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满芝  刘贤贤 《资源科学》2016,38(12):2295-2306
探究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可为引导城镇居民生活能源合理消费提供依据。本文以中国八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挖掘2000-2013年节能政策、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生活能耗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节能政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最大,且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而实际消费支出对生活能耗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小于实际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节能政策的滞后期为2年,即政策颁布2年后对生活能耗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该作用较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气候引起的居民取暖制冷需求的不同,节能政策、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对于生活能耗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由此建议:应通过调整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结构、适当提高能源价格、加强节能政策的宣传与执行等方式降低生活能耗。  相似文献   

2.
探究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可为引导城镇居民生活能源合理消费提供依据。本文以中国八大区域为研究对象,建立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挖掘2000-2013年节能政策、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生活能耗与居民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节能政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价格对城镇居民生活能耗的影响最大,且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而实际消费支出对生活能耗具有显著正向作用,但城镇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长速度小于实际消费支出增长速度;节能政策的滞后期为2年,即政策颁布2年后对生活能耗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但该作用较小;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环境气候引起的居民取暖制冷需求的不同,节能政策、实际消费支出、能源价格对于生活能耗的影响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由此建议:应通过调整居民实际消费支出结构、适当提高能源价格、加强节能政策的宣传与执行等方式降低生活能耗。  相似文献   

3.
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生活统计资料,比较分析了西部地区各省的教育消费水平,探讨了甘肃省教育消费现状及其原因,并提出促进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教育消费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本文运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方法对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食品支出及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教育支出各占消费支出的比例进行分析。得出了尽管城镇居民每年花在食品支出的金额增加了,但是所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却在逐年下降,城镇居民每年花在教育支出的金额增加了,同时所占消费支出的比例保持了微弱的增长趋势,并且二者通过了随机效应模型回归检验,存在弱相关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张保法 《预测》1993,12(5):37-4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近二年来河南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得到较大提高,消费结构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本文利用河南省城市调查队1992年调查资料,建立截面资料估计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河南省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对1993年的消费需求进行预测。 1 利用截面资料估计的线性支出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6.
近20年来中国食物消费变化与膳食营养状况评价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文章分析了1978年以来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量和消费结构的变化,结合弹性系数分析探讨了中国食物消费的变动趋势,并估算了1978年~2001年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水平。在估算中,提出了利用食物消费支出和营养素摄入之间的关联来订正营养素摄取量估算值的方法。研究发现,城乡居民间接粮食消费持续增长,已经替代直接粮食消费成为粮食总需求增加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的食物消费正向动植物并重的方向发展;参照2010年中国营养发展总体目标,目前中国城乡居民摄入热量均已达到要求,但是城镇居民蛋白质摄入尚欠,脂肪摄入量超标较多,食物消费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农村居民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都偏低,食物消费水平和膳食营养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不论从食物消费结构还是人均摄入能量、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素的状况来看,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水平都较城镇居民要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水平的全面提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基于Panel Data的西部城镇居民消费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怡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2):100-101
西部地区人少地多、自然条件较差、资源较为丰富、消费水平普遍较低。正确引导西部居民消费,有效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应该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举措。提出了研究西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性,使用PanelData模型对西部几个省市的城镇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关系进行研究,就各省市城镇居民支出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并针对各省市的差异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马欣 《科教文汇》2009,(5):211-211
我国人口中农业人口占70%,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消费水平直接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和消费支出水平。因此,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状况的研究是很有意义的。通过对1998年和2006年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支出进行聚类分析,提出改善农村农民消费支出结构,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松滋城镇居民各项消费支出、消费支出所占比重、平均消费倾向、总边际消费倾向和各项边际消费倾向等分析,在研究松滋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松滋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叶元龄  赖茂生 《情报杂志》2012,31(5):144-149,160
基于我国各省(区、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统计数据,通过聚类分析工具,对"十一五"前后各省(区、市)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相关指标:信息消费支出、信息消费倾向和信息消费系数进行比较分析,剖析地区间信息消费水平、信息消费意愿不平衡的原因,并就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水平,缩小地区间信息消费需求差距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及其结构历史资料的基础之上,推算了2013-2020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支出。预测结果表明,2020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支出将突破32000元。进一步在状态空间模型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专用的状态转移向量元素分解模型,并用其对支出总量进行分解,对我国城镇居民2013-2020年的消费支出结构情况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2.
张恩众  吕志勇 《预测》1989,(3):27-29
消费结构,又称消费构成,是反映居民生活支出中各类消费支出间比例关系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用各类消费支出金额占生活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表示。它代表着一定时期内居民的消费状况和消费水平。最普通的一种分类方法是按吃、穿、住、用分。其中居  相似文献   

13.
应用2001-2009<河南统计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分析了2000至2008年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变动趋势和2008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需求、基本消费需求比重、需求的收入弹性.发现2000年以来河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生活消费的收入弹性较低,目前河南省农村居民的大部分消费支出还是为了满足基本消费需求,消费水平还处在一个较低的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乡消费水平差异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恒  牛叔文  陈辉 《资源科学》2010,32(5):917-923
中国城乡发展差异显著,消费水平不一,造成人口消费占用的资源环境空间差距较大。本文探究城乡不同消费群体的资源环境影响效果,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资源环境问题,促进城乡科学协调发展。基于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单位人概念,研究了1957年-2005年中国城乡消费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时序变化及相对状况。结果表明,当前1个单位人对环境产生的压力相当于1950年代6~7个单位人的压力;1个城镇居民消费占用的资源环境空间约相当于3个农村居民消费占用的空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强度超过农村居民约20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总量增加了34.2倍,农村居民增加了8.33倍;1957年城镇居民对资源环境影响量占36.09%、农村居民占63.91%,2005年城镇居民占68.05%、农村居民为31.95%;1997年之前农村人口消费对资源环境影响量占较大份额,1997年以来城镇人口消费成为资源环境影响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诱发的完全能源消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妍  石敏俊 《资源科学》2009,31(12):2093-2100
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结合城乡居民生活消费数据,测算了1995年~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诱发的完全能源消耗。研究结果显示:①1995年~2004年,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诱发的完全能耗占一次能源消耗总量的比例从19%增加到30%,人均完全生活能耗从656kg标准煤增加到1040kg标准煤,其中,由生活消费品支出诱发的间接能耗占完全生活能耗的比例从69%上升到79%;②不同收入阶层和不同省区的城镇居民消费诱发的人均能耗存在显著差异,高收入阶层和经济发达的沿海省区城镇居民生活消费诱发的完全能耗远高于中低收入阶层和内陆地区,前者的能耗增长速度也快于后者;③以交通出行和居住消费为特征的生活方式转变是诱发能耗增加的重要因素,从全国平均看,居住消费和交通支出诱发的能耗占完全生活能耗的比例2004年达到41%;不同收入阶层和不同区域之间城镇居民居住消费和交通支出诱发的能耗存在着较大差异,高收入阶层和经济发达地区远高于中低收入阶层和中西部地区;④1995年~2004年,全国城镇人均完全生活能耗由于能源强度下降减少了313kg标准煤,如无能源强度下降,人均完全生活能耗将达到697kg标准煤。能源强度下降对高收入阶层和沿海地区的能耗降低效果尤为明显;⑤未来低收入阶层和欠发达区域的生活消费增加将会诱发完全生活能耗的进一步增长。改善民生、保障居民生活消费需要维持一定数量的能耗,降低能源强度对于控制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至关重要,与此同时,需要引导高收入阶层和经济发达地区转变消费模式,积极发展低碳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6.
线性支出系统与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消费是经济运行中的重要变量,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剂,消费支出水平及其结构是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本文应用线性支出系统对安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及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1线性支出系统线性支出系统是英国经济学家斯通(R.stone)于1954年提出的一种需...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和分析了湖北省潜江市城镇居民的各类消费支出比重、食品消费内部结构、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等经济参数,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潜江市城镇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于居民消费结构分析,现广泛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出各类商品的需求弹性。利用安徽省城镇居民2004年消费支出数据,建立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当年的消费结构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扩大城镇居民消费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2000年~2014年牧民消费支出数据,分析了农牧民消费结构现状及消费水平变动趋势,总结出农牧民消费支出逐年增加,层次不断提高,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等特征。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影响着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通过较为详实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与黑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程度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必须通过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措施来扩大农村消费,优化农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提高农村整体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