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等计算机教育是我国计算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高等计算机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几个方面作了剖析和应对探讨。  相似文献   

2.
ACM/IEEE-CS 2001与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CM/IEEE-CS最新发布的旨在引导新世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育的Computing Curricula‘2001(简称:CC2001),概括介绍了新世纪计算机学科的知识领域;分析了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校计算机重点专业的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中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后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部作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规划,从2001年开始,中小学将逐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后,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如何改革?大学生的第一门计算机课如何开?本文在分析了我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组织中起着重大决定作用的“三个层次”课程体系仍然适用,指出第一层次的“计算机文化基础”必须作重大调整和改革,才能适应新的形势,并设计了该门课程的改革方案。  相似文献   

4.
从1995年开始,美国夏威夷教育部在K-12教育中的“计算机教育”领域下开设了“教育技术(Educational Technology)”课,并从2001年7月颁布的新版课程方案中(2002-2004版本)将“教育技术”单列出来。夏威夷州信息技术教育的实施,除了独立开设“教育技术”课外。还强调在各科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及其它信息技术。共同达成教育技术领域的内容标准。本文将主要介绍夏威夷州的信息技术教育目标、K-12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及标准、教师教育技术标准及培训。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2003,(7):16-20
“九五”期间,嘉定区在中小学普及开展计算机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本特征和教育信息化技术正大踏步地走进教育领域中,使原有的教育设备、设施已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我区从2001、2002年通过财政拨款购买了较多数量的  相似文献   

6.
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教育业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学当中的一门特殊的学科教育,特别是在一些条件优越的学校里,都不同程度地开设了信息技术这一课程。但是,有很多人会把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搞混淆,其实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有着根本的区别,其区别就在于如何看待计算机: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学》2003,(8):16-20
“九五”期间,嘉定区在中小学普及开展计算机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随着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本特征和教育信息化技术正大踏步地走进教育领域中,使原有的教育设备、设施已不能适应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我区从2001、2002年通过财政拨款购买了较多数量的计算机设备,使全区中小学计算机达到了小学15:1、初中10:1、高中8:1的生机比。特别是到2002年底,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现状 从1984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到1992年7月教育部颁发《关于加强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的几点意见》;从1994年10月,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计算机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稿)》到2000年10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颁发《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  相似文献   

9.
一、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严格地讲 ,计算机教育不完全等同于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涵盖的范围比计算机教育要大。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信息技术教育。我国的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始于八十年代初期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 ,已经具有了相当规模。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具体表现在 :1.与国际上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国家相比 ,差距较大尽管我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发展迅速 ,并为今后进一步开展信息化教育奠定了基础 ,但与国际上信息技术教育先进国家相比 ,差距还非常大。总体来说 ,规模比较小 ,各地发展不平衡 ,步子较慢 ,水平也比较低…  相似文献   

10.
美国应用性教育课程发展走向及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性教育课程在我国教育类课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目前我国教师教育类课程中亟待充实和完善的部分。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美国应用性教育课程发展动向,并对我国应用性教育课程的结构性变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