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音乐艺术教育对于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启迪智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个性特长,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进步,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等方面具有着其它学课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高中音乐教学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要大胆改革探索不断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探索,是音乐教师必须要直面的重要课题。创新教学情境、优化审美体验、实现多学科融合,能够提升学生学习思维,拓展学生音乐认知维度,打造高效音乐课堂。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感知性很强的学科,更是一门艺术,因而音乐课堂教学不容忽视。探索确定优化的课堂教学结构和方法,对于搞好目标教学极为重要。音乐课堂教学,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对教学模式做更新的定位,体现教师引导性,学生主体性、实践性、创造性、发现性、探索性。  相似文献   

4.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歌唱记忆是提高歌唱教学效率的主要途径.而对音乐的理解恰恰是音乐教学的难点,要解决这一难点必须处理好记忆与理解的关系.因此加强歌唱记忆能力的训练,完善学生原有音乐知识结构,使其不断丰富、发展.才能逐步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5.
音乐教学活动要想达到艺术的境界,就必须在其中融汇进美的创造和追求.现代音乐教学必须以审美为目的,才能激发兴趣,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6.
曹晖 《教师》2012,(28):51-51
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有如闭门造车,不会合教育本质之辙。音乐如果仅仅靠课堂上传授一些乐理知识以及教学唱歌曲,是无法让学生去喜欢音乐的。要让学生喜欢这门艺术,就必须从多方面着手。一、配置音乐教学设施音乐教学设备是完成音乐教学任务的保证,是确保音乐教学正常进行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国家教育  相似文献   

7.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许多美学家认为,音乐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它是人类表达感情的特殊方式。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体验与反映。音乐感知、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无不与隋感体验与反应过程交织在一起。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领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生爱好音乐奠定基础。小学音乐教学只有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振,用“情”字架起学生心灵与音乐问理解与沟通的桥梁,紧紧抓住情感这条“纽带”才能更好地实施音乐教育的总目标——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8.
中国音乐艺术教育改革已取得较大的进展,但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还很突出。音乐艺术素质教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综合性人文艺术素质教育培养为导向,转变教学观的同时大力引进综合型素质人才,同时改进音乐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9.
音乐课堂中,唱游教学指以音乐游戏为载体,运用欣赏、律动、歌表演、读谱认知等综合性艺术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使学生树立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教师可通过实践的方式,探索总结低年级音乐课堂中唱游教学的内容选择、方法运用、环节规划与音乐训练小品的创编,并针对性地进行个案研究,促进双基目标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10.
李丹 《亚太教育》2019,(12):78-78
低年级小学音乐教学是音乐教育的启蒙,而面对注意力易分散、活泼好动的小学生,音乐教师必须要不断创新与改善课堂导入方式,才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使其自觉调整学习状态。因此,低年级小学音乐教师便要认真分析小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音乐教学需求来优化课堂导入活动。本文将从以游戏导入、以情境导入、以生活导入三个角度,来分析低年级小学音乐课堂的导入方式。  相似文献   

11.
视唱练耳及其教学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要想感知音乐,理解音乐,真正听懂音乐,就必须具有“音乐的耳朵”。然而这“音乐的耳朵”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通过有意识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之后才能获得的。要想敲开音乐的大门,领略“音乐王国的奥秘”,感受音乐的魅力,掌握音乐的内在规律并能驾驭音乐,就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接受不同程度的听觉训练。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从音乐艺术的感性材料和形式两个方面来探讨音乐艺术的特性。主要运用音乐美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切入点来具体分析组成音乐艺术的各个元素,从客观上进一步分析音乐艺术的本质特性,探讨音乐艺术的内在规律。进而来更好地指导音乐的实践活动,促进音乐艺术在新时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傅秀华 《儿童音乐》2012,(11):42-44
音乐课堂教学是展示音乐教师教学艺术、教学魅力的舞台,也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主阵地。在新的"课程标准"下,音乐教师如何创造性地开展音乐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引导学生喜欢音乐艺术,以愉悦的心情探索音乐天地的奥秘,在音乐艺术的熏陶中感悟人生之美,在师生唱和的交融中完成音乐课堂的教学任务?笔者想根据新课程教育理念和平常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一、创设互动式音乐教学在我看来,传统的音乐教学往往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大都是机械性的老师范唱、学生跟学,不利于学生全面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新的"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为此,笔者在音乐教学中创设一些互  相似文献   

14.
陈燕 《新课程研究》2009,(7):109-110
音乐课是个完整的整体,它的结构组合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必须以培养学生能力和提高音乐素质为主线,优化“三阶段课堂结构”,即综合训练、新课、验收三阶段。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学中的重复,并非没有目的一成不变的机械重复,而是针对学生认知特点下的递进式的反复。〈br〉 一、音乐艺术反复性的本源追溯〈br〉 (1)本质特性需要有效反复。音乐主要依托人体感官从节奏、速度、力度以及声音等相关因素形成认知刺激,从而激发人体处于音乐欣赏状态。只有在反复作用下,人体才能对音乐表现出来旋律的铺陈、节奏的变化以及音色的起伏进行欣赏,也才能对音乐所表现的意境进行体验。  相似文献   

16.
蔡怀红 《教育艺术》2003,(10):60-60
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往往对学科特点这个本质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致使教学中出现许多事与愿违的状况。比如,音乐本来是最有感染力的艺术,结果为了各块的训练内容,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忘却情感体验,一味地进行技术操练,从而使音乐教学显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那么,如何改变音乐的这种教学现状呢?  相似文献   

17.
赵伟 《科幻画报》2022,(4):267-268
随着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音乐课程的重要性在不断提升。教师不仅要提高学生的音乐认知基础,而且要全面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新思维,以此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健全发展。律动作为音乐艺术中最基本的组成元素,在实际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功能,教师应深入了解当前学生的音乐喜好与学习特征,采用有效的手段进行课程改革与设计优化,从而充分发挥音乐律动的趣味性与音乐性,实现“乐”动课堂的构建目标。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人们感知音乐、欣赏音乐最直接、最常用的方式。在音乐教学中,加强“听”的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正确地感知和理解音乐,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从而增强音乐素养和才能。一、常规训练中培养学生听的注意力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是低年级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设计简短而不同的音乐旋律短句代替口头指令,如“请起立”、“请坐下”、“准备活动”、“放松练习”等,用以调节课堂节奏,有效引导学生开展音乐活动。要熟悉这些短小而旋律各异的“指令”,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只有集中注意力才会“不出岔”。…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造成了强大的冲击。尤其是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背景下.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已越来越被人们认知。要想提高小学音乐课的教学水平。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笔者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节奏作为音乐中的重要内容,是音乐教学的基础性内容。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强化对音乐节奏的重视,合理设置各种节奏训练方式与手段,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良好的音乐乐感,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对此,文章主要对初中音乐教学实践中节奏训练方式的分析,希望可以提升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