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午饭后的自由活动时间,优优拉着我的手说:“徐老师,给我们讲故事吧!我想听故事了。”于是,我就坐在孩子们不自觉围成的一个小圆圈里讲起了故事。故事讲的是一只小熊不喜欢睡午觉,经常在游戏过程中不知不觉就睡着了。有一次,它又睡着了,还做一个奇怪的梦,梦里一位博士对它说,“小熊,我们只有一双眼睛,它每天必须得到一定的休息,  相似文献   

2.
我的故事     
每个人都有自己多得数不胜数的故事。故事有好有坏,有悲有欢。有的故事已随着时间的消磨慢慢淡忘了,可有些故事我至今还记忆犹新。有些故事刚刚发生,有些故事已过数年。我也有许多的故事,童年是美好的,童年故事当然更美好,我只有12岁,当然发生的都是生活中的童年故事。我的故事如果用笔一件件地记下来,那是写也写不完的。可让我具体写几件事,那我一定会写三件事:“欢”“悲”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知道,story这个词是“故事”的意思。但你知道story本身也有许多故事吗?下面讲几个有关story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同学们在英语学习中一定会受到启发。【故事一】I know his story.这句话若译为“我知道他的故事”。显然不妥当,其真正意思是“我了解他的经历”。这里的story是指“个人经历”。【故事二】They are in one story.这句话是指“他们众口一词”。或译作“他们异口同声”。不可按照字面理解成“他们在一个故事当中”。其实,这句话也可改写为:They alltellthe sam e story.但其意思也有可能变化,即也可以把该句理解成为:他…  相似文献   

4.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在学习李商隐的诗歌时,我即兴讲了李商隐的爱情故事作为穿插;没想到,学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这种情况多次出现后,我兴奋了,意识到这是一个绝好的突破口。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在“讲故事”这个教学手段上进行了探究。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整合教材与故事,如何丰富自己的故事“仓库”,等等,这些问题都成为了我思索的课题。在实际教学中,我和学生都在“讲”和“听”故事的过程中获益匪浅,可以说“教学相长”。“讲故事”的效用不可低估。其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如朱熹所说:“教人未见乐趣,必不乐学。”孔子说:“…  相似文献   

5.
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小乡镇。那时,小镇上没有幼儿园,我也就没上过幼儿园。6岁时我上小学了,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姓顾的女老师,长得很漂亮。第一节语文课上,她给我们讲了《狼来了》的故事。当时满怀好奇的我举手问:“老师您讲的故事真好听,故事是哪儿来的?”顾老师笑了笑说:“故事是书上的。你们从小学好语文,不但会认识好多好多的字,还会看到好多好玩的故事。”听了顾老师的话,我心里暗暗发誓:要学好语文,要知道好多好玩的故事。当时的小学语文书上有很多故事,如《狼和小羊》、《母女俩》、《小英雄雨来》、《王二小的故事》等等。我找到了好几…  相似文献   

6.
Story的故事     
同学们部知道story译为“故事”,可是你知道吗,story本身也有许多故事。通过了解下面这些故事,同学们一定会有所启发。【故事一】I know his story.这句话若译为“我知道他的故事”显然不妥,其真意是“我了解他的经历”。这里的story是指“个人历史”。【故事二】They are in one story.这句话应译为“他们异口同声”,而不  相似文献   

7.
<正>你接下来将看到的是一则寻物启事,我的东西不见了,这次丢的还很重要,是故事,我自己的故事。我不记得我的故事去哪里了,但是却清楚地记得故事不见的时间和地点:昨天凌晨一点半,在我的书房里。那时候我正在赶稿,明天就是截稿日期了,我必须得交点什么东西出来,不然我可能会丢掉我的工作。我知道这些,是因为我醒来的时候,我面前的电脑上面写着:"你接下来将看到的是一则寻物启事,我的东西不见了,这次丢  相似文献   

8.
记忆里总抹不去两个发生在编辑部的故事。说是故事,其实是真人真事。那年夏天,我在一家都市报编辑部实习。这个部里编文艺副刊,常会有作者登门送稿。有一天中午,特别热,窗外的蝉无力地嘶鸣着。我在靠门口外打稿子。有人敲门。开门。一个约摸六十开外、脚蹬凉鞋的老人探头探脑。“请问XXX老师在吗?”边问边小心翼翼地蹩进来。“我就是。”那位编辑抬起头。“我写了几首诗,想麻烦您给看看。”话音里有几分和年龄不相称的腼腆。“我们不登诗歌。”“啊……请您给看看,提提意见,我一直学  相似文献   

9.
故事与事理     
寓言,是以简单、浅显的故事来寄寓事理的文学作品。寓言这一概念的本身,就决定了《寓言》教学的两个内容:故事与事理。然而,小学语文《寓言》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倾向:“故事”讲得多,“事理”讲得少,忽略了故事与事理之间的有机联系。结果,学生对“故事”很熟,而对“故事”中寓含的“事理”却不甚明了。我认为,《寓言》教学的重点在于:  相似文献   

10.
我与故事     
缘分向来都是一桩神奇的案例,我相信自己与故事就有那么一点儿联系,从看故事、听故事,到自己创造故事,如果我是一张纸,那它便是背景,永永远远,混合在一起。看故事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你千万不要去相信一个说自己从来不看也不相信故事的人,他是骗你的,就像缺乏内脏的躯体一样不完整也不可能。我看故事,总是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写《我听到的一个故事》的过程中是否要对讲述者进行交待或描写?我在听故事过程中的情况要不要写?老师:根据文题,所写故事是一个我“听”来的故事,那么,自然会有讲故事的人。因此,对讲故事的人应该作必要的交待或描写。但写作的重点绝不是这个人,而是听来的故事本身。至于“听故事过程中的情况要不要写”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明确这个“情况”包含哪些内容,它可以是作者的插话、表情及对故事的评价、认识、启示等。其中对故事的评价、认识、启示等最好不写,因为你能把故事记住并写出来,至少说明故事对你的影响是大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有部电视连续剧叫《成长的烦恼》,任何人都有着一个成长的过程,我今天从成长的故事说起。人家说我是个怪才,或者说我是“化学脑袋”。因为我本是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后来在上海作家协会当专业作家。搞文学的人毕业于大学理工科的很少,所以我是作家里的“稀有元素”。在我成长的故事里,第一个故事就是11岁时投稿的故事。我在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很偶然去投稿,第一次投稿就成功了。我是浙江温州人,在我家附近有家报社,叫做《温州日报》(当时叫《浙南日报》),在报社的门口挂着一个箱子,上面写着投稿箱。开始我也不知道这投稿箱是干什么用…  相似文献   

13.
“奇怪,老师把新本子一组一组的早分好了,为什么还不发给我们?”同学们带着疑问的神情注视着我。“发新本子以前,我想给你们讲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听我说,同学们高兴得叫好,因为他们最喜欢听故事。“两年前的今天,也是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也是在这间教室,我给你们的哥哥姐姐们编座位。当时,有一张桌子的脚坏了,老是放不稳,谁去用那张烂桌子呢?同学们  相似文献   

14.
孩子们喜欢听故事。闲时围拢在我的身边,央我给他们讲故事。在一般情况下,可以讲一些颇受欢迎的故事,看到孩子们瞪大眼睛,认真听讲的样子,讲者也自觉有趣,便绘形绘声地讲下去。有时因为要做其它事,不讲又难以解围,我便拿出“杀手锏”,讲一个“小孩放羊”的故事,孩子们顿时兴味索然,嚷着“不要听”,噘着小嘴走开了。  相似文献   

15.
“有个星期三的晚上,由我去看自习纪律。我看到张三的位子空着,估计他又去打电子了……”这是我校一位教师写的教育故事的开头。我耐着性子读完,然后批上几个字:“这是你写的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是全日制小学,是不允许上晚自习的。”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上期,我新接任一个五年级班的班主任工作,常常看到学生三、五成群地围在一起讲故事。讲的人有声有色,听的人聚精会神。我想这倒是个好活动。但一听故事内容却不健康。后来,在家访中,又听到家长反映了同样的情况。他们恳切地对我说:“故事这个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就会乘虚而入。可不能忽视呀!”我的思想因此受到  相似文献   

17.
女儿很爱听故事,家里的收录机成了她的专用品,一天到晚放着她爱听的故事。她的记忆力很强,经常会嘟嘟哝哝地复述故事里的一些句子:“不好啦,小白兔掉进河里去啦!”“呜呜呜,黑豆哭了!”但我知道,女儿听的故事虽然多,但故事里的许多东西她是既没见过也无法理解的。比如,她很熟悉故事《小兔乖乖》,也  相似文献   

18.
口琴的故事     
导读:这是少年时代的一个动人故事。“我”壮着胆子向兜里紧巴巴的父亲要钱买口琴,父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因为知道生活的不易,所“以我”特别珍惜,即使质地不好的口琴拉破了嘴唇,也不嫌弃它。但是,偶尔的疏忽,还是将口琴弄丢了。懂事“的我”没将这事告诉父亲,而“是把这个秘密埋进了心底”,离开了少年宫。动人故事的叙述结束了,但作者笔锋一转,写到今天他也做了父亲,他的儿子也向他要钱买口琴,他当然是如数照付,只是发现儿子对买回来的口琴并不表示珍惜……这个转折使少年时代的动人故事因此获得了深刻的内涵,虽然不再有文字的叙述,可故事却有了纵深的发展。(简平)  相似文献   

19.
小贩波利坐着他的马拉车,来到了故事城。“我很高兴又回到了故事城,”他说,“这是一座人人都会讲故事的城市!”小贩波利将他的马车停在城市广场上。“你好,小贩波利。”波利的耳边传来一个悲伤的小女孩的声音。“噢,是我的老朋友彭妮!你有什么好故事可以卖给我吗?我很高兴用我大车里的东西与你交换!”彭妮开始一边呜咽一边撸鼻涕。“我几乎连一个故事也没有了!故事城里没有一个人有故事了。我们全都将故事遗失了!”“你们将故事遗失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讲完一个故事之后,它就不见了!我们再也想不起来了。你今天下午来故事交换处,看过之后…  相似文献   

20.
[要求]1、应该写“我和作文”之间发生的故事。2、不少于500字。[题解]这是一道命题作文的题目。命题作文的题目一般都对选材的范围有所限制。如本题就涉及到“我”和“作文”两方面的内容。光写“我”,不写“作文”的故事不行,反之,光写“作文”的故事,没有“我”,也不行。从上学开始,每个小学生就开始逐渐接触了作文课。整个小学阶段,我们写过好多次作文。正是在这不断的训练中,我们的作文能力不断提高,同时,也收获了一篇篇畅诉心声的好作文。在这个范围内选材,应该说可写的东西是十分丰富的。也许有的同学会说,我平时作文不太好,没什么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