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代中国食学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伊始至今大致可以以"四个十年"来总体概括。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第一个十年是以中国餐饮业勃兴繁荣为基础的传统"烹饪文化热"重点;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是"饮食文化"热点;90年代末至21世纪的最初近十年间则是食学研究的逐渐深化;第四个十年是进行时态的食学研究拓展与学科建构过程。最近20年来的中国大陆食学研究的深化拓展与成果积累,可以以一本期刊(《饮食文化研究》)、两个专栏("饮食文化研究"与"食学研究")、两套高校教科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烹饪高等教育专业教材")、两套丛书(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饮食文化专题史丛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中国饮食文化区域史丛书》)、四次"亚洲食学论坛"(2011杭州、2012曼谷、2013绍兴、2014西安)、1200堂"饮食文化"课(1200个高等教育办学单位开授"饮食文化"课)、论文不可胜计、专著连篇涌现来概括。  相似文献   

2.
食物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根基。食学的产生乃必然且有长期发展繁荣的可能性。食学研究始于近代的西方学术界,近几十年也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2015曲阜·亚洲食学论坛上,国内外食学顶级专家和特邀嘉宾探讨了食礼仪、食文化、食遗产、食思想、食制度等研究议题,就食学学科发展的议题发表深度见解,不仅得出了从事饮食研究的重要性与食学学科建立的必然性之共识,并且表达了食学学科建设特别需要朝着方法与视角多元化的方向继续发展的愿景。  相似文献   

3.
景德镇陶瓷大学詹嘉教授沉潜于陶瓷饮食器具和饮食文化交流研究,在食学研究领域独辟蹊径,卓然成为一家。其学术贡献与成就主要表现在:明确饮食器具是食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确立了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食学瓷具研究范式;全面探讨中外饮食文化交流,视野宽广,思考周密;基于文化遗产、文化景观视角切入饮食器具研究;观照现实,倡导和推动中国陶瓷文化景观学、陶瓷遗产廊道学。詹嘉先生为中国饮食文化和食学研究开辟了新天地,是当代中国食学研究独树一帜的开拓者和引领者。  相似文献   

4.
季鸿崑先生数十年致力于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的理论建构、教材建设、教学实践与食学研究,成果丰硕,影响巨大。准确评介季老的食学贡献是严肃的历史责任。笔者与季老联袂同道、戮力前驱二十五年,心语共事,体悟良多。通过与季老共同推进中国烹饪高等教育统编教材编撰事务、创办《饮食文化研究》期刊、编撰《中国烹饪文化大典》、发布《泰山宣言》、共同支撑"饮食文化研究"、"食学研究"专栏、联袂历届"亚洲食学论坛"等诸多经历,实录季老的学术思想与建树行为。  相似文献   

5.
第三届亚洲食学论坛的会议文集一共收录了16国学者的78篇食学论文,内容涉及食学理论与评述、饮食安全与健康、食物历史与传承、世界饮食与交流、饮食遗产与观光等五大类。通过对文集内文章的评述,可以看出其饮食资讯多样化、健康理念普世性、学术回顾批判性、研究取径多角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清代文人袁枚因《随园食单》这部书被称为“中国古代食圣”,该书集中呈现了袁枚在美食品鉴、饮食思想与食学理论等领域的造诣。文章梳理了19世纪以来《随园食单》的海外译介版本,在语言对译、跨文化比较以及饮食文化交流的视野下,对书名翻译、译者身份和译著背景进行解读,阐明袁枚及其《随园食单》在中华食学史的地位与影响。在中国食学界学人的推动下,代表中华食学著作高水准的随园奖也应运而生,文章对这一历史背景作了相关介绍。  相似文献   

7.
赵荣光先生是中国饮食文化从饮食史研究到食学建构重大转变的主要奠基人,其饮食文化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赵荣光先生倡导、身体力行的中华食学研究,已经从单纯的饮食史研究、烹饪研究,扩展到了饮食思想、地域饮食、饮食礼仪、不同阶层饮食、饮食传播和交流、饮食安全等领域。他开创了与国际饮食文化界对话、交流、合作的新时期。其倡导及开启之功,使中国饮食文化研究有了今天的繁荣局面。  相似文献   

8.
在赵荣光教授饮食学术著作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了赵荣光教授食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饮食史、饮食文化、食学,并就其发展轨迹做了初步梳理。概念的变化只是为了阐述的方便,赵荣光教授的食学思想本质上是一以贯之,逐步递进的。赵荣光教授不仅是一个不尚空谈的理论家,还是一个尝试改变大众陈腐饮食观念的实干家。  相似文献   

9.
在赵荣光教授饮食学术著作文本的基础上,分析了赵荣光教授食学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饮食史、饮食文化、食学,并就其发展轨迹做了初步梳理。概念的变化只是为了阐述的方便,赵荣光教授的食学思想本质上是一以贯之,逐步递进的。赵荣光教授不仅是一个不尚空谈的理论家,还是一个尝试改变大众陈腐饮食观念的实干家。  相似文献   

10.
在饮食文化研究领域的众多学者中,何宏教授的学术成就突出。其在食学领域诸多原创性的学术成果,体现"勤学"、"巧思"的重要性。何宏教授的钻研学术精神,体现了中国新一代食学研究者不断继承并力图超越的不凡勇气。其学术成长过程可为有志于食学研究的年青才俊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画论是中国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中国画学是它的学科性称谓。作为最具民族特色的绘画理论,中国画论的系统性、丰富性、完整性、实践性与学科性,是世界上其他民族难以企及的。它不仅是世界艺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绘画创作实践的基石。中国画论的自发性写作由来已久,而作为学科其自觉性的理论研究还是在明代以后。明清之际是中国画学研究的酝酿期,学科特征初显。20世纪上半叶诸多学者、画家的不懈探讨,无异使它的学科性质更加明朗,为我们今天的画学学科建设奠定了宝贵的学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当代美国黑人文坛群星璀璨,其中最亮的一颗巨星是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莫里森是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学者型作家,她的作品始终以表现和探索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她对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洞悉使她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坛上迅速崛起。1993年莫里森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国内关于她的创作研究持续升温。笔者以事实资料为基础,通过搜集和整理,从创作情况、译介状况及研究现状三个方面总览托尼·莫里森在中国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武汉饮食文化与餐饮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对这一时期武汉饮食发展历史的梳理,分析其民国时期武汉饮食市场与饮食特色,进而探讨民国时期,西式饮食开始流行并发展迅速,对武汉饮食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使得此时期逐渐作别传统生活样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这些变化的原因就在于民国时期武汉的开放。  相似文献   

14.
"天地生人学术讲座"创建于1990年的北京,到2012年3月10日完成1000讲,是一个由天文学研究、地学研究、生物学研究、人文学研究等诸多方面的中老年学者组成和主持的民间性质的学术交流活动,旨在当代科学的综合性发展潮流中,推动宇宙—地球—生物—人类社会的大交叉综合学术研究,发掘中国古代自然国学整体论思维的资源,对复杂性科学问题的解决进行探索,关注人地关系的矛盾及解决,是一个全开放、纯公益的多学科学术交流平台。二十余年来,围绕自然灾害综合研究、中国自然国学的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中医的复兴、民间科学研究的振兴、科学观念辩证、复杂系统的整体论科学思维的发展、中国科技体制创新等主题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探索。讲座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和奋斗目标:保存一方学术净土;种一块整体论与还原论优势互补的试验田。  相似文献   

15.
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在改革开放30年中取得了重大成绩,学科发展日趋成熟,但是目前仍面临危机。为了应对危机,促进比较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中国教育学会比较教育分会要凝练学科文化,形成和发展学科传统,建立学科话语,倡导学术诚信,促进学者及研究组织之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特色饮食在云南民族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饮食作为人类生存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中国饮食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浓厚的文化积淀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而云南作为我国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其少数民族特色饮食文化在云南的民族文化建设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研究少数民族特色饮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对杭州西餐历史回顾的基础上,考察了民国时期杭州西餐业经营状况及人们对于西餐的态度,分析了西餐文化对杭州饮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作为中华文化之瑰宝的中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外国人士的青睐,中原文化特别是典籍文化的翻译在翻译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中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与其本身的巨大资源和魅力严重不符。文章运用胡庚申的生态翻译理论,分析中原传统文化典籍在翻译层面上的现状及问题,结合生态翻译学的三个理论焦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与大陆学界对宋代历史评价长期流行的"积贫积弱"说相反,日本、法国、英国、美国等众多研究汉学的外国学者却对宋代历史给予极高评价。在国外学者眼里,宋代政治之成熟,尤其是经济之昌盛,思想文化之繁荣,科技之发达,无论是在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宋代不仅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文明昌盛的黄金阶段,而且也是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和辉煌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20.
翻译学科建设是当前我国翻译研究领域中的热门话题。国内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出建立翻译学的尝试。吕俊提出的建构主义翻译学在国内翻译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文章拟从翻译研究范式的嬗变来探讨建构主义翻译学建立的必然性,并从建构主义翻译学的知识准备来探讨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文章指出,建构的翻译学符合中国当前翻译研究的发展趋势,对中国的译学发展有很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