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多数人恐怕自己也弄不清楚.   沙特阿拉伯塔伊夫城有一个25岁的漂亮姑娘,不知什么原因“哑“了20年,经多方医治毫无效果.有一天,媒人领进一个大她25岁长得很丑的老头子来相亲,见面之后,姑娘的父亲私自做主,逼着姑娘嫁给他.姑娘急了,竟讲出20年来的第一句话:“我宁死也不嫁给他!“……  相似文献   

2.
人的潜力究竟有多大,多数人恐怕自己也弄不清楚. 沙特阿拉伯塔伊夫城有一个25岁的漂亮姑娘,不知什么原因"哑"了20年,经多方医治毫无效果.有一天,媒人领进一个大她25岁长得很丑的老头子来相亲,见面之后,姑娘的父亲私自做主,逼着姑娘嫁给他.姑娘急了,竟讲出20年来的第一句话:"我宁死也不嫁给他!"  相似文献   

3.
大山的儿子     
我的家在大山脚下,家乡一直流传着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个憨厚、朴实的青年,考上了林业学院。人们都认为山沟沟里飞走了“金凤凰”。可他毕业后毅然回到了这个穷山沟。人们都不理解,许多姑娘也认为他没有出息,不肯与他结婚。他却说:“我是大山的儿子,应该回到大山的怀抱!”从此,他号召人们植树造林,每天穿梭在树林里,把光秃秃的山坡变成了绿树成荫的山林。多年以后,终于有一个能干的姑娘嫁给了他,生下了一个山里娃……  相似文献   

4.
《语言美》报1990年4月25日第3版上,孙勇同志在《人能嫁给村子吗》一文中指出初中语文课本里《难老泉》(吴伯箫作)中有个病句:“传说在晋祠北边二十里地的金胜村,有一个姓柳的姑娘,嫁给了晋祠所在地的古唐村。”孙勇同志说:“把介词‘给’换成介词‘到’……,句子就通顺了。”我以为,改后,的确是通顺的。但是,如果不改,原文也是通顺的。为什么?因为“古唐村”可以做为“古唐村人”的“借代修辞”。这种用法,就如“读点鲁迅”一样。  相似文献   

5.
她嫁给他的时候,他已经50岁了。一个50岁的男人还不结婚是不正常的,她比他小20岁。30岁的她像花一样,虽然开败了,可还是美丽着。家乡的人都以为她傍上了大款,只有她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样的男人。  相似文献   

6.
碧水 《学习之友》2009,(9):53-53
那天的统计课讲的是“可能性”。教授说,当我们发现一个人或一件事有A或B的可能性时,几率比同时有A和B的可能性要大。然后他举了一个例子:“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试验,题目是,什么样的男子是最完美的?换句话说,你们最想嫁给什么样的男子?来看看在多少男子里可以发现一个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做个小学教师,也算是有脸有面的人,想嫁给教师的姑娘都得排队等待,找个漂亮的姑娘自然没问题。”我对《云南教育》刊载的《婚姻,教师心中的隐痛》一文里的这句话有着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这句话的真正实践者。为何这么讲,那就让我一一告知吧!她比我大一岁,个子不到一米  相似文献   

8.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贫苦的小伙子和一个纯情的富家姑娘偷偷相爱了,他们彼此非常投缘,也都特别珍惜这份真情。可是姑娘的父亲对小伙子怀有成见,总是极力设法分开他们,不准他们相见。痴情的小伙子忍受不了相思之苦的煎熬,只好通过书信来表达心意。可是好事多磨,姑娘的父亲总是事先“检阅”她的信件,稍有“风吹草动”就私自收起,不让女儿看。姑娘等了很多天,总是见不到小伙子的书信,就开始疑心小伙子变心了!这一点被聪明的小伙子猜到了,于是他花了整夜的时间写了下面这封“断情信”。信被姑娘的父亲看到了,他看过特别高兴,以为小伙子终于死心了,于是就把这封信给女儿看了。姑娘边看边哭,读完却破涕为笑。此后她拒绝父亲为她提的所有亲事,直到父亲答应她嫁给那个一直深爱自己的小伙子。 朋友,你能看出这封情书的绝妙之处吗?  相似文献   

9.
生命与季节     
年有季节,春夏秋冬;日有季节,黑白交替;生命也该有季节,那是生老病死.乔治·赫伯特说过:“一个人如果20岁不英俊,30岁不强壮,40岁不富有,50岁不睿智,那么他这辈子就别想英俊、强壮、富有和睿智了.”这是西方人眼中的生命的季节.  相似文献   

10.
拇指姑娘     
一朵郁金香花开放了,中间坐着一个十分可爱的小女孩。她只有拇指那么大,于是大家就叫她“拇指姑娘”。 一天,拇指姑娘正在自己的胡桃壳床里睡觉,一只癞蛤蟆把她带到河中央的荷叶上,想让她嫁给自己的儿子。拇指姑娘不愿意,善良的小鱼们知道了,就咬断荷叶柄,让她随荷叶漂到了很远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快乐加油站     
20年的经验有一个人去医院看病。病人“医生,我的大脚趾绿了,你给看看。”医生:“以我20年的经验,你这是癌呀!必须切除。”没过几天,这个人又来了,他的二脚趾也绿了。医生:“以我20年的经验,你这是癌细胞转移呀!必须切除。”于是病人又被切除了第二个脚  相似文献   

12.
奥妙     
苏格拉底五十岁,头顶已变成了不毛之地,额头上沟沟壑壑布满了皱纹,再加上深陷的眼窝,看上去至少有六十岁。然而,一个十八岁的姑娘却疯狂地爱上他,而且最终成了他的妻子。一个老气横秋,一个鲜嫩欲滴;一个像秋霜打过的衰草,一个如含苞欲放的鲜花。对这桩“不般配”的婚姻,许多人都大惑不解。有个人终于忍不住了,向苏格拉底刺探成功的奥妙:“先生,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小姑娘追到手的?”苏格拉底说:“我实在没有工夫研究这个问题,我只是专心致志地做自己的事。”那人不相信,继续穷追不舍:“这么漂亮的姑娘,你不追她,她怎么会爱上你呢?”苏格拉底抬…  相似文献   

13.
韩国姐夫     
表姐去南方打工 ,结识了韩国青年李。李是一家韩国公司的雇员 ,一来二往 ,两人有了那么一点意思。一次工休回家 ,表姐向大人们公布了她的恋爱消息。嫁给外国人 ?姨父和姨起初很吃惊 ,继而担起心来 ,谁晓得以后人家对你怎么样 ,隔山隔水隔大洋的 ,连个照应也没有。“你个女子 ,以后有你吃的亏。”姨忧心忡忡地说。但是 ,年轻人永远有理 ,表姐几番软磨 ,姨终于说 :“好吧 ,让他来家 ,我们瞧瞧再说。”李上门的日子约定了 ,姨父和姨向爸爸妈妈发出邀请 ,让我们全家去作陪 ,也好帮忙拿主意。姨是外婆的幺姑娘 ,许多事都要问我妈妈 ,这事当然也不…  相似文献   

14.
25岁那年,我嫁给了大我10岁、有一个10岁儿子的男人。他叫江胜利,英俊、伟岸,体贴、勤奋。我被他潇洒的风度深深地吸引着,不顾亲人的反对,不听朋友的劝说,不畏世俗的偏见,毅然地嫁给他,并发誓要做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给孤独寂寞的他以挚爱的温暖,给失去母亲的孩子以真情的关怀。下决心容易,做起来难。尽管我阅读了大量的关于儿童心理学的书籍,请教了许多育儿专家的经验,仍然无法与江帅——他的儿子沟通。这个倔强的男孩总是用敌视的眼光注视着我,那眼神,就像是对一个侵略者踏入了自己的领地一般。现在都市的孩子都比较孤独,尽管不喜欢我进入…  相似文献   

15.
因为家境贫寒,他年仅20岁就辍学踏入社会。那时正逢经济萧条时期,要想找份工作非常艰难。一家知名医药企业刚刚贴出招聘科员的告示,就引来了数十名应聘者,他也在求职大军之列。招聘者被一一编了号,他排在30多号。求职者相继沮丧地从招聘室走出来,说:“条件很苛刻,没有大学文凭,没有两年以上的从业经验,一概不收!”门外的应聘者一听,呼啦一下走了不少人。他也不符合应聘条件,可他没走。不久,又有几名应聘者走出办公室:“年龄要25周岁以上!”应聘者又散去了不少,但他继续耐心地排队等待。后面的应聘者问:“看你25不到吧?”他点头。那人又道:“…  相似文献   

16.
梁初 《湖南教育》2009,(3):62-62
读过的书,正如见过的人。许多人曾和你朝夕相处,却是别过即忘;一些人原本只是不经意间相识,却让你始终念念在心。 平生看的第一本书是安徒生童话《拇指姑娘》,连环画,应该是我五六岁时母亲买回来的吧。老夫妇俩生了一个只有拇指大小的女孩,长不大的小女孩只身一人四处流浪,遇到了一些好“人”和坏“人”,最后嫁给花园里的王子,“从此过着幸福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她嫁给他的时候,刚刚20岁。而他,则是比她的父亲还大了两岁。  相似文献   

18.
“蓝桥”的由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往往用“鹊桥”表示夫妻相约,而用“魂断蓝桥”来形容夫妻互为殉情。“蓝桥”一词是怎么来的呢?《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公元前320年,苏秦向燕王讲过一个“尾生抱柱”的故事。相传有一个叫尾生的人,与一个美丽的姑娘相约于桥下会面。但姑娘没来,尾生为了不失约,水涨桥面抱柱而死于桥下。  相似文献   

19.
才子与大象     
从前有一个高官,总想把他的女儿嫁给一个才子。有一天,另一个高官介绍“XX地方有一个叫XX的人,他聪明绝顶。”那个高官带着女儿就去了才子的家,问他:“你想不想娶我的女儿?”那个才子点了点头,高官说:“我给你出三道题,要答对了就可以娶我的女儿;要是答错了吗,就不可以。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圣诞节的前夜,快打烊的时候,来了一个30多岁的男子,穿着一套起皱的西装,领带也没有系。他在珠宝店里转悠,却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终于,他的目光定格在一条镶有七颗钻石的手链上:“小姐,请把这手链拿给我看一看。”姑娘迟疑了一下,还是按他的请求拿出了手链,递给他。“多少钱?”他懒洋洋地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