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将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应用于急倾斜煤层取得了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急倾斜煤层的开采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改变了相对落后的面貌.这里对急倾斜煤层的特点、开采方法及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淮南潘一矿13-1煤层底区资源条件的分析,结合底区综采成功开采实践,对该矿区13-1煤层底区综采地质及技术条件进行了总体评价。对底区综采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张集矿1212(3)综放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得出综采放顶煤开采的采场矿压显现特征,综合评价其支架的适应性与工作状态,为类似条件下的综采放顶煤及现场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第一高度:放顶煤技术震惊华东 1992年7月1日,兴隆庄煤矿矿党委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气氛紧张,集团公司的主要领导和矿党政全体领导,正襟危坐,神色严肃.作为华东第一家综采放顶煤工艺,在兴隆庄矿综采二队进入工业实验阶段.该实验是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和兖州矿务局二次创业高潮的突破口,关系到全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煤炭工业的发展,"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综采二队主管队长的人选问题成了会议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在山东省能源淄矿集团葛亭煤矿年度科技大会上,10万元的"头彩"特等奖成为最引人注目的焦点。葛亭煤矿技术科、综采队等课题组代表的科研项目《大倾角厚煤层俯伪斜综采放顶煤安全开采技术》获得本次科技大会的特等奖。此次大会共奖励科技功臣60万元。  相似文献   

6.
斜沟矿23113工作面通过合理选择回采设备、优化回采工艺参数、采取适当的提高回采率以及防治煤尘爆炸、煤层自燃的措施,解决了煤质硬、顶煤厚、不易破碎、工作面煤尘大、采空区残煤自燃等中硬自燃特厚浅埋煤层放顶煤开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将放顶煤开采工艺成功应用在中硬自燃特厚浅埋煤层的开采中,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王挺 《华章》2012,(34)
世界厚煤层储量约占世界煤炭总储量的三分之一,随着综采设备的发展,放顶煤技术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综采放顶煤技术已在我国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放顶煤综采技术逐步取得成功并加以推广.本文采用力学理论分析综放面顺槽围岩锚固机理,对综放工作面顺槽锚杆支护进行优化分析,最终确定现场应用的锚杆支护参数.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开滦赵各庄矿3437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特征的分析,提出了深部开采大倾角综放工作面瓦斯治理的措施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孙村煤矿目前主要开采水平为-1100m。随着向深部开采,地温升高,深部煤层自燃发火期缩短,且顶板岩性发生变化,3#与4#煤层间距变小,开采四层煤后,相当于放顶煤开采,三层煤呈破碎状态堆积形成浮煤,引起煤层自燃发火。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通过采用建立完善监测系统、注氮、注浆、注胶、合理控制风量、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等综合防治措施,保证了工作面安全开采,提高了矿井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综采放顶煤技术的发展和放顶煤工作面急增,随之而来的是高浓度粉尘对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煤矿安全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当前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除沿用普通综采工作面采取的综合防尘措施外,还要采用一些综合的防尘措施。  相似文献   

11.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将继续教育纳入区域、行业总体发展规划。行业主管部门或协会负责制定行业继续教育规划和组织实施办法"的要求,从煤炭行业继续教育顶层设计规划入手,高校和煤炭企业共同搭建煤炭行业继续教育运行、服务平台,采取"会员制"管理模式,为"会员"企业提供全员、开放和学习者个人免费学习的教育服务。通过对煤炭行业紧缺人才的培养,打破制约煤炭工业发展的"瓶颈",从而推动煤炭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淮南矿区瓦斯治理的分析,阐述了汇集瓦斯抽放巷在矿井瓦斯综合治理和“煤与气共采”两方面中的重要意义,讨论了汇集瓦斯抽放巷的优势和具体应用、在抽放巷内进行钻场和钻孔综合施工的技术要求以及在选用汇集瓦斯抽放巷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晏子春秋》中"酣""酲"二字字义的分析,以及对后世不同时期文献中这两个字的字义的分析,并结合《说文解字注》《王力古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的查阅,更加直观具体的理解"酣""酲"二字字义的发展变化情况和一字多义现象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构筑一流的共享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内著名高校利用“211”、“985”工程专项资金重点建设学校基础研究共享平台,从而迅速提高学校基础研究综合实力的事实,说明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该校共享平台有高水平的技术队伍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有学校的支持,必将构筑出国内一流的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5.
"形"与"神"是中国人物画历来所探讨的话题,"形神具备"是中国人物画的一个审美标准,"以形写神"则是中国人物画的特点和绘画思维的基础。后人又把"形"与"神"的认识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我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也应该结合实际,来理解"形"与"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各地方言的大量例证,足以雄辩地证明,读音为huo或he的“和”、“活”、“火”、“豁”、“霍”、“合”等语素的词汇义在部分词语里已经完全虚化;在A+huo(he)和V+huo(he)式言语结构中,huo或he只有语法意义,具有明显的后缀性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实教育中师生冲突事件的频发,学校教育中遗忘人、歧视人、压抑人、摧残人等非人道现象,本文从人的存在性角度出发,阐述教育和存在性的"人"的密切关系;探讨"人"的存在性特征及其对教育的启示;勾勒"人"的存在性教学图景,试图在一个教育理念分崩离析、人的理念彻底碎片化的时代里回归教育之本真。  相似文献   

18.
对于"赋"比"兴"的理解,自古就有不同.了解古人不同的看法,对于我们正确把握这些表现手法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作为“革”后学现代性话语的历史起源之一,“伤痕”、“反思”小说中的“反封建”话语,在对20世纪初的启蒙主义话语进行历史性继承的基础上,具有了新的特点:一方面,其所批判的“封建伦理”和“国民劣根性”,往往具有现代性的制度依托与伦理支持;另一方面,却又往往将“革”时期的“血统论”、“个人迷信”、“官僚主义”和“社会特权”等一些现代性症候,“误指”为“封建性遗存”进行错位性的批判,这便造成了它的历史讲述与现实书写,既有对真正属于封建性问题的自觉批判,却又遮蔽了复杂的现代性问题,限制了其历史反思的深度。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年代的科玄论战在本质上是一场面向民众(尤其是青年)的关于人生现的社会问题之争,其动机是对民众精神家园的争夺。同时它又是一场科学与玄学(传统)哲后所蕴含着的精神话语对意识形态或道德童建话语与权力的争夺,也就是对政治话语权力的争夺。作为自然科学家的丁江却与非自然科学学对科学的“理解”一致(即都强调料学的“精神与方法”),无疑是对此最好的诠释,而丁江在论战中的出色表现也正折射出科学与传统的双重光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