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挺 《航空模型》2007,(6):34-35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高端航模遥控设备逐渐进入PCM时代。日本品牌Futaba和JR在这一时期分别推出了竞赛级PCM512遥控器,代表产品是Futaba的FP-T8JAP和JRProp的PCM9NET-J129H/A遥控器。本文介绍的是JRProp PCM9型9通道模型直升机专用遥控设备(图1,1986年购于香港永利模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王挺 《航空模型》2008,(1):44-45
本刊2007年第6期介绍的JR Prop PCM9遥控器NET-J129H,是JR公司80年代中期顶级的模型随升机专用遥控器。由于当时PCM512遥控设备的设计定位于高端航模比赛,因此其价格不能为一般爱好者所接受,使用范围仅限于少数专业选手。为了使新的PCM遥控设备为更多的消费者所接受,JR公司同期推出了性价比较好的一批遥控器——APEX系列。  相似文献   

3.
王挺 《航空模型》2007,(2):26-27
从上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多通道比例遥控设备问世,并在70年代初逐步取代了非比例遥控设备,成为遥控模型的标准配置。70年代中期,款式繁多的高端多通道比例遥控设备(主要以欧美和日本品牌为主),被应用到了航模赛场。从本期开始,将系列化介绍上世纪70年代的一些高端遥控设备。  相似文献   

4.
王挺 《航空模型》2007,(1):26-27
无线电遥控特技模型飞机项目中,遥控器是至关重要的操纵设备。操纵手通过遥控器发射机发射操纵指令信号,装在模型飞机上的接收机接收信号并传达给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带动舵面使模型飞机做出各种动作。  相似文献   

5.
王挺 《航空模型》2007,(4):30-31
20世纪80年代,航模运动在发达国家逐渐普及,比赛中出现很多高难度飞行动作,促使航模遥控设备向复杂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除了偶尔有欧美厂商推出几款比较专用的高端设备外,主流品牌已经逐渐集中到日系的双叶电子Futaba、远隔制御JR Prop、三和电子SANWA和韩国高科hitech这四家遥控设备生产商,以及他们为其欧洲买家量身定做的代工设备品牌Robbe\Futaba、Graupner\JR、Airtronics\SANWA和Multiplex\hitech,  相似文献   

6.
许多航模爱好者都遇到过类似情况:整理配件时想调试某个舵机,却懒得将收放得整整齐齐的遥控设备取出来;飞行前想调试模型飞机看看各舵面是否灵活,连杆动作是否顺畅,遥控器却在充电;有时要调试电机,叉不得不找人来帮忙。此时,若能有个小巧的舵机信号发生器上述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不必再将昂贵的遥控器搬来搬去。  相似文献   

7.
阳光 《航空模型》2006,(4):42-42
混合控制(PMIX)功能是遥控器的高级程序。普通可编程遥控设备有2~8个PMIX程序,其用途是利用一个通道的命令控制多个通道的舵机联合动作。  相似文献   

8.
王挺 《航空模型》2007,(3):30-31
20世纪70年代,很多电子工业企业也成立过部门专业开发模型遥控设备。本文介绍的这款遥控设备,是由日本三共制作所设计生产的6通道遥控设备Sankyo Digital Pro6(图1)。  相似文献   

9.
告别重频的困扰,不需手动改变频点就可实现多台发射机同时工作,这就是2.4GHz遥控设备的独特之处。紧随欧美遥控设备发展的步伐,日本也推出了用于航模的2.4GHz遥控设备。在2008年5月15~18日举行的“第47届静冈玩具展”上,日本双叶电子工业公司、日本遥控技术公司展台上都展示了2.4GHz遥控设备(图1、图2)。  相似文献   

10.
2003年2月国家信息产业部发布《关于无线电模型遥控器使用频率的通知》(信部无[2003]53号),正式为陆海空模型划定了专用遥控器使用频点,同时对模型遥控器的技术指标作出了明确规定。这是我国第一个针对遥控模型设备的法规性文件,对于我国航空、航天、航海和车辆模型运动来说无疑是一件大事情。它标志着我国陆海空模型运动从此有了受到法律保护的专用频点,也是模型运动与国际接轨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吕涛 《航空模型》2007,(6):61-62
一架完整的遥控模型飞机由遥控设备、发动机和模型飞机三部分组成。遥控设备是对模型飞机发出操纵指令的装置,相当于模型飞机的“大脑”,直接控制模型空中姿态,对飞行安全起决定性作用。因此选购一套价格合理、性能优良且安全可靠的遥控设备,对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但遥控设备种类繁多,而初学者又缺乏经验和常识,难以抉择。希望本文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卢征 《航空模型》2008,(2):48-50
1983年德国Graupner公司与日本JR公司合作,相继研制出mc-18、mc-20和mc-24等一系列微电脑无线电遥控设备。本文介绍的这款mc-18遥控设备(图1),是河南队于1990年购买的,主要用于无线电遥控牵引模型滑翔机项目(F3B)。  相似文献   

13.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其中谈到遥控器4种操纵模式的发展过程,与我理解的大相径庭。于是我觉得有必要把自己对遥控器操纵模式的认识整理出来,供大家鉴别。这篇文章中关于遥控器操纵模式的描述大意是:美国是遥控飞行强国,所以就有了“美国手”这样的操纵模式,后来遥控技术传到日本,于是产生了“日本手”……  相似文献   

14.
阳光 《航空模型》2006,(3):59-59
EXP功能俗称二次曲线功能。普通遥控设备舵机舵盘存中立位置附近的传动比与转动到两边的传动比是不一样的(图1),即发射机操纵杆的操纵是非线性的。一些初级的遥控器例如Futaba的4VF没仃EXP曲线功能,操纵杆在中立位置附近操纵时,会感觉模型飞机的反应比较灵活;但操纵杆在两端时,舵面反应比较迟钝。在使用较大的舵机盘情况下,这种现象非常明显。而EXP功能就是使操纵能够线性化。  相似文献   

15.
杨帆 《航空模型》2008,(3):48-49
遥控模型飞机的遥控器种类繁多,功能和价格也相差甚大,为了使爱好者能够尽快熟悉和掌握自己的遥控器,将模型飞机调整到最佳状态,下面就遥控器的基本构造、各部件的功能、遥控器的选择以及模型飞机的调整等,作一系统、明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恒春雨 《航空模型》2009,(12):62-64
随着身边一些模友操控技术的不断提高,他们对遥控设备也越来越挑剔。近日,一个飞得不错的朋友打来电话说:看到一段外国模型直升机的飞行视频,操纵者使用了一个带托架的遥控器。他觉得这个设备能帮助提高自己的操控技术,而国内又不易买到,想请笔者帮忙。  相似文献   

17.
无线电遥控航空模型初学者大多使用标准普及型四通道遥控器。其优点是基本功能齐全,价格便宜。  相似文献   

18.
Jack 《航空模型》2008,(1):50-51
几年前曾看过一个国外录像——十多架遥控模型直升机同时升空悬停,场面壮观震憾,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当时就想:要让这么多模型直升机一起升空,对频点的审核一定很严格,否则会同频干扰和或临频干扰。时至今日,随着2.4G技术在遥控模型领域的使用,很长时间内在遥控设备频点范围所面临的诸多难题已然不再:同场飞行人数几乎不限、遥控设备不再使用晶体、更不会出现同频干扰……  相似文献   

19.
益飞 《航空模型》2007,(2):36-37
随着电机、电池和遥控设备的发展,小型3D电动模型直升机逐渐大众化。最近,笔者得到了一架天外飞公司出品的小型电动3D模型直升机“Honey Bee King”。  相似文献   

20.
南木 《航空模型》2021,(3):64-65
学习遥控飞行,购买遥控器和适配的接收机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学习设定遥控器参数的正确方法。目前市面上的遥控器常为英文界面,其中操纵面多以英文缩写的形式出现,如ail.、rudd.、ele……不独固定翼模型,模型直升机也采用了类似的遥控器设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