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课程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命题——“怎样的知识最有价值”。仿此,我们提出小语教学“怎样的‘综合’才有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以下简称“小语教”)既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综合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方法论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学习中它的优势是:第一,有较多的实践机会;第二,与各门学科关系密切。系统论认为:系统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的功能之和。我们在学习“小语教”时,若能注意联系相关学科,定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这就要做到:纵横着手,网络构建。先说纵横着手。“纵”的方面以“小语教”课本为“导标”,去熟悉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特点,并精读、研究部分教材,使“小语教”课的一些重要原理  相似文献   

3.
小语阅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大量的阅读实践而形成阅读能力的活动。它包含“教”与“学”两个主要因素,缺一不成。因此,小语阅读课堂教学评价既要评价其教学目标的确定情况,又要通过听课评价教师怎样实施教学目标的“教”;既要评价学生怎样主动积极地“学”,又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与“学”两方面的评价标准是:1.教师的“教”,要求做到讲要精要,导要有方,  相似文献   

4.
“文道统一”是传统的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经验,至今仍有指导意义。《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发挥教学、科研的德育功能”。语文学科在对学生实施德育中有其独特的优越性,而渗透的方法则是小语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原则。为此,我们特刊载一组小语教学渗透德育的经验文章,希望对广大小语教师有所帮助和启发。  相似文献   

5.
虽说学科教学论的前身是学科教学法,但是学科教学论与学科教学法又有区别。以往的学科教学法,从总体上来说,是以研究某一学科的教学方法为其主要任务,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只局限于“教什么”和“怎样教”,从而忽视了学生“怎样学”的一些问题。学科教学论  相似文献   

6.
小语二、四、六、八册三、四单元教学谈唐山市教委初教处王锦萍在语言环境中识字——义教小语二册三、四单元教学谈问:第三、四单元内容主要是讲读课文,也是本册教材的讲读教学的开始,应当怎样确定教学重点呢?答:新编教材打破了以往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的框框,在...  相似文献   

7.
在小语教学中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学生,从小培养学生无产阶级世界观和共产主义理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人所共知的一条原则。但是怎样才能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工作做好,并不是每一个小语教师都很清楚的事。问题在哪儿? 应该怎样做才好? 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的“生动活泼”“很不够”,既指明了问题的所在,又教育我们要在“生动活泼”上下功夫。那么,我们怎样在“生动  相似文献   

8.
关于“教学是什么”的“教学本质”追问是一种简单化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制约着教学论学科研究的空间。既有教学论研究框架的形成有三个来源,一是被机械化的马克主义哲学,二是既有教育学的学科研究框架,三是心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简单移植。这三个来源使教学论学科发展具有先天性的不足。关于“怎样”的教学论研究将带来教学论学科的“向上”和“向下”的两个路径的转向。其向上发展的路径是思考教学“应当怎样”的教学伦理研究,其向下发展的路径形成描述或解释取向的实践教学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随着 2 0 0 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课标》)的出台 ,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在新的世纪 ,小语教学中怎样备课才能达到《课标》提出的教育教学目标 ?很显然 ,我们使用原有的备课思路和备课方法已无从适应《课标》的要求 ,所以我们提出了小语教学中“研究型备课”的一些思考。小语教学中“研究型备课”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全面调查和了解 ,这种调查和了解必须是整体和综合的 ,要了解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全面考察本班学生的学习素养。这种学习素养的调…  相似文献   

10.
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实践是创新的场所 ;实践是检验创新的标准。那么 ,“实践”和“综合能力”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实践力有三个明显特征 :即客观性、社会性和综合性。若从实践力的构成看 ,它是人们整个知识系统和经验系统在问题面前的聚焦 ,在这个意义上说 ,实践力是综合能力。这种含义 ,在教学实践中也一再得到证实。可以这样说 ,任何实践性课题 ,都不可能单凭任何一个学科“包打天下”。若从综合能力培养的视角审视以往的教学 ,则有两个明显的缺欠 :一是教学脱离社会实践 ,学生完全…  相似文献   

11.
宋代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在小语教学中不仅善于教学生“有疑”,而且善于教学生“无疑”,还善于教学生疑中出新,从而达到“长进”的目的。她是怎样艺术处理质疑这一教学环节的呢?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学会倾听。”这是小语课教学的重要使命——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素养。在小语课教学中,教师要做到“表达前,强调倾听什么”,“表达时,提醒怎样倾听”,“表达后,评价倾听效果”,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表达与倾听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理解?”“理解是什么?”“怎样理解?”这三个问题几乎囊括了“理解”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站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角度 ,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理解上述三个问题 ,是把握小语阅读教学理解语言训练的基础、前提。当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理解语言的训练占用了很多的时间 ,但从总体上看 ,效率不高 ,存在许多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对上述问题的理解不够。看来要真正提高理解语言的效率 ,很有必要对上述三个问题做一再认识。一“什么是理解?”思维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 :人们对某一事物的理解实际上是依靠人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与此事物具有…  相似文献   

1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有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样教”。从哲学的层面进行思考,可以得出以下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具有认知价值、导向价值和动力价值;主要向大学生传授应有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使之转化为大学生的观念、素质和能力;灵境教学法运用于课程教学,可以使大学生身临其境,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是我省一位特级教师。他在农村学校任教,对农村教学情况十分熟悉。出自一名党员教师的责任感,他近年来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整理成篇,想为小语教学改革做些工作。该文尖锐地提出了农村小语教学存在的严重问题,中肯地指出“应试教育”作祟是症结的所在。小语教学如何深入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怎样搞好读、写训练,怎样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教师的教学素质如何提高等,文章都有所涉及,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6.
王国芳 《江苏教育》2023,(24):27-28
思政课的大概念教学应强化目标意识,服务于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在“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上发挥思政课独特的育人价值;思政课的大概念教学应强化创新意识,服务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在“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善用“大思政课”;思政课的大概念教学应强化使命意识,服务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培养,在“为谁培养人”的问题上,展现大智慧,追求大作为。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近几年在“语文课要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这一观点的理论研讨与实践探索方面已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可以说,小语界基本解决了语言文字训练的认识问题。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是实际操作问题,即,亟待解决“训练什么”和“怎样训练”的...  相似文献   

18.
难点是作文     
小语教学的难点是作文,怎样使学生作文有较高的立意?怎样教会学生选材?怎样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我想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选材1.求渺小,求平淡教小学生作文,要抓住一个“小”字,即教学生写小块的文章,也就是题材小,篇幅短的文章。这是由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幼稚的发展初期,知识阅历肤  相似文献   

19.
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各科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也成为全国性教研的热门课题。小学语文“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的这一学科性质,决定了小语教学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小学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因此,小语教学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充分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是摆在我们广大小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下面笔者就这一方面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的认识。一、转变观念,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是小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素质教育尽管提了十几年,许多学校  相似文献   

20.
“3 X”下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作为考试改革的试验,在考试前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对构成考试形式主要特征的“综合”问题,大家特别关心的是两大问题:一是怎样综合,二是综合形式下考什么。这两个问题关心的实际意思是,对传统分科教学条件下的政治、历史、地理三门文科学科考查被整合在一份试卷上时,这一考查形式将对试题形式和内容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给人们的悬念提供了最终的答案。分析试卷呈现出的特点,认识综合,这有助于我们改进教学工作,推动学科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