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应该发现:当你贬低一位学习能力弱或者不爱学习的学生时,他会变得沮丧,更加不愿学习.当你表扬一名学生时,他会变得信心满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还会有意想不到的突破.这便告诉我们,适当表扬是唤醒学生学习动力且能提高学习热情的催化剂.我们不要吝啬在数学课中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表扬.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这样说:这道题我应该会的,可是一粗心就做错了.教师给学生分析卷子时,经常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如果这个学生能再细心或耐心一点,这道题他是能做对的.由于小小的细节错误,我们的学生功败垂成,败走麦城.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让我们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分量.  相似文献   

3.
化学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化学实验中,我们随时会遭遇安全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指导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处理措施,以避免造成较大的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4.
影响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以正向的态度重新建构,就会带来新的可能性.学生是有能力、有资源的问题解决者,教师应相信学生本身就具有改变现状的资源.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善抓机会,善用激励,而不是动辄批评指责,这才能让学生轻松、愉悦地迈开步子向前走.  相似文献   

5.
用日常生活中的锅碗瓢盆作原料,可以制作出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电池。如果能够配合我们的教学.适时地做一些这方面的实验,不仅会消除学生对电的神秘感,而且会加深他们对处处存在弱电的理解与认识,这无论是对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还是对我们开发新的能源,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学学习是具有个性的活动.当学生真切地参与知识获取的探究过程之中,那他的感知就会愈加丰富,他的体验也会随着深刻.同样,他对知识的领悟和建构就会无比迅速.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注重观察与思考的融合,关注学习尝试,从而丰厚学习积累,让数学学习加倍有效.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阅读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是符合语文教学的客观规律的.但是我们在教学中,却不得不认真思考这两个问题:我们到底要培养学生怎样的阅读习惯?我们到底要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如果这两个问题不能正确的解决,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没有一个正确的思路,那么,我们"培养"的结果或许将事倍功半,甚至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职高学生的逃课率比较高,这一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也会对其他同学产生不良影响.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了解学生所处的环境及心理状况,让逃课学生重回教室.  相似文献   

9.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生的笔记技能较差,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对以后从事具体的工作也会带来诸多不便.同时我们也发现,有做笔记习惯与无做笔记习惯的学生相比,前者的成绩明显高于后者.因此,这个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林迎晓 《华章》2007,(12):223-223
当今时代需要大量会学习、会创新的人才.教育要能大量培养这种新型人才,就要改革我们的教学,使其具有创新性,能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为我国当前的中学英语教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学习有无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对练习的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有些教学内容学生容易产生直接兴趣,而有些内容因机械重复、枯燥乏味,会让学生在心理上顿生厌倦、索然无味之感,如中长距离跑等.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正确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这是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英汉思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使我们习得第二语言成为可能,因此,在英语教学中,特别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自然会把英语习得过程与母语习得过程进行对比,希望从中发现共通之处,以便更好地进行教与学.本文从认知角度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语料进行隐喻对比,试图发现英汉语言中深层相似的思维活动,这对有效开展大学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课,是研究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门学科,具有时代感强、现实感浓的特点.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强烈的时代感和浓郁的现实感无疑会增加它对学生们的吸引力,但同时也为我们搞好这门课的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首先,教学内容一定要反映时代和现实的变化.从客观上看,理论往往来自于实践,因而理论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我们在给学生讲书本上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学会,"更重要的是"会学",要启发他们的积极思维,培养各种能力,将我们的学生造就成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正>因数学故事具有情节性,对学生具有一定吸引力,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但由于故事里数量关系往往隐蔽,具有挑战性,有时让人望而却步.实际上,只要充分挖掘故事里的隐含数量关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以一则外国数学故事为例,通过探究,揭示故事里的数学奥秘.1问题提出这是一个发生在古代俄罗斯的故事.彼德和瓦西里合伙贩卖家畜.有一次,他们把共有的一群牛卖掉,把卖得的钱买回了一群羊."我们把这群羊平分了吧!"彼德  相似文献   

16.
很多学生在进入初中学习时,会因为数学课程较为困难,对数学课程失去兴趣,这几乎成了初中学生的普遍性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兴趣,保持课堂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这篇文章就从如何提高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的兴趣为题展开.  相似文献   

17.
<正>中学化学实验中常产生一定的废液.若不加处理而随意丢弃、排放,不仅会使有用的成分损失,造成浪费,而且有害成分的排放会造成实验室周围环境的污染.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相悖的,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引导学生对实验废液进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8.
<正>1.树立歌唱自信心自信心对人具有重要性,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自信心,那么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一事无成。而自信心对歌唱者来说尤为重要,那要怎样才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呢?这是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合作才能达到的。如我们在上课的时候都会找出学生的毛病进行纠正,这是每个音乐教师的职责,但是切忌挖苦嘲讽,这会严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表扬和肯定,及时留意每个学生的心理变化,保持和培养学生的自信  相似文献   

19.
我们在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题目刚刚出示,有的学生还没作深入思考,就立刻报出了答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处理学生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直觉思维呢?许多教师对直觉思维的认识有误差,对凭直觉思维得出结论的学生持否定态度.这会伤害学生的自信心,扼杀学生的灵感.教学中,在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力、直觉力、想像力的培养,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直觉思维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数学直觉概念的界定简单地说,数学直觉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数学…  相似文献   

20.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如果在一天中我们的班级稳定,学生行为举止恰当,有的班主任会认为这理所应当,庆幸着这一天能安然度过.他们往往在学生的不恰当行为发生之后,像个消防员一样的.哪里出现火情就去哪里救火,想以此来保证班级不出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却看到这些班主任工作得疲惫辛苦,但班里的事情还是层出不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陷入了一个危险的习惯陷阱--忽略恰当行为,而关注不恰当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