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节内骨折临床多见,有关诊断与治疗的文献报道较多。本文就关节内骨折后期治疗中如何防止关节僵硬的发生,尽早恢复关节功能,结合近三年来收治的42例关节内骨折治疗的随访结果及有关文献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股骨颈骨折系指自股骨头以下至股骨颈基部之间的骨折 ,主要由于扭转应力使股骨颈抵于髋臼后缘而引起 ,多因老年人的骨质疏松、肌力减退、动作迟缓和稳定度差所致。骨折发生后 ,久难治愈 ,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 ,因此做好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护理非常重要。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997~ 2 0 0 2年 ,共收治 38例老年性股骨颈骨折患者 ,患者的年龄自 6 0~ 85岁 ;其中男性患者2 5例 ,女性患者 13例 ;手术治疗 2 0例 (在持硬麻醉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14例、加压螺纹钉固定 4例、鹅颈钉钢板固定 2例 ) ,单纯行骨牵引治疗 12例 ,“丁”字鞋治疗…  相似文献   

3.
本院于1980年7月至1998年7月收治外伤延迟性血气胸患者81例,其中6例胸部无骨折,1例仅有血气胸对侧锁骨骨折,作者对其发生原因、诊断、治疗等进行讨论。强调指出胸部严重钝挫伤后,无论胸廓有无骨折都应注意观察2—3周,提高对其发生的警惕性及严密观察是早期诊断的关键,严重血气胸治疗的有效措施是胸腔闭式引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采用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结果:全部病例5-12周基本愈合,术后随访5个月至3年,所有患者均无髋内翻、患者短缩、外旋畸形、感染、神经损伤、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发生,优15例,良11例,优良率92.86%。结论:DHS是治疗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骨的强度降低,遇到轻微外伤如:跌倒、汽车颠簸等即可引起骨折.因其骨折部位特殊,病程长,卧床时间长,固定困难,病人不接受手术治疗者居多,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对护理要求高,难度大死亡率高.针对以上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是老年股骨颈骨折保守治疗提高存活率、提高生命质量的有力保证.方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给予精心的生活照顾和恰当的专科护理,使患者顺利度过危险期、早日康复和降低病死率.结论:2006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均达到临床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结果: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一个致命性的损伤,常常因股骨颈骨折引起的严重并发症造成死亡,因此,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要针对患者身体状况制订合理的护理计划,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下颌骨骨折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当发生骨折后由于下颌骨解剖结构复杂,血运丰富,愈合能力强,如果治疗不当,极易造成错位愈合。因此对于下颌骨骨折的治疗做到及时准确十分重要。本文就我科从1986年以来收治的40例下颌骨骨折病例的诊断与治疗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0例中男性35例,女性5例,男女之比为7:1;最小年龄8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28岁。交通事故伤15例、斗殴伤13例、跌伤8例、工伤4  相似文献   

7.
袁玉琴 《宜春学院学报》2007,29(4):132-132,135
目的:观察老年骨折患者的护理对治疗效果的促进,以便指导临床防治工作.方法:对40例不同骨折部位、骨折程度、复位方法的老年骨折患者进行护理与观察.结果:通过精心护理,35例手术患者均于12-24周后痊愈,无例发生并发症.结论:通过对老年骨折患者的精心、全面护理,对患者康复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骨折是运动中经常发生的伤病,中医认为运动性骨折的发病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外因;二是内因.辨明骨折发病原因对预防和治疗运动员的运动伤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在肱骨髁上骨折临床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0年1月-2011年11月的7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将78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39例.结果:对患者术前进行心理疏导,指导其术中配合,使其不适减少到最小程度,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术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术后做好饮食康复指导,有效防止了并发症,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肘部正侧位片不仅能确定骨折及移位情况,还可为选择治疗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骨筋膜室综合症是四肢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因急性严重缺血而发生的肌肉坏死或坏疽,甚至危及生命。而小腿是肢体最常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的部位。因此,小腿骨折,特别是小腿闭合骨折病人虚严密观察,进行相应医学知识宣教,严防骨筋膜室综合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幼儿生性活泼好动,整日跑跑跳跳,难免发生磕碰,再加上他们的骨骼不够强健,很容易发生骨折。为了应对突发情况,作为家长的你最好了解一下骨折的急救方法,以免耽误治疗时机,使孩子的伤势更加严重。骨折有一些典型的临床表现,除了剧烈疼痛外,还表现为患肢运动受限,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胫骨骨折目前在国内外常规使用带锁髓内针内固定,特别是胫骨多段骨折是胫骨交锁髓内针内固定的最佳适应症之一.方法对胫骨多段骨折采用交锁髓内针治疗的随访观察.结果随访6 ̄3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优8例,良3例,一般2例,差0例,优良率达98%.结论根据骨折的情况采取交锁髓内针治疗胫骨多段骨折既能保证骨折的复位及坚强固定又能有效保护骨折断端血供,减少并发症发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三角肌微创入路结合3D打印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病例为2016年05月至2017年06月肱骨近端骨折60例本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30例患者选择并接受经三角肌微创入路结合3D打印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A组),30例患者选择并接受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随访12-15个月,随访内容包含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肩关节功能评分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与B组对比:A组在手术室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月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B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6月两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三角肌微创入路结合3D打印技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其治疗效果优于经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Dick技术对46例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患者,经椎弓根对骨折脱位椎体施行国产Dick钉复位内固定.其中下胸椎7例、腰椎34例、单纯脊柱滑脱椎管狭窄5例.结果随访2~10年,平均6年11个月,固定满意39例,占85%;失误7例,占15%,其中5例再次手术固定满意;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总优良率为95%.结论Dick技术是治疗脊柱骨折脱位的较好方法,主要适用于下胸段、胸腰段及腰段脊椎损伤合并脊髓损伤,手术成功关键为Schang椎弓根螺丝钉的进钉部位、角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5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应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3±5.52)min,术中出血量(140±10.21)m L。术后发生并发症4例,尿路感染2例、切口感染1例,压疮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50例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4.20±1.02)个月,无未发生髋内翻畸形和断钉,参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2.00%(46/50)。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固定稳定,不良反应低,优良率高。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常因骨质疏松、脆弱,一旦摔倒后极易发生股骨颈骨折,由于骨折使该部正常血液运行遭受严重破坏,甚至引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因此骨折的愈合和功能的恢复较其它部位骨折慢而差。 一、辩证护理 根据“血不活则瘀不去,瘀不去则骨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髋动力加压钢板(DHS)内固定在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和疗效。方法从2003年10月至2006年5月用DHS治疗35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随访结果进行分析。35例平均随访13个月,优良率88.6%。结论DHS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物力学的研究,踝关节骨折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关节内骨折良好功能的获得有赖于解剖复位,这对于踝关节移位骨折特别是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者常非保守治疗所能达到。我们自1988年7月~1994年10月共手术治疗踝关节移位骨折54例,经平均19个月随访,优良率达85.7%,显示手术确能最大程度恢复踝关节功能。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颅底骨折大多为间接外力作用所致或由颅盖骨折延伸而来.颅前窝眶板骨质较薄,当受到间接外力时极易发生骨折,常常被认为是对冲性骨折,表现形态大多是线形骨折,作者在实际检案中遇到一例由于枕部受力,而颅前窝眶板发生局限性凹陷粉碎性骨折,实属罕见,就其损伤机制分析研究,与同道们商榷.  相似文献   

20.
张谦  刘琨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4):94-94,114
目的:讨论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移位腓骨骨折解剖复位的重要性及疗效。方法:2000年6月-2004年7月对腓骨骨折有移位的踝关节骨折136例,按Werbr和Danis踝关节骨折分型:B型79例,C型57例。均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对照组100例行髓内针固定,治疗组36例用钢板内固定,腓骨尽量要求解剖复位。结果:两组均获得随访,36例腓骨达到了解剖复位,其功能恢复满意率100%,100例腓骨有短缩其功能满意率55%。结论:踝关节骨折中移位腓骨解剖复位牢固内固定,起到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