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宁 《语文天地》2014,(29):52-53
朗读既是阅读教学的一个目标,又是全面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既是一种语言能力,又是学习语言的一种基本方法。一堂优秀的语文课离不开循序渐进的朗读,阅读教学中的朗读如同是一坛坛美酒,读之越深,越觉其味之甘醇。让我们由衷地沉醉在朗读的魅力之中吧。怎样让朗读的魅力之花绽放于阅读教学的课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阅读教学,探究并构建了“一听四读四练一赛”的“以读促学”的教学模式。所谓的“以读促学”就是以“朗读”贯  相似文献   

2.
农村初中生的朗读能力比较差,体现在性格比较内向,不爱表现,朗读体态不好,声音不洪亮;受方言影响大,普通话水平较低;朗读基本功差,有读错字、读漏字、唱读等现象;朗读艺术较差,无节奏、无情感、无乐感等。朗读教学是一种语言技能的训练。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和朗读习惯的养成,是中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和方式。新课标也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可见,朗读既是一项重要的阅读能力,又是理解课文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自读常规 这里的“自读”,指的是自己、自由地朗读。阅读教学的实践证明:朗读是语言、思维训练最通常、最经常的办法,是听、说、读、写之间内在联系的重要表现,而学生自己自由地朗读又是达到朗读教学目标的最基本的方式。就一篇课文的教学而言,自读有下列常见形式:  相似文献   

4.
<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与手段莫过于以读代讲,在琅琅的书声中,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增强对语言的敏锐性。而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方法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率,为此,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逐步提高朗读教学效率。方法一:目标明确地进行"备读"预设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朗读教学也不例外。在实施"以读代讲"时,教师要依据学习者、学习材料的实际情况,进行"备读"预设,制订明确的朗读目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  相似文献   

5.
<正>朗读是一门艺术,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扩展语言空间、提高思维能力和陶冶情操。其中,有感情地朗读是阅读教学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朗读在整个语文活动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地位。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许多教师往往只重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教师  相似文献   

6.
国内阅读教学改革中,以读代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而以读代讲中指导学生朗读,尤其是朗读层次的设计与应用是语文教学研究中一个历久而弥新的课题。以读代讲课堂中朗读层次的"四读"模式,即初读——读准读顺,感知大意;精读——点拨引导,理解感悟;品读——传递情感,内化语言;诵读——升华感悟,积累语言。  相似文献   

7.
重视朗读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做到以读带读,即以朗读促进阅读——朗读能将学生带入作品中的情境,获得了对主题对人物深刻的理解;朗读能将无声的语言变成有感情的音响,使文字增加活力,跳跃着生命;朗读能培养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8.
阅读教学,读是根本,而朗读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阅读教学中最常见的基本训练方式,是小学教学的一项重点训练项目,阅读教学的特点和语言学习的规律,决定了朗读训练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朗读训练是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不可缺少的,是听、说、读、写等语言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朗读的技巧和朗读训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以读为主是阅读教学遵循的极为重要的原则。课堂上教师以“读”为切入点,可使学生由读生疑,由读生悟,由读生趣,由读生情。教学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为什么要这样强调读呢?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朗读更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读得有感情。其中,有感情朗读是阅读教学需要达成的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体验的重要手段。我是这样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  相似文献   

11.
张秀霞 《宁夏教育》2014,(10):52-53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读,教学中教师要用扎实的读功指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高朗读的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把握教材内容,读出文章的情感;要丰富学生的朗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从而真正提高阅读教学中朗读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我们在每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中都要求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陶冶情操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做到“以读为主”,并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3.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要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的意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靠读;发展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靠读;使学生受到感染和教育,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美,靠...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读"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各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中都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阅读教学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是靠学生的阅读实践。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创造性地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爱读、乐读、会读。朗读,作为理解语言、培养语感的有效手段,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要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就应树立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把朗读作为最根本、最经常的学习活动贯穿教学始终,并在朗读实践中增强目标意识,引导学生由易到难逐步披文入情,最后掌握课文的丰富内涵。这样,学生的朗读才能真正达到扎实、到位。新理念下的朗读教学应分三步走。一、初读初…  相似文献   

16.
在阅读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朗读的作用,教师就要善于捕捉朗读的契机,把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读有目标,读有所得。  相似文献   

17.
读法纵谈     
读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读,包括朗读和默读。朗读能帮助学生丰富语言材料,积累丰富的词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体会作者感情。默读,能使学生静中求知、求化,摄取知识营养,发展思维。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阅读教学往往是重讲轻读,教师一味串讲,忽视了读的作用。大纲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读书看报的能力和认真阅读的习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朗读的作用,教师就要善于捕捉朗读的契机,把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读有目标,读有所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捕捉了朗读契机:1.句子停顿不妥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感悟所得的语言才是有价值、充满生命力的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停顿的处理等,教师不应作机械指导,可让学生在充分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再用朗读的形式外化自己的感悟,让学生领会朗读的技巧。在教学苏教版第七册《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中,我发现学生读“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这个长句时,有几…  相似文献   

19.
在阅读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朗读的作用,教师就要善于捕捉朗读的契机,把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读有目标,读有所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捕捉朗读契机:1.句子停顿不妥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感悟所得的语言才是有价值、充满生命力的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语调的高低、语速的快慢、停顿的处理等,教师不应作机械指导,可让学生在充分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再用朗读的形式外化自己的感悟,让学生领会朗读的技巧。在教学苏教版第七册《徐悲鸿励志学画》一文中,我发现学生读“徐悲鸿在巴黎高等美术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结业考试”这个长句时,有几处…  相似文献   

20.
读和实践     
一、以读为根本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 ,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小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要从读的训练入手。在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已形成“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及“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的认识。在现代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仍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手段之一。读 ,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 ;读 ,是调动小学生动眼、动口、动耳、动脑等多种感官的活动 ;读 ,有助于增强语感 ,熏陶思想 ,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