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对速滑运动员赛前阶段的心理准备、临赛前的心理准备及起赛前心理准备的探讨,总结具体的方法、手段,旨在为速滑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提供参考,从而保证速滑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速滑运动员赛前阶段的心理准备、临赛前的心理准备及起赛前心理准备的探讨 ,总结具体的方法、手段 ,旨在为速滑运动员参加比赛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提供参考 ,从而保证速滑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3.
速滑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状态如何,不仅可以影响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发挥,而且还会直接影响运动员比赛成绩,在对速滑运动员的前期心理准备,临赛前心理准备,起赛前心理准备分析研究后的探讨,提出速滑运动员做好赛前心理准备的几种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4.
要使运动员能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参加比赛和创造优异成绩,教练员和运动员必须研究赛前的心理准备工作。西德游泳专家原奥运会冠军洗斯纳赫德说:“比赛中只有在心理上做充分准备,运动员才能获胜,如果心理准备不足或采取消极态度就会失败”。赛前心理准备,简单地可分为早期心理准备和临赛前心理准备。早期心理准备指赛前2—3星期至赛前几小时,它包括思想准备、技术准备和战术准备。临赛前心理准备  相似文献   

5.
冰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至关重要,是获取比赛胜利的前提。从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出发,认为制定适宜的比赛动机、正确的心理定向、合理控制比赛情绪、树立必胜信念和适应性训练是赛前心理准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冰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准备至关重要,是获取比赛胜利的前提.从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出发,认为制定适宜的比赛动机、正确的心理定向、合理控制比赛情绪、树立必胜信念和适应性训练是赛前心理准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在运动比赛中,运动员为了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赛前不仅要进行身体、技术、战术训练,而且也要进行各种心理准备。运动员赛前的准备是一个多种因素组成的整体,其中主要包括思想准备、道德准备、机能准备、专项准备和心理准备五种因素。赛前运动员心理准备有着特殊意义,这是因为,在比赛中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  相似文献   

8.
文摘     
<正> 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探讨朱志明在世界强队和优秀运动员之间的竞赛,要战胜对手,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精湛的技、战术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运动员的比赛行为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本文作者结合多年的运动实践,分析福建男排在参加几次重大的国内比赛中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目的旨在探讨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主要内容和特征,提出了树立必胜信心、模拟训练、自我暗示、最佳情绪状态等训练方法,并且认为高水平排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直接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9.
1 赛前心理准备 1.1 心理准备的意义 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准备,包括身体机能、技术、战术和心理的准备。 比赛的关键时刻,运动员心理状态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比赛的胜负,在临近比赛前,运动员的体力和技术、战术都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情绪的变化却显而易见,一些微小的因素,有时也会引起运动员情绪的变化,所以赛前做好心理准备,控制情绪的稳定性,对运动员来说尤其重要。据报道世界优秀运动员曾谈到,平时主要是技术和体力上的准备,赛前90%是心理上的准备。从国内外许多心理科研人员对运动员比赛情况的调查分析中也可看到,比赛中技术水平发挥不好的运动员,由于心理准备不足而造成的失败约为70%,因为训练水平、技术准备不足而造  相似文献   

10.
手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要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手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要点的分析,指出赛前心理准备主要是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心理导向,积极充实运动员的能量和进一步强化团队精神的教育。在调整好运动员个人的赛前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制定适宜和周密的方案是取得比赛胜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赛前心理准备是轮滑比赛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是比赛取胜的关键。对轮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比赛前的心理特点提出注意力转移法、自我暗示法、调整呼吸法、表象重现法和模拟法等训练方法,为轮滑运动员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武术套路运动员6周比赛应对策略积极心理学干预进行试验研究,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心理能力;促进积极心理学在运动训练竞赛中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相对于控制组而言,干预组运动员经过6周积极心理干预后,比赛临场预备时的应对策略中"比赛准备"的句子比例显著高于控制组;干预组前测与后测对比:竞赛策略量表中的"自我谈话"策略和"自动化"策略的得分显著提高,控制组没有显著性变化;干预组运动员比赛成绩平均总分显著高于控制组.对运动员比赛应对策略的积极心理干预可以启发运动员建立比赛行为程序,有效调节心态,稳定发挥运动技术水平;人格特征和认知的积极干预启发运动员认识自己,明确目标;面对问题积极评价,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3.
武术运动员成绩的优劣,不仅取决于临场技战术的发挥水平,而且取决于赛前情绪与心理准备的程度。文章对大学生武术运动员赛前情绪状态和赛前情绪状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的内容及赛前心理状态的调节方法。旨在对运动员的赛前心理指导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训练周期是运动训练过程的基本单元,训练结构是训练安排的整体构架。通过对我国20km男子竞走项目年度训练周期结构进行研究发现:1)年度不同小周期围绕素质、技术、战术及心理训练展开;2)一般准备期旨在提高有氧水平,改进技术,提高战术能力;专门准备期旨在促进竞技能力提升;赛前期旨在发展专项能力;比赛期重点是调整并保持最近竞技状态。负荷量在一般准备期较高,专门准备期达到顶点,赛前期、比赛期及恢复期走低;一般准备期素质及技术训练安排较多,后在专门准备期、赛前期与比赛期逐渐下降;训练强度在一般准备期较低,后随专门准备期、赛前期、比赛期逐渐增强;3)相比平原运动员,高原运动员训练专项化程度较高;训练负荷量相对较大,但负荷强度相对略小;沿各同质小周期,其负荷内容类别逐渐集中,方法手段专项化程度渐强,负荷强度渐高。  相似文献   

15.
克服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状态焦虑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究速度滑冰运动员克服赛前状态焦虑的方法,为增强速度滑冰运动员赛前心理准备提供理论依据。针对速度滑冰运动员在比赛前产生的状态焦虑现象,通过运用控制应激源法、表象调节法、自我暗示调节法、培养瓦伦达心态、预防Choking现象、建立心理准备程序等方法进行调节,减少赛前焦虑对运动员产生的不良影响,以促进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一直是运动员和教练员十分关注的问题。由于短道速滑项目的特殊性,对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的探讨就更为重要。认为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表现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况、对比赛各种状况的正确认知、合理的个人能力定位、良好的情绪状态、较高的捕捉战机能力和良好的自控能力。提出采用培养专业兴趣、激发正确的比赛动机、进行必要的心理训练和提高运动员的战术素养等方法调控短道速滑运动员赛前最佳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7.
石红  张霞  许志勇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4):408-409,411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陕西省女子摔跤运动员"十运会"前降体重期间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对运动员存在的心理压力、缺乏自信心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控,这对于完善女子摔跤的运动训练、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促进运动员心理健康有着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别从训练、赛前准备两个阶段论述了中长跑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问题,并介绍了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智  丁雪琴  赵开强 《体育科学》2007,27(9):49-53,71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我国17位高水平举重运动员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我国高水平举重运动员理想比赛心理状态表现为:高自信、集中注意、表现良好、理想的唤醒水平、明确的目标、忘我和高比赛欲望.最佳身体准备、理想的环境条件、赛前获得理想情绪唤醒水平、赛前对自己的表现感觉良好、自信和积极的思维、恰当的行动动机、赛前和赛中充分的准备和计划,注意力集中和运动经验9个因素有助于我国高水平举重运动员形成理想比赛心理状态.不理想的身体准备、不理想的环境条件、非理想情绪唤醒水平、不恰当的自信和消极的思维、不恰当的动机水平、不恰当的注意、赛前准备出现问题和表现糟糕是阻碍我国高水平举重运动员获得理想比赛心理状态的8个因素.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的心理疲劳由于大多数情况下是隐蔽的、渐进的,很容易被忽视,若出现深度的心理疲劳,不仅影响比赛成绩,甚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认为运动训练和比赛的复杂性与紧张性,训练内容的单调性,个性、情绪、注意品质等是引起运动性心理疲劳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肌肉神经放松训练、注意营养补充,注意力转移、沉思练习,表象训练、情绪转移与情绪调控等方法促进运动员体力、脑力和心理恢复,避免深度的心理疲劳的产生,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良好的心理优势和最佳竞技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