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吏治腐败是中国封建社会私有制的产物,是封建专制国家阶级实质的表现,它主要表现为贪污、行 贿受贿、卖官鬻爵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赦免制度的演变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赦免制度自产生之后,发生了两大变革,即赦免制度在赦罪宥过之外有更广泛的内容;赦免的名目渐多,赦免制度这两大变革使中国古代滥施赦免,从而造成法不惩奸,吏治腐败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明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封建化程度较高.期间,虽然个别统治者鉴于前史而重视整顿吏治,但终明一代,腐败顽疾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并表现出阶段性.集团性、广泛性、顽固性等鲜明特点,最终成为朱明王朝衰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治国之要,吏治为先。晚清以来不少爱国有识之士对吏治问题高度关注,宋育仁就是其中之一。他对吏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吏治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晚清吏治腐败的抨击和揭露,认为晚清吏治腐败主要表现在冗官成灾、损公肥私、官民隔阂等方面;二是对症下药,提出整顿吏治之举:严格官吏考核、监察制度,明确官吏的权利和义务,"均官职"等。  相似文献   

5.
论中国古代吏治腐败的根本原因李昱皎近年来,学术界对中国古代的交治腐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由浅人深的探讨。麻地产生原因多端,但根源何在?本文认为有以下三大因素。一、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君主专制的核心内容是:国家的一切权力、包括立法权、官定任免权、司法权等都集...  相似文献   

6.
纵观历史,历代统治者无不重视反腐吏治以求其政权千秋万代,但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反腐吏治并不成功。虽然古代反腐吏治存在历史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古代反腐吏治对于我们今天的反腐败斗争还是有所启示的.某些方面还有着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古代反腐吏治历程,分析研究古代反腐吏治失败的主要原因,以史为鉴,寻求进一步做好当前反腐倡廉工作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康乾盛世的吏治腐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鼎盛时期。然而 ,在“盛世”的表象下 ,吏治腐败却十分惊人。本文分析了腐败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8.
"吏治腐败"是当今最大的腐败.当前,深刻剖析这一腐败现象产生、蔓延的原因,对于从根本上惩治用人方面的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探析其原因,既有深久的历史根源,更有领导干部价值观、信仰问题及领导制度和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吏治是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的问题,但中国历代王朝吏治腐败现象一再出现,成为无法医治的毒瘤和痼疾。对清初吏治腐败的原因进行初步探讨,从而揭示了封建专制制度乃是吏治腐败的根本原因。此外,由于财政体制的不完善和时代的影响,最终导致了清朝吏治的日趋腐败。  相似文献   

10.
南京国民党政权从建立到在大陆的崩溃,仅存续22年.它在大陆的短命是历史的必然.严重的吏治腐败是一切腐败之源,从根本上动摇了国民党政权的基础,败坏了国民党的党风、政风,使国民党政权丧失民心.吏治腐败是南京国民党政权迅速败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吏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是滋生和助长其它腐败的重要根源,随着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吏治腐败成为斗争中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成为广大干部群众注目的焦点。  相似文献   

12.
官员的考核及监督机制的优劣是关系到一个社会吏治是否清明的重要因素。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吏治固然有其无法抹杀的阶级局限性,但其某些制度特点仍有值得借鉴之处。特别是其考核体系的完善化、制度化和监督体制的严密性,在今天依然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清朝自康熙继位以后,经过雍正、乾隆几个皇帝的励精图治,逐步形成清王朝的鼎盛局面.但政治上的各种弊端也渐渐显露,官场侵贪、吏治腐败层出不穷.甘肃捐监冒赈案发生于乾隆中后期,是一起全省性的集体贪污大案,具有相当的典型性.本文从社会性质、历史传统、制度架构、政策失误四个因素对这一案件进行分析,以期把握古代吏治腐败的基本规律,并为现今的廉政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清嘉道时期的吏治出现了全面危机。以欺蒙、庇护、拖沓、推诿和旷职为主要内容的官场病态,形成对皇权的消极对抗;官场唯利是图,道德衰微;司法腐败;官场人才衰落,奴才庸才当道。清政府失去了对国家的有效控制而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嘉道时期的吏治危机是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以及为其服务的封建道德礼教共同结下的恶果。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可以坚定中国必须走理性的民主法治之路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宋朝吏治腐败十分严重,几达触目惊心的地步.造成胥吏腐败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是胥吏自身素质不高导致,也与宋朝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多元化冲击以及法律不健全、官僚体制弊端有关.胥吏腐败危害极大,不仅破坏经济发展,扰乱社会秩序,而且加剧了宋朝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对此,本文试图在以前学者论述的基础上,从体制、法律、文化等角度对宋朝治吏之弊作初浅梳理.  相似文献   

16.
陶澍于嘉道年间对吏治的整顿,取得了一定成果,当时得到了朝野的一致肯定,当然,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封建官场的腐败和没落。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论述了清朝由一个“泱泱大国”历经三朝盛世之后 ,由顶峰步入了下坡 ,最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这与晚清吏治的严重腐败有直接的关系。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 ,如果不能有效地抑制和清除腐败现象 ,就会亡党亡国  相似文献   

18.
灾害与明代吏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灾异天谴说"的影响,明人往往将灾害视为上天的谴告,视吏治不修为重要的致灾之由,整顿吏治为重要的弭灾之道.为消弭灾谴,明政府一方面主动加强对整个吏治的整顿;一方面在官员因灾上言的推动下,在大臣因灾乞罢的传统之中对人事进行调整.可以说,灾害的发生为吏治整顿提供了重要契机.反过来讲,吏治对灾害也有着重要影响.明前期吏治较为清明则灾害较少,或有灾无害;明后期吏治腐败则灾害较多,或小灾变大灾.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动.  相似文献   

19.
吏治的腐败     
腐败这个毒瘤侵蚀着社会的正义和人们善良的心灵。而在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腐败中,最为严重的腐败正是吏治的腐败。在一个社会中,最为重要同时也最为稀缺的资源当属官职之资源,因为官职不仅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而且。事实上也是获得较好生存条件的途径;另一方面,在任何情况下,官职总有一个不能无限增长的量的规定性。正由于如此,官职往往成为很多人角逐的对象,成为很多人毕生所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在澄清吏治、制约权力等方面功效显著,但其本身也有无法克服的局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对我国当前的监察制度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