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新见《云麓漫钞》王秉恩手校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麓漫钞》是南宋赵彦卫的一部笔记体著作,“书中记宋时杂事者十之三,考证名物者十之七。”1957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曾据《涉闻梓旧》本标点排印入《古典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中。1996年,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刊进》中亦收有是书,是傅根清同志参考诸本重新整理的点校本。可见此书深受学术界重视。近日忽于山东大学古籍所购藏陆澹安先生遗书中,发现影印《涉闻梓旧》本此书二册,书中夹有浮签累累,书眉亦有朱笔校语,细阅之,始知是王秉恩手校本,浮签为王秉恩手写,书眉校语为其子王君复(字文焘)誊录,以之与傅根清点校本(以下简称傅…  相似文献   

2.
《文选》版本众多,河南省图书馆古籍部存有民国以前《文选》共有61种版本,其中所存清乾隆三十七年叶氏海录轩朱墨套印本及其重印、翻刻本18种,本文对这18种版本进行比对,罗列存疑,以求专家、学者提出新解。  相似文献   

3.
以《金史·百官志》为线索,弄清金代符牌制度沿革的历史,既有助于金代历史研究,亦解释了此处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为目前中国最具权威之古籍善本书目,对于了解现今所存善本古籍概貌及鉴别、整理善本古籍皆有极高之参考价值。惟因其书所著录之善本古籍数量繁多,编纂者得以实地复核原书者,仅占少数,故难免有疏误之处。本文就《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部》所著录"《毛诗名物图说》九卷,稿本""《周礼注疏》十八卷,明末张采刻本""《阎红螺说礼》三十三卷,明崇祯九年阎氏二分明月菴刻本"等三书中之问题提出讨论,勘订其误,或有助于其书之更臻完善。三处之误,盖皆由于未细审原书内容所致,由此益显示细审原书内容对书目编纂之重要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5.
自《四库全书》问世开始,订正《四库全书》钞写讹误,就成为四库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四库全书》的版本价值和史料价值亦颇受怀疑。《四库全书》异文是指今收入《四库全书》与四库中其他著作征引之文及今传世版本不同的文字。本文选取了四例异文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6.
论证《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以下简称《名录》)中的《天盖楼四书语录》并非天盖楼刻本,探讨此书的版本情况;指出殿本《西清古鉴》应为刻本而非铜版本,论证《名录》中《西清古鉴》实为光绪年间日本铜版本;《名录》中《全唐诗》应以初印本而非后印本为佳;并探讨《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中《古文渊鉴》尚需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四库全书》所收《玉台新咏》出自纪昀家藏,向称宋本.学术界亦以宋本目之,实则是一个错误.本文通过比勘,认为原纪昀家藏然后入献内府的这部号称宋本的《玉台新咏》,实为明末赵均覆宋本,而且是赵氏覆宋本的补版后印本,在赵氏本中属于较差的版本.至于补版后印的时间,则在清初就已发生.本文还提出,纪昀既以家藏赵氏本误为宋陈玉父本,其托名其父纪容舒所撰《玉台新咏考异》所说的宋本,其实不是宋本,亦是赵均覆宋本,故凡在《考异》中称“宋本”者,大多与赵本特征符合,而不合陈玉父本,这一点是我们利用《玉台新咏考异》时一定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8.
南开大学图书馆藏有精抄本宋代曹勋《松隐文集》40卷,现代目录版本书鲜有著录。《中国古籍总目》集部仅著录为清抄本,抄者和抄写时间不详,版本源流及收藏情况亦未见考索。此本为清雍正二年(1724年)钱塘吴允嘉借吴焯藏本抄校,曾藏于民国藏书家秦更年之手。经与嘉业堂本《松隐文集》对勘,此本缺第一页及第十卷,当与四库本为同一系统。作为罕见的清代精抄本,此《松隐文集》中的校记题识具有重要的文献资料价值,其精善之处亦足补他本之失,具有非常珍贵的文献版本价值。  相似文献   

9.
1.李晋林、畅引婷:《山西古籍印刷出版史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该书有三个主要部分:印刷史考述、版本编、方志编。作者首先对晋地印刷业自唐宋起步至金元鼎盛作全面系统总结与概述。并著录雕版印刷以来山西历代古籍版本,以及诸如活字本、铅字本、石印本、油印本、稿本及批校题跋本等,凡关乎山西之古籍版本,悉加详尽采录,尽可能著录书牌记、行款、刻工、藏印及善本现今庋藏地。山西方志纂修至清代蔚为大观,各府州县均纂修成志(仅平鲁一县除外),并多有增修。作者旁搜所及,将佚作与今存者悉加著录,以求全备。  相似文献   

10.
国家图书馆藏清佚名过录卢文弨校《周易兼义》,大体保存钱求赤钞本《周易注疏》之全貌,也是卢文弨校订《周易注疏》的原始资料。《周易释文考证》引录钱本《释文》之异文,部分与两种宋建刻《周易》附《释文》本独有的异文一致。国图藏清佚名过录惠栋等批注《周易兼义》保存了部分钱本"校语",我们可据以复原钱钞本的形成过程。钱求赤将几种宋本异文校录在北监本上,再据以抄录,因此其文本混合了宋、明等版本的异文。  相似文献   

11.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6,(3):121-124
《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唐大诏令集》版本多达十三种,但仍有遗漏,而且已著录版本,亦有可商榷者,论文试予订补之。  相似文献   

12.
尊经阁文库藏校本《白氏文集》是江户初期天海大师在那波道圆本上校注加点的版本,其主要价值首先在于保存了惠萼、宗重、邦光、性全等人的奥书,对研究白集版本流传有所俾补;其次在于天海所校诸本文字与金泽本、《文集抄》《管见抄》等古抄本颇相近,以上版本所不存之诗文,天海校本有不少独特处,可纠正白居易作品传本误文,提供更优之抄本异文;天海还抄录诸本所无之注释,其中一部分可能为白居易自注阙文,另一部分为日本学者所注。日本所藏此类珍贵那波校本尚有十余部,应为我们校勘《白氏文集》及研究白集流传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孔德凌 《图书馆杂志》2007,26(12):69-75
郑玄所作《毛诗传笺》是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其版本流传问题极为重要.《毛诗传笺》的版本可分为三大类一为唐及唐以前写本,一为唐宋石经本,一为宋及宋后刻本.现据相关资料考察《毛诗传笺》的版本流传情况.  相似文献   

14.
敦煌卷子伯二五三六号乃是《春秋谷梁传集解》卷三的写本。用这个写本来比勘中华书局影印本和北京大学出版社标点本,我们可以校订出不少今本的舛误之处。同时,这个写本保存了大量有别于今本的异文,有些是陆德明《经典释文》也未著录的,弥足珍贵。另外,这个写本不仅是依《汉志》十一卷之旧式的古本,也是品相完好、书法精工、字迹清晰的精本,可以作为唐代经籍写本的一个样板来进行研究。总之,该写本在校勘、版本等方面的文献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5.
1788年(乾隆五十三年),章学诚依诸家所存本,在归德文正书院校正改定《校雠通义》,只存内篇三卷,与诸家所存本已大异,第四卷未能补写。据焦肱误校《汉志》一章说  相似文献   

16.
“本”探     
刘向(前77—前6)以前,“本”字无书籍义。《文选·魏都赋》“校雠篆籀”句,李善注引《风俗通》云:“按刘向《别录》:‘雠校,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若怨家相对,故曰雠也”。这是“本”字有书义之始。刘向这一段文字(下简称“向文”),后世谈目录版本校勘的多加引用。对“向文”中的“本”(下简称“向本”),或称为“书”,或称为“底本”。但对于“向本”究竟缘何而来,很少着墨。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中国目前最具权威性的古籍善本联合目录。然白璧微瑕,其著录亦偶有可商榷之处。笔者在参加国家清史项目《清人著述总目》和《清史艺文志》中偶见其著录疏误,现一一条辨之。  相似文献   

18.
清乾隆四十二年,四库馆臣以内府所藏明万历五年张之象刻本《史通》为底本,抄校而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史通》,整体承袭张之象本之文本内容,改正了张之象本诸多讹误,但同时也出现了新的独有讹误。文津阁《四库全书》本《史通》对张之象本亦有改动、纠谬,虽然亦有新的独有讹误,但较之文渊阁本,在更大程度上承袭了张之象本之文本内容,并部分纠正了各本之误,具有更高的版本价值和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术界所用《论语注疏》的通行版本是清代阮元所刻的《十三经注疏》本,新近我们又从日本影印回南宋蜀大字本,这个版本有很高的校勘价值。本文在详细比勘阮刻本与蜀大字本的基础上,抽取了部分最有代表性的材料,包括很多蜀大字本能够对阮刻本补充脱文、提供异文、纠正误文的资料,论述了蜀大字本的校勘价值,希望大家能够注意这个本子,利用这个本子。  相似文献   

20.
《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是产生于宋元之际的唐宋诗歌选本,其中大量诗作仅见于此书,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向为学界所重。该书的校勘及版本研究,已有学者加以探讨,但由于日本成篑堂文库的藏本尚未得到调查,故仍留有余地。笔者旅日期间对成篑堂文库所藏元刊残本以及前人未曾利用的龙谷大学所藏室町注本进行了调查,多有所获。经过全面校勘,楝亭本包括明抄本的古本来源及相关文字的改动得到了具体清理,使对该书的异文取舍得到了版本依据。成篑堂藏本与北京大学藏本同一系统,然刊刻较早,故有不误之处,且有三卷可补前者之不足,使元刊本的文本面貌得到了更完整的呈现。本文通过校勘证明,龙谷大学藏本是一个新发现的版本系统,文本面目独特,颇具校勘价值。可以认为,通过这两种稀见版本,特別是龙谷大学藏本的利用,《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文献研究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