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的核心。为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在实处,结合学校所在的通州湾地区自身丰厚的历史文化特色、地区文化特色、学生基本情况,有机地将本地的特色资源渗透在校本的课程中,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校本课程富有生命的气息,积淀历史的厚重,紧跟时代的节奏,为学生搭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成长平台,拓展他们在学校生活中的成长空间,为学生主动探究实践创造机会,传承垦牧文化,以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目标。结合实例,对基于"垦牧文化"开发校本课程的实践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2.
《班主任》2009,(8):F0004-F0004
黑芝麻胡同小学围绕创造教育特色,提出“依托胡同文化,促进学生发展”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形成“我实践、我快乐、我成长”的课程理念。学校依托地缘优势,充分挖掘地域教育资源,构建课程体系,摸索出。“走进胡同,感受古老文化;走进胡同,感受现代气息”、学科联动的社会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实践课程、经验课程,它自身的课程性质在本质中决定了它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的特点。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是学生从做中学而进行的经验重组的活动。我校利用海校资源开发了具有海洋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走进海洋,了解海洋,研究海洋,开发利用海洋,引发学生热爱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激发学生探究海洋奥秘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果能让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结合信息技术这一教学手段,更会使学生能自由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使他们的想象力插上翅膀,有足够的信息支持他们的探索和设想,能力和创造力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会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4.
梁铁城 《教育导刊》2014,(10):90-92
学校追求特色发展,关键在建设特色课程,特色课程具有“特色性”和“课程性”。本文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平台.探讨了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中小学特色课程开发三策略:学校文化聚焦策略、特色项目提升策略、文化活动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课程改革,把综合实践活动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之中,从而使这门课程成为新课改的亮点。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河北省把这门课程进一步定位为综合实践与创新活动,突出了它的创新特色,赋予了课程更高的要求。全新的课程有很广阔的探索开发空间,它对教育管理者和学校、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加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要立足本土文化.浙江省嵊州市以人口、越剧、围棋和艺术四大特色教育为主题,采取相应的实践策略和途径,彰显了区域性活动课程建设的研究特色.  相似文献   

7.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中小学课程实施过程中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是要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目标"开发课程,包括中小学课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目标"内涵开发,创建中小学课程"一核三维"目标,开发学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专门课程;二是要围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核心目标"实施课程,包括创设激励创新的教育环境,采用激励创新的教与学方式,形成激发创新精神的教学过程,建立激励创新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8.
《宁夏教育》2012,(1):81-F0003
中卫市第六小学伴随着新课程活动的逐步深入,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承载了更多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努力地探索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学校积极开发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以开发校内资源为特色,把民族文化、艺术、科普教育、生命教育、安全保护等内容融入到系列活动中,为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提供了舞台。  相似文献   

9.
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教师们的眼中是一门软课程,极有可能成为新课程改革中的“最大暗点”。厦门市松柏中学本着务实、创新的精神,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新思路:一方面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拓展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新形式;另一方面立足校园,设置丰富多彩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效率,进而形成以科技教育为主链的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数控实践课程是以实践训练为基础、理实结合,培养学生热爱工作、热爱专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课程。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现状,提出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存在的关键问题及解决办法,探索了适合数控专业实践课程的思想政治要素,并将其融入课程改革和探索的过程中,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责任感、工匠精神和专业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处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实现“知识教学与价值导向相结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在"温州精神"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学生活动过程不足、学生活动水平较低、学生活动空间狭窄、教师活动参与不够和教师活动反思不足等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能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相似文献   

12.
洪晓玲 《成才之路》2023,(10):89-92
综合实践课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设置的一门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乡土文化与“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十分契合,教师将其合理融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中有助于课程目标的达成。文章从明确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地位、合理融入乡土文化内容,立足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要求、充分挖掘乡土文化元素,结合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探寻乡土文化融入策略等方面入手,对乡土文化融入“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3.
杨惠全 《师道》2013,(11):18-19
在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固步自封的学习方法得到了逐步改善,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到了锻炼。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改变千校一体、千人一面的教育局面.开发校本课程、创建学校特色的专题正被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进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走进了校园,走进了课堂。它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同时又是一个难点。说它亮,因为它对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对于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教育目标是不可多得的,它改变了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中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育模式,也改变了重接受学习、少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学校德育实效的提高尤其离不开家长的有效配合。家长是一种隐性的丰富的教育资源,不同的学生家长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兴趣爱好和生活阅历,这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宝贵财富。在家校合作日益密切的今天,家长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应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开发家长课程资源,实行“家长助教”,是推动家校共育的一条有效路径。让更多家长走上讲台,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近科学、走进自然,参与社会综合实践,积极打造凤鸣山小学的德育特色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6.
探究精神是一种主动学习、大胆思考、勇于质疑,努力创新的精神。大家知道,我国传统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摧残了人的精神自由,压制了人们探究、创造的意愿和能力。因此教育改革中教育重建的基本方向,是让学生在学校过有意义的探究生活,基本途径是“重建课堂教学,走向研究性教学”“重建学校课程,创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几年来,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以校本课程的内容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载体,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充实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为我们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8.
综合实践课程到底该教给学生什么?本文从“淮安本土文化”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入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系统地阐述了“淮安本土文化”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以“淮安历史”为例介绍了“淮安本土文化”的内容选择,与此同时,为“淮安本土文化”地方课程资源提出实施构想,试图让“淮安本土文化”成为淮安地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中最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9.
在第二期课程改革中,上海市各学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突出地位来抓。如今,上海市有几百个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各中小学也都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内容列入课程体系来加以开发,形成了系列化的具有校本特色的社会实践课程。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上海市高中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每个学校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开发系列实践课。主要有学农、学工、学军实践,社会考察,十八岁成人仪式,特色夏令营以及志愿者服务等。上海市大境中学以《经典巡访》为主线,精心设计主题,提炼教育要点,挖掘学科渗透的结合点,使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成…  相似文献   

20.
王华 《甘肃教育》2014,(8):66-66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思想.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列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确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我国中小学课程中的重要地位。《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