的生理特性我们知道,常年生活在水中的鱼类,是一种冷血  相似文献   

12.
朱剑飞 《钓鱼》2012,(4):37-37
漫长的冬天已经过去,钓鱼人的春天已经到来。每天都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钓鱼人,东奔西走,它们常常相互传递着一个个重要信息:哪里出鱼了,哪里没出鱼,有真有假,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不出鱼的地方很难钓到鱼,而只有此地鱼儿活跃了才能真正钓到鱼。回顾这些年的钓鱼经历,对"出鱼"也有了一  相似文献   

13.
伏治友 《钓鱼》2011,(14):23-23
鱼星与钓鱼关系密切,它不仅是鱼在水下某个位置的重要标示,也是钓鱼人下竿的重要依据。打窝者常以鱼星判断鱼是否进窝,不打窝者常寻找鱼星作钓点,被人称之为“追星钓”。不过,追星先要识星。只有善于识别鱼星,并根据不同鱼星采取相应对策,才能钓获颇丰。那么,如何识别鱼星呢?我以为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区分”。  相似文献   

14.
王庄林 《垂钓》2008,8(3):78-79
一提到去澳洲钓鱼,钓鱼人脑海中的第一个印象恐怕就是Jigging的三圣鱼。的确,很多钓鱼人都把三圣鱼(Samson Fish)当成钓鱼生涯中的一个重要旅程碑,一生中总要想办法去朝圣一次。其实,在澳洲,另外一个代表性的鱼种是金目鲈,它几乎就是澳洲的“国鱼”,普罗大众的对象鱼。但今天要介绍给大家的,是澳洲北部一大片辽阔、漫长的海岸线,  相似文献   

15.
张洪波 《钓鱼》2014,(5):1-1
鱼获是钓鱼人钓技高低的体现,也关系到面子,意义非同小可。所以,现在的钓鱼人即便不吃鱼、不缺鱼,也仍要把鱼获带回去。  相似文献   

16.
李小林 《钓鱼》2011,(11):18-19
如何钓好混合鱼?这个题目很大也很复杂,从广义上讲就南北而言,它存在着地域、气候、温度、水质、养殖方法的差异,也存在着钓鱼人文化上及识鱼性上的差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也养一方鱼。我以西北地区宁夏的情况,针对如何钓好混合鱼谈一点肤浅认识,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李小林 《钓鱼》2011,(9):14-15
如何钓好混合鱼这个题目很大也很复杂从广义上讲就南北而言,它存在着地域气候温度水质养殖方法的差异也存在着钓鱼人文化上及识鱼性上的差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也养一方鱼我将就西北地区宁夏的情况针对如何钓好混合鱼谈一点浮浅认识愿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马国栋 《垂钓》2014,(3):48-49
在钓鱼人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三分钓技七分饵。”就算钓者的钓鱼水平再高,若鱼不吃饵,同样也钓不到鱼。所以,每一个钓鱼人都梦寐以求一款特效饵,饵料。下水就立刻有鱼咬钩。然而,真的有这样神奇的饵料配方吗?  相似文献   

19.
程宁 《中国钓鱼》2007,(4):22-23
精确找底,就是说必须认认真真找底,否则很难钓爽。找了底的比不找底的强,精确找底的比马马虎虎找底的强。有人说"找到鱼层了就是找到底了",也有人说"钓底只要钓到鱼了就找到底了"。我觉得前者完全不理解找底的目的,是初学钓鱼人常犯的一个  相似文献   

20.
王砥平 《钓鱼》2008,(17):44-44
如何识别水中有鱼,这对于一个垂钓者来说是一门学问。作为一个钓鱼人来说,钓鱼除了修身养性、陶冶情操之外,把鱼钓进鱼篓中,自然也是目标。如何识别水中有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