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红楼梦》前八十回为何不避曹雪芹家族之讳?乾隆二十二年秋曹雪芹开始著书。明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的客观作用--肯定曹雪芹原创了《红楼梦》,否定曹雪芹是《石头记》的作者。脂砚圈子读到的是《石头记》系统的本子,永忠圈子读到的是《红楼梦》系统的本子,“两个圈子”绝缘,这是红学史上令人困惑的不解之谜。应该重新探讨曹雪芹的著作权。曹雪芹仅原创了明义所见的《红楼梦》,脂砚斋组织了《石头记》的创作。  相似文献   

2.
曹雪芹一生铸成一部小说,几经变改书名,到清乾隆十九年(1754),最后定名《石头记》。由于历史原因,书稿仅整理出八十回清本,就“问世传奇”了。七年后(1761),曹雪芹应已完成了他的《石头记》全部书稿,由于突如其来的灾祸,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末除夕,这颗文星陨落了。一个完全的《石头记》真本也没流传下来。30多年后到乾隆五十六年(1791),突然冒出了由宫廷武英殿活字印制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来,此即由程伟元、高鹗搜访多年,获得残稿,编缀成的“全璧”,改《石头记》名为《红楼梦》,次年,程、高之流对曹雪芹前八十回原文大肆阉割篡改达2万多字。至《石头记》神韵风貌,文采风流尽失。使这件真假合一,盗名欺世的假《红楼梦》冒充珍品,风靡天下200多年。周汝昌先生与家兄周祜昌二人满怀一腔义愤和热情,发愿终生校辑一部接近曹雪芹原来文字的《石头记》(《红楼梦》),这就是《石头记会真》的契机与发端。二人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历尽难言的艰苦,宏愿欲尝,《石头记会真》即将梓印,周祜昌先生不幸抱恨阖然长逝。红学资深大师周汝昌先生在其女儿周伦苓的协助下最后完成了《石头记会真》书稿的核订。本文作者侯廷臻同志应出版社特邀承担了《石头记会真》书稿全部审核校勘工作,经逐字反复审核,耗去了5年的心血,终于使第一部接近曹雪芹真本原貌的本子《石头记》,奉献给世人。全书共lO卷,800多万字:8000余页,即将由海燕出版社推出,就教于普天下热爱《石头记》者。  相似文献   

3.
今本《红楼梦》原是由一稿多改而成的。它的第三稿由“吴玉峰则题曰《红楼梦》”。而《省亲》回出现是《红楼梦》诞生的标志,因为曹雪芹1747年爆发《红楼梦》创作灵感。而《省亲》回是《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的开端故事。随后它速成一块十七回《红楼梦》故事。它原来在探春理家之前位置上,而后被《红楼梦》创作灵感向前移至第四回和第22回两者之间位置上。然后曹雪芹才沿着这里往下创作下去,最后创作成功“百回”《红楼梦》。《红楼梦》这种创作特点既不同于《风月宝鉴》创作,也不同于《石头记》创作。后来这稿虽然经过《金陵十二钗》诸稿的增删,内容作出多处修改,成为“百十回”,但始终未能改变这稿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4.
曹雪芹的《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古典现实主义小说的最高峰。这部小说的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总体看来,后四十回的水平不如前八十回,但其中也有很多精彩的描写,《黛玉焚稿》便是一个经典片段。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新版高中《语文》第六册中《抄检大观园》是小说节选,文下注释谓“节选自《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4回”。这里应特别说明,这部《红楼梦》是个颇为特殊的本子。它不是依据“程甲本”或“程乙本”排印的本子;而是由“脂本”和“程本”两个系统的本子拼合而成的一个“百衲本”。对“红学”稍有涉猎的人都知道,《红楼梦》的版本情况颇为复杂,大致可以分为抄本和印本两个系统。抄本出现较早,今存“甲戌”“己卯”“庚辰”诸本,其过录底本都是乾隆(1736~1795)前期的曹雪芹稿本。其共同特点是均未超…  相似文献   

6.
曹雪芹,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仅仅享有“四十年华”;《红楼梦》,这样一部伟大的作品,问世的仅仅八十回。这怎能不使人“徒唤奈何”、“以未窥全豹为恨”呢? 曹雪芹的《红楼梦》究竟要写到多少回?这又是个猜不透的谜!“脂砚斋”时而说“全部”是“百回”,时而说是“百十回”。裕瑞说,曹雪芹“有志于作百二十回,书未  相似文献   

7.
曹雪芹写的《红楼梦》原稿,现已发现的有八十回,八十回以后还在当时就已“迷失无稿”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一百二十回,是高鹗、程伟元将前八十回经过整理,然后又加上他们自己续写的四十回。高、程二人整理、续写《红楼梦》自有其历史的功过,这里暂不论及;但其续写的后四十回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这却是事实。而使我们明白这一点的,便正是脂砚斋等人的批语。由于脂砚斋等人不仅是《红楼梦》的最早评论者,而且是作者曹雪芹的亲密合作者,他们参与了小说的创作和整理工作,看到过曹雪芹的全部手稿,了解小说的全部内容;因此,他  相似文献   

8.
以“秋桐属兔”为突破口,论证宝玉与秋桐同年、元妃比宝玉大十二岁,得出元妃属兔的结论,进而解释“虎兔相逢大梦归”。又以“元妃属兔”为突破口,分析《红楼梦》后半部与曹雪芹本意不合之处,并列举六条论据,又辑录了曹雪芹的“增删”止于八十回的论据,得出后半部的作者不是曹雪芹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红楼梦》最重要的特点是尊重曹雪芹的原作,对于曹雪芹在八十回之后没有写的情节,尊重曹雪芹在前八十回中暗示与埋伏的意向,而与高鹗所补后四十回有极大不同,与主要根据高鹗本改编的越剧《红楼梦》及其电影也都有很大的不同。这使人们集中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样做有何得失,有何重要意义。电视剧《红楼梦》着重写了贾家由盛到衰的过程。抄家之后的描写真实表现了原小说作者曹雪芹在作品中流露的悲凉之感、虚无情绪。这对我们认识一个贵族家庭的悲剧,体验曹雪芹对人生的  相似文献   

10.
脂砚斋新解     
曹雪芹于乾隆二十五年回北京后,脂砚斋协其整理《红楼梦》书稿,并加评语,故名“脂评”,现存脂评《石头记》主要有北京大学藏本七十八回,清刘铨福原藏本十六回,清怡亲王府抄本四十一回又两个残回,清蒙古王府抄本前八十回等。“脂砚斋”是谁?聚讼纷纭,莫衷一是。甚至有人认为“脂砚斋”即史湘云。“余(脂砚斋)尝哭芹,泪亦待尽!”“脂砚斋”究何所指?此乃红楼公案之一。  相似文献   

11.
笔者通过对《红楼梦》作者、批者的长期研究,指出:《红楼梦》前80回的原始作者是“石头”曹硕,但更主要的伟大作者是曹雪芹,当以曹雪芹为代表;后40回是由高鹗与程伟元共同续补而成的,但高鹗出的力更多,应以高鹗为代表。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初名《石头记》,最早以曹雪芹写的前八十回手抄本形式在社会上流传,后来连同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共计120回,被人们广为传诵。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他出生在封建贵族家庭,祖父,父辈任织造之职达六七十年之久。曹雪芹的曾祖母是康熙皇帝的奶妈,祖父当过康熙的伴读和侍从。康熙六次南巡,五次以曹氏任职的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雪芹的儿童时代是生活在荣华富贵之中的。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红楼梦》有一个八十回之后的曹雪芹佚稿问题,探佚研究是红学的重大课题之一.所谓“复佚”,乃是近几年出现的、有人在探佚基础上重新续补《红楼梦》的文学创作现象.1984年有张之的《红楼梦新补》三十回出版,1987年又有一改高鹗后四十回内容的电视连续剧问世.这种旨在“恢复红楼原貌”之举,若不是同时也为了彻底打倒高鹗.取而代之,则无实在的必要性,因此它不是一般孤立的创作现象,乃是“红楼梦探佚”的变态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之同志所作《红楼梦新补》(以下简称《新补》)一出版,很快引起红学界的注目,一时多评论出现,毁誉皆有,智仁各见。当然,最早的、最富有权威性的评价是其《编者前言》中所说:《红楼梦》“作者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始成全书。不幸八十回后‘迷失无稿’,读者多以未窥全豹为恨。后高鄂、程伟元补续四十回,但有不少地方违背曹雪芹本意”(着重号为笔者加),因而作者就“遵循八十回《红楼梦》伏笔、暗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里的金陵十二钗,虽然在前八十回里绝大部分没有结果,但是曹雪芹对于她们的归宿却都有种种暗示。前五回应该说是《红楼梦》全书的“纲”。我们只有认真研读全书之后,才可能悟出雪芹的本意。正如警幻仙姑所说:“若非个中人,不知其中妙;料尔亦未必深明此调,若不先阅其稿,后听其曲,反成嚼蜡矣。”《第五回》这分  相似文献   

16.
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肆意肢解了曹雪芹八十回《红楼梦》,把第79、80回从曹雪芹原稿中清除出去,行为不端;把新索隐派龙门红学观点强加给作品,不断地歪曲着作品;每页都有错误,经常是点金成铁。这是一个很差的不合格的校订本。  相似文献   

17.
一乾隆辛亥(1791)萃文书屋本(程甲本)是《红楼梦》真本的问题,本来是并不存在的。一百多年来,社会上广泛流传的各种《红楼梦》版本,都是以程甲本为底本的。1911年,上海有正书局以“国初钞本原本红楼梦”的名目石印了一部80回的《石头记》,第一次公开提出了《红楼梦》“原本”为80回的观念,但并未产生大的影响。直到胡适等“新红学”家出来,宣扬《红楼梦》是一部自然主义的作品,是“曹雪芹的自叙传”,“后四十回与  相似文献   

18.
前八十回书里,贾政在七十八回“闲征姽婳词”出场之后,只分别于七十九、八十回因迎春出嫁的事间接被提到了一下。曹雪芹的已“迷失无稿”了的后三十回书是如何描写贾政的性格的,在这些佚稿发现之前,谁也无从作出具体、确切的回答。但如果从第五回的《红楼梦曲》所预示的贾府衰败的结局,从前八十回所展现的这一衰败的历  相似文献   

19.
久闻匡亚明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有“曹雪芹”之选题 ,承担此任务的是著名红学家李广柏。在等待了八、九年之后 ,一部二十六万余字的《曹雪芹评传》终于走出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大门 ,在读者面前亮相。在迟迟无缘拜读《曹雪芹评传》的期待中 ,我们先看到了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李广柏点校的《红楼梦》。李先生的新校本 ,前八十回以戚序本《石头记》为底本 ,用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梦稿本等早期抄本参校 ,偶尔也参程甲本、程乙本 ,第六十七回采用程甲本文字 ;后四十回以程甲本为底本 ,用程乙本、梦稿本参校。尤为引人注目的是…  相似文献   

20.
《石头记》的“脂批”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出自多人之手,不全是脂观斋一人所批。回前回后的大字批,情况更加复杂。徐乃为说回前批全是“曹雪芹批的”,证据不足,不能成立。曹雪芹是《石头记》的原作者这一结论,不容推翻。所谓“曹雪芹披阅增删”,那不过是作者的托词,和鲁迅的《狂人日记》前言、茅盾的《腐蚀》序一样,“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而且也不是躲避文字狱。曹渊即曹颜,虽不失为一家之言,然尚不能定论。即使论定,也不能剥夺《石头记》原作者曹雪芹的著作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