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的康熙皇帝中央电视台放映了电视剧《康熙大帝·玄烨夺宫》,你想知道康熙皇帝的功过吗?请看──清圣祖(1654~1722)即爱新觉罗·玄烨。世祖第三子。清代皇帝。1661~1722年在位。八岁即位,年号康熙。初由贵族鳌拜等专擅朝政,继续推行圈地,广...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204页第八行中提到“1669年,康熙帝(1661~1722年在位)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耕种的人所有(即实行‘更名田’)。”如果到《现代汉语词典》后面的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去查,可以清楚地查到康熙帝在位时间(1662~1722)。“康熙”即位在何年?$江苏大丰市新丰中学@方道林  相似文献   

3.
时间跑得真快啊!2004年的春节眨眼就来了。我们又都大了一岁。记得小时候,每到冬天,我就特别地盼望过年,因为对我来说过年意味着有新衣服,有好吃的,还有压岁钱。过年让我神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过年的期盼慢慢地淡了,淡了,甚至有点害怕过年。现在每当年关逼近,我就不禁要想:这一年再也抓不住了,可我做了些什么?过年让我感伤。真的是小时盼过年,大了怕过年。对于春节,同学们的心情一定和我少时一样了,是吗?当然还有更多的不同:物质生活上不像我那个时代贫乏,而精神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代,我们得感谢背后强盛的…  相似文献   

4.
<正>人的处世风格和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16岁到30岁之间。我写过一些不错的文字,也写了不少烂文章,无论状态起伏,无论风格转变,都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谁能在14年的青春里保持纹丝不动?十七八岁时,我居然说,活着的作家中,写文章论排名老子天下第二,现在想起来都脸红,更让我脸红的是当年我心中那个第一居然是李敖。我少年时装酷,追求语出惊人,这些话现在看来,很  相似文献   

5.
韩寒 《课外阅读》2012,(17):22-23
人的处事风格和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16岁到30岁之间。我写过一些不错的文字,也写了不少烂文章,无论状态起伏,无论风格转变,都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谁人能在十四年的青春里保持纹丝不动?我二十岁出头的时候主张抵制日货,是个民族主义者,2008年的时候开始反对抵制家乐福,我小时候主张打仗收复台湾,现在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这么说过。十七八岁时,我居然说,活着的作家中,写文章论排名老子天下第二,现在想起来都脸红,更让我脸红的是当年我心中那个第一居然是李敖。我少年时装酷,追求语出惊人,这些话现在看来,很多都惹人厌恶,甚至还惹我自己厌恶。  相似文献   

6.
蚊子和蟑螂     
一天,蟑螂碰见了蚊子,问道“:蚊子小弟,多日不见,你最近过得怎么样啊?”蚊子说“:我过得好得不得了!我们家主人是个不爱干净、不讲究卫生的家伙。我整天吸他的血,那味道可美了。我今天还打算叫上一帮兄弟到他家去吸血哪!老兄,你过得如何啊?”“我过得比你还要好!我现在住在一家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在想,我到底是不是老妈的女儿?但一直想不清楚。从十二岁到十五岁,应该是生物老师所说的“青春期”。那个二十多岁、年轻可爱的女老师用预言家的口气宣称,我们将会在这个时期变得敏感、心烦、爱发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她干脆说我们个个都将变成神经病得了。会有这种变化吗?我发现自己除了脸上迸出几点可爱的雀斑外,其它什么都没变。不过,前提得是老妈也没变。可是,老妈变了,现在她除了唠叨,还变得神秘兮兮,吃饭时老爱看着我,而且一动不动,那种眼神就像要把我整个儿吞掉似的。我就怕了,而且感觉特肉麻。我拒绝让她盯着我,她居然马上…  相似文献   

8.
看到小朋友们一个个对过“六一”激动得不得了,我突然想,到我们60岁时我们对“六一”还有这样的热情吗?我想至少我还是有的,虽然那时我也许是一个秃顶糟老头子了,但我还有好多的事想在这一天来做呢。首先,我要为我的孙子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让他兴奋兴奋。想来想去,我想还是把我现在写的一本日记送给他,说不定他们早不用纸写字了呢,这样的话他不光能了解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的一些生活,还能看看他爷爷小时候的写作有多厉害!其次,我想那个时候人类的寿命一定已经达到了平均100岁吧,那样的话我可要看看我老爸和老妈为我准备了什么,现在他们总能…  相似文献   

9.
黄宝弟 《中华家教》2014,(Z1):116-117
"宝贝,现在几点了?帮妈妈看一下。""好的,妈妈,现在是……"女儿站在闹钟前,深思了几秒立马告诉了我答案。"宝贝,快去看一下,是不是到该睡觉的时间了?""妈妈,快点,陪我上床讲故事,现在已经是……"女儿着急地回答着。最近,在我们家,这样的对话层出不穷,不胜枚举。回想着以前那个被我们冠名为时间"小文盲"的女儿,那个因为没有时间观念而带来一系列生活问题、学习问题的女儿,我就头  相似文献   

10.
人的处事风格和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尤其是16岁到30岁之间。我写过一些不错的文字,也写了不少烂文章,无论状态起伏,无论风格转变,都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谁人能在十四年的青春里保持纹丝不动?十七八岁时,我居然说,活着的作家中,写文章论排名老子天下第二,现在想起来都脸红,更让我脸红的是当年我心中那个第一居然是李敖。我少年时装酷,追求语出惊人,这些话现在看来,很多都惹人厌恶,甚至还惹我自己厌恶,把各种傻话挖出来,总会击中不同的人。谁没有年少过,你在宿舍里说过的那些蠢话,你在树林里幼稚的表白,现在拿出来可不都得笑死,没有人永远和过去的自己一致,除非你不再成长。  相似文献   

11.
同桌的你     
我这个人很内向,虽然现在读初三了,可朋友却没交到几个.同桌,感谢你,让我在八年级的生活中,过得充实、愉快. 还记得我们作为新生初来乍到的情景吗?那时训练完后,你不停地追问我,"你叫什么名字?你叫什么名字?"我当时并没有回答你.当然,那是有原因的:一是我看你长得那么高,与我相差了一大截,所以我认为我和你应该不是同道人;二是因为我很害羞.  相似文献   

12.
分离     
时间过得好快,快初三了……就快毕业了,惟一舍不得的就是你--朋友。这几天我经常问自己,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令人伤心的日子,人的本性之一不就是难舍难分、为友谊而付出吗? 而今天,友谊出现了一道裂痕,在太阳下隐隐作痛,让我难以忍受。我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之间话少了,是因为就要毕业了吗?我只知道为了那个一生部注定跟我的词而伤心落泪,那个有好大份量的词--"友谊",为了它我总是时常欢喜、时常悲伤。忧虑的眼神总是盯着那位与我心灵相通的小女孩,  相似文献   

13.
高三生活,我过得很踏实,现在回忆,都带着点骄傲和感动。那个时候我十八岁,孩子和成人两种身份在我身上复杂的交织着。  相似文献   

14.
小米有一双红舞鞋,我也有一双和她一模一样的鞋子。可是我舞不动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旋转飞扬,曼妙多姿。她的美丽娉婷在那一刻迅速将我击垮,那是现在的我所没有的。她的芭蕾舞跳得那么好看让我想起了白天鹅,曾经我也是的。本来我已经记不清白天鹅原来的样子了,但小米让一切重演,我仿佛看到了六年前的自己。我是白天鹅吗?你曾经对我说过,七七,你舞着的时候就像一只正欲展翅高飞的白色天鹅,那个时候的你真美,我要和白天鹅一起飞走。越棉,你是否记得这样一个时刻,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现在不是了,对  相似文献   

15.
走在时间前     
胡泽添 《辅导员》2010,(5):40-40
小时候的我总是天真地希望时间过得快点,好让我快点长大。转眼间,我已长成了一个10岁的大男孩了。可是,现在的我却总想把时间留住,这都缘于一件事。那一次,让我感触颇深。英语考试快要到了,同学们都在紧张地复习,如同临敌而战,大家都想在这次考试中考出一个好成绩。我坐在凳子上捧着英语书滥竽充数,正所谓:身在曹营心在汉。  相似文献   

16.
星期一早上,一位女同学很紧张地告诉我:“老师,我六百元钱不见了!”我朝她看了一眼,她立即补充说:“这是我爸爸给我买自行车的钱,我忘了拿出,带到学校来了,早自修的时候还在,可现在不见了。”我有点难受,钱带到学校丢失了。肯定是我的学生拿的。我们是寄宿制学校,钱不可能立即转移,只要稍稍施加一点压力,或者采取一点措施,问题就会明朗化。可是,都是大女孩了,钱的数量又这么多,如果让它明朗化,那个拿钱的孩子不是永远有一个难堪了吗?怎么办呢? 这批孩子从6岁进来,到现在都变成大姑娘了,我得仔细想想处理的办法,不能简单从事。我把女孩们  相似文献   

17.
我们是父子,是盟友,可你为何从我的世界里消失得无影无踪?爸爸妈妈,我同意你们离婚其实,我从来都不反对爸爸与她离婚。那个她,当然是指我的亲生母亲。但很遗憾,我从来都不愿意叫她为妈妈,我对她只有深深的害怕。我的记忆里,她从来都没有抱过我,也没有亲过我,更没有帮我洗衣服做饭。小时候,我在奶奶身边长大。6岁时,我与奶奶一起回到爸爸与她所在的那个家里,从此就陷入了恐惧中。早上起床晚了——打骂;作业没做好——打骂;带雨伞到学校忘了带回家——  相似文献   

18.
爸爸曾对我说过,妈妈难产生 下我之后就去世了,今天是我16岁 生日。 “爸爸,你说妈妈现在过得好 吗?”我望着桌上的生日蛋糕问爸 爸。 “你妈妈过得很好,她一直在你  相似文献   

19.
心酸     
我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在家是个独生女,过着小公主的生活,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心酸,但有一件事让我真正体会到心酸的滋味。那是一个星期五的下午,第一节上课铃响过,数学老师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为我们上课。时间过得真快,半节课后,老师为我们布置过作业,我们便写了起来。一会儿,老师显出几欲开口,又欲言  相似文献   

20.
我们第一次感到像是到了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第一次感到无拘无束、自由独立时,是我们手里拿着五分硬币,闲逛到车站,然后等贝克斯利公交车的时候。现在想想,我都忍不住咧嘴而笑。那时候,贝克斯利公交车其实哪也没去。它从来没有离开过那个小镇。它只是连续地、懒懒地沿着那个不规则的环形路线走,围着我们的小镇开。那也正是为什么父母们在我们七八岁时,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