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学生要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强调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以往的大纲不同,《标准》把总体目标划为“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而后三个方面的目标我们以往忽略了或者说重视得不够.教学之余,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通过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辩一辩、做一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及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利于学生…  相似文献   

2.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数学思考"第四条明确指出"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数学实验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的数  相似文献   

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因此,我们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而更应该让学生愿意亲近数学、了解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生活的环境与社会,学会做数学、用数学思考.  相似文献   

4.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真正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创设各种情境是一种有效的途径,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动眼,使教学成为学生自己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教材的使用,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教材教",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在备课中理解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实施"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使学生由"听数学、看数学"转向"做数学",真正实现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落实好<数学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我们在学习<数学课程标准>,研究教材,吸取课改实验教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谈一谈对冀教版数学第一册的理解,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学段设立了"实践活动",第二学段设立了"综合应用",第三学段设立了"课题学习",便于教师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方式,理解数学,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改革的需要。小学数学实践活动教学,需要教师从低年级开始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邹凤丽 《中国教师》2014,(20):17-19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高年级教学必须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他们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基础,并给他们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以充分挖掘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是观察、实验、模拟和推断的过程,颇具探索性与挑战性,它既为学生提供与数学"零距离"接触的机会,有利于培养他们对数学的情感,还能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有助于他们树立数  相似文献   

8.
<正>《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鼓励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不但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教学理念,还是各种课程标准教材的具体要求。提倡算法多样化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数学交流能力,而且有利于因材施教,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真正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教学理念。但是在实施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如何把握这个"度",却成为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尹汶  晓峰 《教育艺术》2007,(10):61-62
<数学课程标准>把培养"数学思考"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四大目标之一,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教会他们如何思考,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给他们以智慧.没有数学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因此,在数学各项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与训练中,都应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注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落实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着力点的教学目标,克服课堂教学形式上"生动活泼"背后掩盖着的学生思维肤浅和思考苍白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国家委员会在《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的报告中指出:"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只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数学理解力时,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学生要想牢固地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的创造与体验来学习数学."我国的《数学课程标准》也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做数学学习的主人.面对这一新的数学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  相似文献   

11.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指出:"数学教学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才能使基本的思想理念得以有效落实呢?下面结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认识"教学案例,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相似文献   

12.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其核心理念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探究性教学,强调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3.
<正>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要从一个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转换,表面上看似乎压缩了教师的"空间",实际上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数学教学只是告诉学生"是什么"和"如何做"就行了,现在则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当前教学中,多数教师埋怨学生不会"合作交流",上课死气沉沉.其实,教师们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教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王敏丹 《考试周刊》2013,(31):49-50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在数学教学中只有引导学生"做"、"议"、"探",才能使学生积累认知体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协调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充分运用学好数学的三大法宝,让学生在"做"、"议"、"探"中学习数学。  相似文献   

16.
正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验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新兴的教学方式。它是让学生根据预定的实验方案,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理解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策略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形成解决问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了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经验上升为数学思考,不断增强运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每册都编排了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相对集中地介绍列表、画图、列举、倒推、替换、转化等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从而使这一课程目标的落实有了具体的依托,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我就这一内容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实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获得概念、理解或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过程.它突出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经历真正的"做数学"和"用数学"的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有助于突破教学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在当前新课改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数学实验已逐步成为我们数学教师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语言是人类用来传递生产经验和科学技术的重要工具,每一门科学知识的传播都离不开语言.数学语言作为一种表达科学思想的语言,是数学思维的载体,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甚至可以说"数学教学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学生灵活准确地掌握了数学语言,就等于掌握了进行数学思维、数学表达和交流的工具.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  相似文献   

20.
数学实验是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新兴的教学方式。它是让学生根据预定的实验方案,自己动手操作,进行探究、发现、思考、分析、归纳等思维活动,最后理解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策略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特征,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合作创新精神。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设立了想想做做、试一试、探索与实践、数学活动等栏目,可以看出,教材要求教师开展数学实验教学,同时也为开展数学实验教学提供了很好的题材。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小学数学实验教学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