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党报为什么要改版创新进报亭进家庭 一、提高党报的阅读魅力,解决订党报的人不看党报的问题. 我国省级党报发行,基本上是公费订阅.订阅党报的人,几乎都是党的体制内的人,这些人很多订党报而不看党报.不看的原因有二:想看、愿看的内容党报没有;党报刊发的内容,对他们用处不大.订党报的人不看党报,党报在目标读者中的吸引力在丧失,党报的公信力在弱化,党报在党内的影响力在降低,在非常活跃的报刊市场中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党报实践兴起、发展与成熟过程中,列宁党报思想成为重要理论来源和指针.中国共产党重视传入和阐释列宁党报思想,并积极探索本土化党报实践.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列宁党报思想传入中国并广泛传播,在列宁党报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党报事业经历了党报建党实践的兴起、党报组织功能的充分发挥、"全党办报"实践的开展、"群众办报"路线确立的发展过程,完成了列宁党报思想的本土化党报实践,并适应时代需要和中国实际而有所创新.回顾这一过程,对于发扬中共新闻事业优良传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们常说,评论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在报纸体系中,党报评论更是灵魂中的精华、旗帜中的方向.党报评论如何适应党报改革而改变自身,并通过改变自身增强党报竞争力,是党报改革大课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寻求党报新闻评论改革的对策,首先必须对党报新闻评论所处的境地有一个清晰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一、政治属性始终是党报的根本属性党报的政治属性是由党报的党性原则和肩负的历史重任决定的.在过去,党报肩负着打击敌人,团结、动员、宣传群众的重任,是党的革命阵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形象地说:我们革命,一靠枪杆子,二靠笔杆子,这固然说的是宣传舆论工作的重要性,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党报的政治属性.可以说,没有政治属性,党报就不能成为党报,党报的战斗作用就不能发挥,党所赋予党报的重任就不能完成.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党报仍然也必须坚持党报的党性原则.这是因为,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党的中心任务变了,但党报保证党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团结群众,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把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为党的事业、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的根本任务并未有丝毫的改变.江泽民同志指出:“新闻战线要重视舆论引导,党报、党刊、国家通讯社、电台、电视台都要积  相似文献   

5.
省级党报时事版,是受众了解外部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透过这一窗口,他们得以获取国际国内关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以期达到掌握政策、了解形势、拓宽视野、陶冶情操等目的.时事版在一张党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时事版版面的改革,要围绕进行正确舆论导向展开.党报的党性原则决定党报要讲政治.这一根本宗旨要求党报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我们所说的导向不是狭义的,它包括政治导向、思想导向、价值导向、行为导向、服务导向等诸多方面,其中,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摆在首位.党报时事版版面的改革,在编排上采取怎样的手法做到导向的正确呢?这是党报时事编辑经常思考,力图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寻找结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市党报是全国平面媒体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所占比重也比较大.据统计,目前全国地市级党报共有376家,所辖晚报、都市报共有177种.其总体数量占全国报纸总量的43.77%.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市党报事业性质、企业经营的局面逐渐显现.财政"断奶"后,广告成为地市党报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因而,如何提高地市党报的广告经营成为摆在地市报人面前的一件大事,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党报都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尤其是在互联网产生之前,党报在我国几乎是"一报独大",绝对性地占据了舆论的主导权.在历史上,党报是我们党在思想理论展现上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通过党报,党的重要信息得以传播,党的方针政策得以宣传,主流价值观得以推动,这些工作的顺利实施都有赖于党报这一利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党报改革呼声日高,探索实践不断.去年迎接十六大、学习十六大、贯彻十六大的党报新闻创新实践和今年“两会“召开以来的新闻改革举措,使党报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受到很大鼓舞.党报改革是一个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进一步形成党报强大的舆论引导合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党报改革呼声日高,探索实践不断.去年迎接十六大、学习十六大、贯彻十六大的党报新闻创新实践和今年"两会"召开以来的新闻改革举措,使党报工作者和广大读者受到很大鼓舞.党报改革是一个牵涉面广影响深远的系统渐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进一步形成党报强大的舆论引导合力.  相似文献   

10.
党报的公信力是指党报能够获得受众信赖的能力.近年来,我国频发的虚假新闻、"有偿新闻"及对部分突发事件的报道使有些受众对党报的可信度产生了一定的质疑,从当前出现的某些受众不爱看党报、党报发行量下降、广告额下滑等均反映了这一问题.受众对党报刊发的内容"信不信",信了以后"近不近",近了以后"亲不亲",这些都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当"一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成为常态,我国党报似乎陷入为改版而改版的误区,"万变不离其宗",若没找到"宗",党报改版就会在变来变去中迷失方向.<人民日报>作为党报排头兵,每次改版都引人注目,具有党报风向标意义.本文通过比较改革开放后<人民日报>三次重要改版,分析党报改版中"变"与"不变"的因素,望能给党报改革带来些许启迪.  相似文献   

12.
赵国华 《青年记者》2016,(19):35-36
党报应该是什么样子?导向正确、四平八稳、味同嚼蜡?如果这么认为,就是对党报的误解.遗憾的是,许多党报确实存在这些问题,而且某些时间段几乎成为“通病”. 前段时间,《中国纪检监察报》有一篇报道,“听某机关单位朋友说,他日前去某乡镇调研,在该乡镇办事大厅的茶几上、角落里,订购的党报党刊一堆一堆整整齐齐,打开全是崭新的.刚好有收废品的师傅来,工作人员就直接将这些未开封的党报党刊几块钱处理了”.  相似文献   

13.
党报互动是扩大党报影响力、增强党群干群凝聚力的重要手段. 互动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党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和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党报互动的重要性,明确把握新时期党报互动的特点和优势,对于推动党报的科学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党报一版,是其后各新闻版的龙头,也是透视党报质量高低的主要"窗口".长期以来,党报一版稿件普遍存在领导活动多、会议多、程式化内容多而新闻少的问题,这是党报一版改革的最大瓶颈. 通过两年来不断探索和改革,<北京日报>一版找到一条强化新闻的有效途径-用各种形式的新闻导读解决新闻含量低的老大难.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种以标题为主的导读形式得到读者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一份党报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那么,编辑则是擦亮名片的人.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党报如何成为“永远引领时代潮流的旗帜”?如何办得让领导满意、让读者觉得好看和有用?这是编辑无法回避的课题. 无论是曾经的一纸风行也好,还是当下的唱衰纸媒之声四起也罢,编辑始终肩负着发展党报、壮大党报的神圣职责.只是,身处媒体大变局中,编辑更需多“几把刷子”.笔者认为,编辑只有拥有“四手”,才能与记者一道,站在新闻传播的前沿阵地,成为打赢党报保卫战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6.
刘西平 《传媒》2010,(12):45-47
在我国四大类主要报纸类型(党报、晚报都市类、生活服务类、行业专业类)中,党报一直是数量最多的单一品种报纸类型.2006年,全国出版各级党报438种,占全国报纸总量的22.6%.其中,中央级党报3种;省级党报43种,占9.8%;地市级党报380种,占86.8%;县市级党报12种,占2.7%.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来,党报以权威、公正、高端、理性和负责的媒体形象,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引领了社会主流舆论,这是党报的天职和使命所决定的.但是,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下,在新媒体激烈竞争中,党报逐渐陷入困惑、尴尬和被动的境地,是有目共睹的.如何应对,如何发挥党报核心价值和优势,走出一条新闻宣传更好为民服务的新路,是所有党报工作者共同思考的命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的党报大致分为三级:中央级、省级和地市级.地市党报是眼下我国党报序列中处在最基层的党报,也是离百姓最近的党报.  相似文献   

19.
汪青云  毕乙贺 《新闻知识》2012,(3):38-39,58
手机报作为“第五媒体”突破了时空限制,使得大众媒介首次具有便携移动性.党报媒体在手机报初出之时便纷纷利用这一新兴媒体进行党报的数字化转型,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然而,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手机党报仍需改善自己的不足,使自己能够立足、生存并发展下去.本文从手机党报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入手,探讨手机党报的生存对策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李晓莉 《今传媒》2009,(10):60-61
对于一份党报来说,理论版有着天然的不可或缺性,它承载着体现党报优势、树立党报权威、强化主体功能等重责.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党报在不断强化政务新闻版和市民生活版的时效性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性,相形之下,理论版却一直难以受到大量读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