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苏小说具有显而易见的喜剧性特征。其小说的喜剧性主要来自于作者诙谐的情节安排,幽默的叙述话语和带有反讽意味的人物命运设计。晓苏小说的喜剧性是他“有意思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醒世姻缘传》是一部富有喜剧色彩的人情小说。本文试从闹剧式喜剧、讽刺喜剧、幽默式喜剧几个方面阐述小说的喜剧性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造成喜剧性的重要因素。在小说《红楼梦》中,人物的语言具有喜剧性。这些语言既源于生活.又经过了作者曹雪芹的精心提炼,密切配合了小说中人物的个性特征和情节发展,增添了小说的喜剧色彩。  相似文献   

4.
《鹿鼎记》是一部充满喜剧色彩的作品。作者金庸运用狂欢化喜剧、讽刺性喜剧、幽默喜剧三种形态及高超的喜剧手法以观察社会,解读世事,使该小说成为其喜剧性小说中的里程碑之作。  相似文献   

5.
李渔小说具有鲜明的喜剧风格。李渔塑造了一批脱离自己精神天性本性基础的喜剧人物,设置了曲折多变、趣味横生的喜剧情节,安排了许多幽默诙谐、饶有机趣的喜剧语言,使他的小说具有一种特别的魅力。然而,由于对娱乐作用的刻意追求,阻碍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度挖掘,令人捧腹的笑料往往掩饰不了内容的苍白。  相似文献   

6.
读现代讽刺小说,无论是鲁迅张天翼式的,还是老舍钱钟书式的,人们都会发出会心的喜剧性的笑,但是却未必能了解这两种讽刺小说的喜剧性在构成因素、构成方式方面,在"质地"品格"方面的重要差别.其实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艺术美学问题.人们一般把引起笑的审美因素笼统地称为喜剧性,严格地讲,这种喜剧性还可以进一步区分为内在的喜剧性和外在的喜剧性.所谓内在的喜剧性,是指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内部的喜剧性,它来自描写对象本身;所谓外在的喜剧性,是指作家从喜剧方面看生活的主观心态,和由这种心态决定的作家在作品的语句、形式方面对人物和生活所做的喜剧性的"技术"处理,即运用形式、技巧"加工"出来的喜剧性.鲁迅张天翼的讽刺小说主要是一种内在的喜剧性,而老舍钱钟书的讽刺小说主要是一种外在的喜剧性.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和《围城》两部讽刺小说都自觉接续了小说喜剧性的传统,同时未忘对社会人生的严肃思考,形成了悲喜剧交融的审美品格。但在构成小说喜剧性元素的丰富性方面,《围城》显然远远超过了《儒林外史》,在讽刺之外,充分运用了滑稽、幽默、机智等多种喜剧元素,增强了作品的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8.
《孔乙己》是悲剧小说,他这个人则是罪恶的科举制度毒害下的悲剧人物。但鲁迅先生在该小说中从来没有忘记过要读者在阅读中除了痛恨封建的旧制度的同时,关注该人物的喜剧性特色,包括孔乙己形象的喜剧性,语言的喜剧性,以及精神状态的喜剧性,文章揭示了"短衣帮"与穿长衫唯一者孔乙己喝酒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9.
李渔是个喜剧型作家,其喜剧手段主要有戏剧化情节和喜剧型人物,以及"俗中求雅"的语言风格。其小说虽云"无声戏",实可看作"无声的喜剧"。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期众多的小说中,一批具有较浓郁喜剧意识的作品,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引起了评论家的关注,并获得了优秀文学的奖誉.被唤醒的喜剧意识,已经在近十年小说创作中显得异样活跃.各式各样的喜剧形象“出世”之后,闹出了各样心境的“笑”声,有欢快的,有痛苦的,有欢快与痛苦交杂的,还有揶揄讽刺的……“笑”得多么丰富,多么含蓄,多么深沉,多么耐人寻味.幽默与怪诞的喜剧手法,看得令人忍俊不禁,笑罢又让人觉得严肃和深刻.这,便是新时期小说创作喜剧性的美学魅力,一种发展着的、令人注目的魅力.  相似文献   

11.
喜剧是美学的基本范畴之一(也叫“滑稽”、“喜”、“喜剧性”),又是艺术的一种主要样式。作为艺术样式的喜剧向有广义、狭义之分。狭义的喜剧仅指戏剧中的喜剧,而广义的喜剧还包括喜剧电影,喜剧性的小说、散文、讽刺诗,  相似文献   

12.
除了《故事新编》以外,鲁迅一生写了二十余篇小说。其中,以描写悲剧性人物命运为主的占了一半以上。可是,鲁迅小说不但具有浓重的悲剧气氛,且有强烈的喜剧色彩。这种复杂的情况有时甚至同时交织在一个主人公身上。我认为,鲁迅不但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而且在世界文坛上亦可称第一流的喜剧大师。鲁迅认为,“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讥讽又不过是喜剧的变简的一支流”。这就精辟地揭示了喜剧美和讽刺美的本质。本文试就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3.
杨绛对喜剧美学的追求表现在她所从事的各种文学活动中,特别是她的小说,充溢着喜剧色彩,贯穿着喜剧精神。她小说的取材多写知识分子的日常生活,却十分清晰地映现着人生本相,象是一幕幕喜剧场面的组合,还突出地表现出在喜剧性情节的陡转,给小说人物起贴切的浑名绰号方面。她还十分注重人物对话和独白等语言功能。这种喜剧天才是作者博大胸怀和慈爱心肠的自然流露,还来自于她敏锐的观察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荒诞、怪诞、对比、巧合、误会、误导等方面阐述了古代小说突转和骤降的喜剧技法并认为这些喜剧技法相互交融,产生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15.
《傲慢与偏见》为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其作者简·奥斯丁在小说中描绘了多位性格各异的喜剧人物,创造了一系列喜剧情节,运用了讽刺,反语等多种创作手法。她的作品风趣幽默,细致敏锐,其浓郁的喜剧色彩成为小说的重要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的基调是悲剧性的,但其中也包含喜剧色彩,它对于深化主题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讽刺性的喜剧形态”悲吟封建本世的挽歌,以“幽默性、荒诞性的喜剧形态”哀叹宝黛爱情的悲歌,以“滑稽性的喜剧形态”反衬封建贵族的没落。由此揭示《红楼梦》的艺术手法不仅突破了历来“大团圆”的叙事结构方式,而且合理地集大成地运用了历来中国小说描写的喜剧手法,完成了对中国传统小说描写手法的“总继承”。  相似文献   

17.
本从思想启蒙和喜剧精神两个思维视角,透视20世纪中国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美学风貌。指出,思想启蒙彻底扭转了中国小说从不登“大雅之堂”的传统观念,使小说走上一条“为人生”的现代化路子;同时喜剧意识又使现代作家获得一种对现实生活的超越精神,为现代小说的虚构叙述,提供了想象的空间,使小说本具有强烈的“反讽”色彩。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讽刺幽默的语言、反讽手法的运用、悲喜剧因素的融合三个方面对《天堂消息》喜剧特征进行探讨,从理论来源和创作实践两方面阐述了戴维·洛奇喜剧小说风格的形成,从而认识作者对喜剧性本质的独特理解.  相似文献   

19.
李渔不但在戏曲中令人发笑的科诨来构建他的戏曲中的喜剧性情境,而且把科诨引入小说之中,在小说中插科打诨,形成李渔小说独特的喜剧性品味。李渔小说的叙述语言大量运用科诨,具有笑话体的特色;善于抓住人物滑稽性的动作和语言,塑造喜剧性人物;熟练运用谐音、谚语、熟语,善于创造富有个性特色的科诨语言;科诨富有机趣、理趣和雅趣。  相似文献   

20.
柔石小说的语调一贯比较沉重,《希望》《会合》两篇却显得比较另类,在此柔石运用喜剧化的讽刺艺术,对婚姻与革命给予了批判性反思。这两篇小说反映出柔石与鲁迅在思想上的链接。柔石的小说在某种程度上承续了鲁迅的思路,以执着于真实的怀疑精神,在启蒙的立场上继续关注着"新"与"旧"的悖谬问题,喜剧性的叙述笔调使这两篇小说具有鲜明的反讽色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