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师因受应试教育的束缚,在“教”教材方面狠下工夫。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化教学行为,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教”。高中历史教师若不转变教材观,还死抱着传统教法不放,可能会落伍于课程改革大潮。那么,高中历史教师怎样由“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呢?  相似文献   

2.
“诗教”     
毛泽东回忆自己的求学生涯时曾说:“我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最敬佩的两位老师,一位是杨怀中先生,一位是徐老。”这位毛主席所敬佩的“徐老”,便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人民教育家徐特立。徐特立在担任湖南第一女师校长时,以“诗教”闻名。他经常用粉笔在黑板上题诗,对学生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每晚九点,熄灯铃响过之后,他总要手提马灯,和女训育员一起放轻脚步,巡视学生宿舍。有一次他发现有学生熄灯后还大声聊天,第二天早晨,他在黑板上题诗一首:脚尖踏地缓缓行,深恐眠人受我惊;为何同学不相惜,不出嘻声即足声?那些昨…  相似文献   

3.
教学是人类诸多复杂、重要的事务之一,因为教学过程中涉及许多的变量。教学不单纯是一系列的操作行为,这背后更重要的是整个人的精神活动。把教学降格为一种技术,是对教育理解的狭隘和肤浅的最突出的表现,也是教育中可能犯的最大错误之一。  相似文献   

4.
教学是人类诸多复杂、重要的事务之一,因为教学过程中涉及许多的变量。教学不单是一系列的操作行为,更重要的是整个人的精神活动。把教学降格为一种技术,是对教育的一种狭隘和肤浅的理解,也是教育中可能犯的最大错误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等七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怎样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如何适应目前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以进行教研教改,已不单纯是任课教师本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学校办学质量和生存的问题。笔者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引导教师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教学尝试。  相似文献   

6.
子晨 《中文自修》2006,(3):56-56
旧时的私塾里,如果学生不听话,老师就会用戒尺打学生的手心。在有的地方,这种戒尺非常讲究,是一块一尺来长的木条,上面漆着红漆,端正的蝇头小楷,抄录着“唐太宗百字训”之类的名言。这块木条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教方”。为什么要把打人的木条与文明的教育联系起来呢?实际上它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在甲骨文中,  相似文献   

7.
张凝翔 《小学生》2010,(2):40-4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干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引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干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读”进书去,“学”出书来。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在“活”上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相似文献   

8.
教学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课改以来,一些语文课追求标新立异,追求抓人眼球,往往是看上去热热闹闹,实质上学生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多大提高。笔者以为,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改变“高耗低效”的现象,还是应该回到“教”的环节来,在“教什么”和“如何教”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9.
教"读"时渗透教"写"银川市教科所王凤英如何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呢?最主要的是要有在教读课文时渗透教写的意识。大家知道,凡被选作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这些文章思想性强,语言规范,读起来琅琅上口,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典范。教师要充分...  相似文献   

10.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军 《上海教育》2003,(7B):50-50
“教”教材.考虑的出发点是传授,是强调如何把书本知识传递给学生.是以知识为本位的:用教材“教”。立足点放在学习对象身上,注重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同步相谐,注重知识传授中的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11.
王前 《今日教育》2005,(6):34-35
所谓“小题大作”,是指故意把小事渲染得很大或当作大事来处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并不提倡小题大作,能用简单手段解决或没有必要深入钻研的问题,就不必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否则教学效果会适得其反,但在政治学科的教学中,有些问题,有些环节确实需要“小题大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上到教育部官员,下到乡村中小学教师,都在研究探讨其规律。在第六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评选观摩会上,参赛教师在相关理论的支持下,精心设计了若干篇教案,展示了若干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例。绝大多数的教案和研究课都能够在贯彻执行新课标的蓟提下做到精选内容、精制课件、精择切入点,把信息技术和各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地优化中小学课堂教学,努力构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新课堂。  相似文献   

13.
“坐教”小议●袁志华时下,笔者在一些学校常见到有些教师“坐教”,因而颇有些话要说。何谓“坐教”呢?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讲台上坐着进行教学。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解答疑难的过程。整个过程有讲解、有提问、有板书等,由许多教学环节所组成,而且还...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提倡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倡导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合作者与组织者。具体落实在课堂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在课堂内的表现,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发挥教学机智,灵活地处理课堂内的学情,引导学生的思维发展。下面以一个课例,谈谈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动”,引导自己教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与教师的相处时,时常可以听到教师这样的感叹:“现在学生是越来越难教了,怎么教也教不好……”听后颇有同感,但反过来想一想,却又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学生为什么难教?学生为什么教不好?”思考再三,原因就是,学生单靠“教”是教不好的。  相似文献   

16.
在往年教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的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时,班里常常有几个学生对于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掌握的比较模糊,做题时常出现“5米=(50)厘米,跳绳长2(厘米),铅笔长12(米)”之类的错误。多次纠正效果不明显,类似的错误经常在几个学生身上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17.
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是有差异的,这一点不能否认。但造成学生学业成绩差异的重要原因,除了先天的遗传外,还有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行为,促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这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也是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更是为学生未来着想,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要学生学好数学,教师就要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即打造吸引学生的数学课堂。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具体做法及体会。  相似文献   

19.
张登傲 《教育文汇》2013,(14):40-4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一直注意采取多种有效的方式,引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20.
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在一次重要讲话中说:“刻苦精神更多地是存在于愉快的学习之中,而不是存在于‘苦学’之中”,“我不认为‘愉快教育’就是老师设计课堂教案时讲几个笑话,或者唱两个职,逗逗乐子。不认为是这么一种肤浅,表面的东西。我认为这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的变革,是新的教育模式的探索。’们]柳斌同志将“愉快教育”提到“是一场深刻的教育思想的变革”这个高度,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沉思的。作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如何对待这场变革,如何真正落实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如何培养跨世纪的人才,这是回避不了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