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本文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长桩和大承载力锚杆静压桩在高层建筑病害工程桩加固中的应用,说明锚杆静压桩技术不仅仅只是用在一般多层建筑物、中小型构筑物、厂房的地基处理或基础托换工程,而且可以用在高层建筑桩基础加固、托换、纠偏工程中,扩大锚杆静压桩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其使用价值,可在同类工程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静压预制桩是处理软弱地基的有效方法之一,本工程采用静压预制桩的实例,通过计算和分析,来提出有效控制本桩基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为以后本地区或类似地质条件下的地基加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着铁路线上的大桥沉井基础偏位稳定性展开研究,从沉井基础偏位原理、纠偏工艺,结合冲水掏土纠偏结合锚杆静压桩托挟加固法阐述压浆技术在桥梁沉井基础加固中的应用,以期指导该桥纠偏加固方案.  相似文献   

4.
某住宅楼在主体施工期间发生不均匀沉降,根据工程地质和现场施工条件,采用锚杆静压桩方法对地基持力层进行加固,消除了地基隐患,提高了地基土承载力,达到了目的。  相似文献   

5.
锚杆静压桩施工中,在桩体压到位后,如在封桩前不施加荷载,桩体将产生回弹,在上部荷载施加后势必会带来桩体的再压缩,影响加固效果,本文对与此有关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回弹量的预估计算方法及施工中回弹的防止措施。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静压预制桩的沉桩机理 ,通过现场试验 ,分析了压桩力与桩入土深度、桩入土后滞留时间及极限承载力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强调施工时的终压力与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之间的区别 ,并提出场地静压预制桩的终压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
通过介绍锚杆静压桩的施工原理、《规范》要求和施工实例,阐述了锚杆静压桩的作用、工作原理、施工方法和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打入式预制桩的事故原因的分析,得出桩尖未达到持力层即桩吊脚是造成单桩承载力大部分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主要原因。经过分析比较,建议采用静压沉桩方法对工程桩进行复压处理,静载试验检测结果表明,所有复压桩均达到设计承载力。实践证明,静压沉桩处理此类打入式预制桩的吊脚问题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某小区静压高强管桩施工后的桩基低应变反射波波形分析和静载试验结果,结合场地地质情况和工程桩的布桩密度,分析了浮桩产生的原因.采用加大压桩力的复压处理方法对已施工的工程桩进行复压,并重新进行低应变动测和静载荷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复压可以解决静压高强管桩浮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某砖混住宅楼桩基工程施工中的漏桩事故,在综合对比了补桩、加大基础底面积、树根桩等方案后,决定采用锚杆静压桩进行桩基托换处理,并对锚杆静压桩进行了设计计算,提出了施工和沉降观测要点。工程实践表明,此方法成本低,可靠度高,且基本不影响工期,已竣工两年,处理部位未发现异常,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汉语中多用动态的表达方式,而日语则惯用静态表达。本文从自动词表达、被动表达、名词句表达和习惯用语中的静态表达四个方面,通过与汉语对比来说明日语的静态表达特征,意图从语言载体的表征揭示其深层次的语言心理,发掘日语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为配合因考虑地基辐射阻尼作用和大坝坝体横缝非线性应分析方法和动接触力计算模型,该文建立了对非线性结构反映静动荷载耦合作用的静动组合计算方法,使得动接触力模型能够用于静力问题的计算,同时使得静力计算和采用波动模拟方法的动力计算能够统一、连续进行。  相似文献   

13.
复式教学“同动同静”新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复式教学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客观存在的、相对于单式教学而言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我国基础教育布局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传统复式教学采用的"动静搭配"模式有其特有的优势,同时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针对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实施复式教学的"同动同静"新模式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静电刍议     
静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一方面静电现象可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静电现象也会在极为广泛的范围内给人类带来各种各样的危害.因此,认识静电的产生、危害,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以及防护,化弊为利对于人们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澄清了静电磁学中关于超距作用的某些观点,确认在静电磁相互作用场合不必引入场。指出牛顿第三定律的通常公式表示有不足之处,该定律与超距作用也有差别,提出了"刚体的相互作用定律",并据此分析了两电偶极子和两通电线圈情形时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只能测量部分静态性能的QCS03液压实验台进行改造,在适当部位安装传感器,对被测信号通过传感器采样并由计算机处理,使原先仅能做静态性能实验的实验台具备了做动态性能实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In a 2 × 2 design, we examined the role of visual cognitive style in two multimedia-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text plus static pictures/animation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teraction was obtained for deeper comprehension: Highly developed visualizers (HDV) who learned with static pictures performed better than HDV who learned with animations, and less developed visualizers (LDV) performed the same with static pictures or animations.For factual knowledge, there was a main effect in favor of HDV. Subsequent tests revealed that HDV outperformed LDV only when learning from static pictures, but not when studying animations. There were no overall differences between animations and static pictures. The assumption is made that HDV benefit from their cognitive style when they have to construct a mental animation from static pictures.Concluding, we did not find any rationale for converting static pictures to animations — HDV learned better with static pictures, while for LDV, it made no difference.  相似文献   

18.
从原则上看,盗窃的一般实行行为都有动态的外部表征,通过秘密地破坏占有建立新的占有而窃取财物。然,作为例外的静态盗窃,因其行为的静止,使得对其占有认定与行为着手上与传统理论存在差异。对传统盗窃相关理论进行取舍与修正,能解开“静态盗窃”中占有、着手、既遂判断的神秘面纱,从理论与实务层面对其做出解释、提出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9.
黄瑾 《毕节学院学报》2012,30(6):27-31,65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撮泰吉由于其文化生态背景的变化处于濒危状态。我们应借鉴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做法,结合撮泰吉传承的特殊情况,采取动态和静态保护模式,才能有效地对撮泰吉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讨论语篇照应中的本质以及它在语篇衔接中的解释作用,指出语篇照应、静态分析存在的问题,并从动态角度探索语篇照应,从而希望发现解决静态分析不足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