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言是交际工具,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及写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则重视不够。李岚清副总理在外语教学座谈会上讲话指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对外交往迅速扩大,对外语和外语人才的需要更加突出。我国目前的外语教学存在着“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外语学习,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  相似文献   

2.
过去的外语教学,主要教学方法往往是翻译加语法分析,比较重视语言的理论和书面形式,重理论(语法),轻实践,特别轻视读和听的能力。近代的语言学家发现,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使学生掌握语言形式,但忽略了语言形式的功能;而获得语言知识并不意味着学会语言的运用能力,这一弱点在说、写、译等方面突出地表现出来:学生听不懂讲不出,患了“聋哑症”。甚至于过去用这方法学了十年左右外语的人,基础仍薄弱;要求用外语会话时还有困难,外语教学怎样才能符合客观思维规律,而有较好的效果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外语教学应以学生的实践为主  相似文献   

3.
李岚清副总理1996年6月28日在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指出:“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必须研究改进。我国在各阶段的教育(基础,高教)对外语教学一直是很重视的,开课很早,课题不少,从中学(有的从小学三年级)到大学二年级很多学生经过八年到十二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都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磨,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这说明我国的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语言学习的目的是为了相…  相似文献   

4.
1996年9月5日,《中国教育报》刊登了李岚清副总理在一次外语教育座谈会上所作的题为“改进外语教育方针,提高外语教育水平”的讲话摘要,李副总理不无痛惜地指出:“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很多学生经过八年或十二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  相似文献   

5.
宋晓蓉 《考试周刊》2011,(89):104-104
长期以来,我国外语教学侧重语法与词汇的掌握,而忽视了听说技能的训练,从而造成了许多不良后果,如学了多年竟听不懂、讲不出,词汇量始终难以突破,等等,严重阻碍了英语学习的进一步提高。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听说训练是语言学习的基础性环节,从听说着手也是语言学习规律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学生阶段的听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听与学、读、写等能力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听力不仅是其他三项技能的基础,而且听力的提高能促进其他三项语言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一、高考增加听力测试的意义高考听力测试是考查学生听和理解口头语言能力的测试。在高考外语中增加听力考查,是我国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目的在于解决部分考生“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的问题。随着我国进入WTO时代及与国际  相似文献   

7.
影响英语听力提高的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功能是交际,英语也不例外。在人类交际、交往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是听的能力。据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的统计,听、说、读、写语言交际活动在人类活动中所占实际的时间分别为:听45%,说30%,读16%,写9%。尽管这样,许多学生没有认识到听力的重要性。不重视听力训练,致使他们的听力水平很差,不但不能应付听力测试,而且由于听不懂,根本无法与外宾交流。目前大部分高职生已学习了六年英语,仍有许多人处于既听不懂又说不出的“聋哑”状态。是哪些因素直接导致学生英语听力进步如此缓慢呢?又有哪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外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存在费时较多收效甚低的问题。从中学到大学,很多学生经过6年至12年的外语学习,不仅不能熟练阅读外文原版书籍,而且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交流。至今在大学校园里还有不少学生英语过了四、六级却依然有口不能开,有耳不能听,成了典型的“聋子英语”、“哑吧英语”。 “哑吧英语”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障碍和缺乏语言实际应用的环境。他们想说又不敢说,不会说,不知从何说起。如果在英语教学中应用激励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什么是激励教育?激励教育就是由教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的教育行为”。它可以使学生把教育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自觉行动,让学生由潜在的发展主体转化成现实的发展主体。换句话说,激励教育的过程,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实现学生潜  相似文献   

9.
李岚清副总理在外语教学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亟需研究改进。很多学生经过八年或十二年的外语学习,却不能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昕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这说明我国的外语教学效果不理想,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扩大交往的需要。外语教学中的教材问题、教师问题、语言环境问题等都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可能还是教学方法问题。九年义务教育英语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当代的英语教与学存在很多问题,就目前状况而言,其中最为致命、最为尴尬的问题莫过于“聋哑英语”。所谓“聋哑英语”是经过小学到高中十年至十二年的英语学习,甚至经过大学阶段的学习,很多英语学习者仍然不能流利地用英语对话。听不懂,讲不出。在听英语新闻、录音或与别人用英语进行交流中,  相似文献   

11.
回顾我国外语教学的历史,不同的时期都曾受到过西方各种教学法的影响,尤其是听说法、视听法以及与之配套的教材,曾在中国风靡一时。然而,我国的外语教学水平却一直未如人意,特别是成人的外语听力教学更是一大难题。亚力山大(L.G.Alexander)说;“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90%。”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交际,交际的前提是首先要听懂。但在外语教学中,你也许会发现有些人会读外语(或多或少地带有语病),却听不懂别人讲外语。我曾碰到过一位来教院进修的中学教师,当我第一次上完听力课,问她能用得多少,…  相似文献   

12.
人是一个“多媒体”系统,通过五官感知世界;语言也是一个“多媒体”系统。语言的意义要在“多媒体”环境下才能真正体现。例如,我们知道,单靠字典是难以透彻解释语言的意义的,要真正理解语言的真谛,往往要在真实环境下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全面地多维地去理解。传统的语言教学大多是以单媒体(单维)来传授,听力课练听,阅读课练看等等,“很多学生经过8年或12年的学习,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著,尤其听不懂,讲不出,无法与外国人交流。”(李岚清,1996)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让日语课堂充满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都知道,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交往和沟通,首要的就是靠语言文字。因此在信息时代的二十一世纪,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已被人们视作进入新世纪的重要通行证之一。然而在缺乏语言环境的国内外语教学中,往往被“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所困扰。很多学生在走出校门后还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这说明我国的外语教学效果还不理想。若想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课堂教学“活”起来,优化教学过程,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课堂教学还普遍存在着学生规规矩矩…  相似文献   

14.
人是一个“多媒体”系统 ,通过五官感知世界 ;语言也是一个“多媒体”系统 ,语言的意义要在“多媒体”环境下才能真正体现。例如 ,我们知道 ,单靠字典是难以透彻解释语言的意义的 ,要真正理解语言的真谛 ,往往要在真实环境下通过听觉、视觉、触觉等全面地多维地去理解。传统的语言教学大多是以单媒体 (单维 )来传授 ,听力课练听 ,阅读课练看等等 ,“很多学生经过 8年或 12年的学习 ,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著 ,尤其听不懂 ,讲不出 ,无法与外国人交流。”(李岚清 ,1996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失败的教学。现在 ,新英语教材使英语交际化 ,要求教…  相似文献   

15.
对英语教学费时低效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教学的费时低效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的英语教学进行了这么多年,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是会看不会说,会写不会听的,典型的“高分低能”的“哑巴”英语人才。他们听不懂,讲不出,也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在此,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6.
明确教学目标加大改革力度──我院改革外语教学的尝试刘晓胜,刘明珠根据外语教学大纲要求,打好语言基础、扩大语言知识、培养语言能力是大学外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具体地讲,要通过两年的学习,要使大学本科学生能够达到比较熟练地听、说、读、写。为此而设立的外语四、...  相似文献   

17.
听、说、读、写是英语学习的四种方法,其中尤以听、说最为重要。这是因为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与人沟通交流,如果听不懂或者说不出英语,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就会降低。为此,本文专门研究听、说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以及听说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希望能够为初中英语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学习英语的四项基本技能,它们互相促进、互相依赖。而听、说是最基础、最重要的阶段,可以说是学习英语的第一阶段。但长期以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上只注意培养学生的做题技巧和应试能力,忽视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特别是忽视了听、说能力的提高。多数学生经过几年在校学习,虽然能看懂并且能翻译一些略为复杂的句子,但对十分简单的句子却听不懂、讲不出,更谈不上与外国人直接交流。怎样提高听、说的能力呢?下面就谈点自己粗浅的看法。 1.语音、语调是听说的基础 要想提高听、说能力,音素、语音、语调是我们要攻破的第一关。英语发音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它的极为鲜明的节奏。一切语言都有它的节奏,英语的节奏表现在它的轻重音节。因此,学会音素之后,就要学会准确地读英语的  相似文献   

19.
魏晋 《教学与管理》2009,(10):124-126
“听”是人们交际活动的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语言学家弗里斯曾经说过:“学生学会说英语的前提首先是听。”美国外语教学法专家里费斯和坦珀利的统计表明,听在交际活动中所占的比例高达45%。亚历山大也指出:“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90%。能听懂你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觉得不自在。”然而,在英语学习中,听力的掌握却是一个不易攻破的难点,虽然国内外有不少专家学者对此进行研究,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教师。  相似文献   

20.
社会需要是英语教学改革的最大动力。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对外交往的扩大,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日益感到听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李岚清副总理曾针对我国外语教学工作指出:“……大多数学生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这说明我国的外语教学不理想,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往的需要……”。为此,教育部从实际出发,重新编写了中学英语教材。新教材着重于“四会能力”的提高,尤其注重于英语听说方面的训练,突破了以往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实用性和现实性,对培养现代外语人才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它的功能简单地说就是指言语行为。它是在交往的实际运用中体现的。如果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