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苏轼在诗歌创作方面不仅在同时代诗人中算得巨臂,而且可以和唐代各大家比肩,而他的诗歌风格各异。正如《说诗粹语》所指出的:苏轼诗如“天马脱羁,飞仙游戏,穷极变化,而适如意中之所欲出”。这段话道出了苏轼的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特点及其风格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婉约也东坡     
苏轼是宋词豪放派的开创者,对词进行了多方面的革新,建立了“新天下耳目”的豪放派。虽然苏轼是豪放词的代表人物,而豪放却不是苏词的主流风格。苏轼词婉约风格也很突出,他的传统题材的词作,既吸收了婉约派词人抒情的真挚和细腻,又显示了深沉、淳厚的自家面目。  相似文献   

3.
“自是一家”与“别是一家”是二种不同的词学观点。苏轼认为诗、词一家,要把词从题材风格上由“艳科”的窄胡同里拉出来,是革新。李清照认为诗、词有别,词在题材风格上只能在“艳科”中着墨,是守旧  相似文献   

4.
宋代苏轼题材小说内容驳杂,形式多样,苏轼题材小说分为文言和通俗两类。苏轼题材的文言小说以诗话词话、言行、轶事占据主要位置,重事实,轻发挥,叙述风格冲淡简约的特点;苏轼题材通俗小说具有市井气息浓厚、活泼却不免浅陋、多改编、增益自其它作品,新作不多、数量不多,内容有限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宋代苏轼题材小说内容驳杂,形式多样,苏轼题材小说分为文言和通俗两类。苏轼题材的文言小说以诗话词话、言行、轶事占据主要位置,重事实,轻发挥,叙述风格冲淡简约的特点;苏轼题材通俗小说具有市井气息浓厚、活泼却不免浅陋、多改编、增益自其它作品,新作不多、数量不多,内容有限等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开创了豪放派词风。结合苏轼的人生背景,解读他在黄州时期的词作内容,可以看到他的词风格的多样化。虽然他仕途受阻,心灵受挫,但他所坚持的积极入世和乐观自信,使得“旷达”始终是其词作风格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7.
关于柳永词和苏轼词之间的关系,论者多强调二者间的差异却鲜见评说二家之间是否具有因袭继承之关系,评价二者在词史上的地位时,多倾向于苏轼对柳永的革新。其实,柳永在苏轼之前的创造性开拓,对后起的苏轼有多方面的启发和影响,柳永词无论是题材内容、表现手法、意境或语言风格均对苏轼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苏轼的大力革新,是以柳永的开拓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8.
苏轼是宋代散文大手笔,文学史上一向将他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诸大家相提並论,类比之为“韩潮”“柳泉”“欧澜”“苏海”。在苏轼宏富的散文著述中,议论文和篇幅较长的叙事抒情散文固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其杂文小品、随笔札记之类,也是构成“苏文如海”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袁宏道曾说:“坡公之可爱者,多其小文小说。使尽去之,而独存高文大册,岂复有坡公哉!”这个说法提醒我们,重视和研究苏轼的“小文小说”,对于全面认识苏轼的人品文风具有重要意义。《志林》是苏轼的笔记文集,即所谓“小文小说”。它成书于晚年,较为突出地体现了作者的思想深度和创作成就。它题材,广  相似文献   

9.
苏轼对“平淡”风格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他对陶渊明诗歌“枯淡”美的批评上。“枯淡”风格的形成是一个“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过程,体现在陶渊明的诗歌中就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美学效果。从“枯淡”风格出发,苏轼发现了柳宗元、韦应物诗风与陶渊明“同源”,并作出了“柳在韦上”的判断。苏轼还创作了大量的“和陶诗”,这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苏轼散文以其数量多、题材广、内容杂、影响大闻名于后世。他散文的总体风格是平易自然、文从字顺、挥洒自如、奔放不羁。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苏轼诗琐谈     
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作家苏轼,在诗、词、散文等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虽然他以豪迈奔放的词风誉满文坛,但他把写诗当作日常功课,多方向前代诗人李白、杜甫、韩愈等大家学习,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在他的作品里,诗占有将近一半的份量,比之散文和词,苏轼诗的题材更广阔,风格也更多样.  相似文献   

12.
苏轼是一位全能文人:散文"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词与南宋辛弃疾开豪放一派。苏轼的诗歌,内容丰富多彩,有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政治诗,针砭时政的讽喻诗,歌颂祖国山河壮丽多姿的景物山水诗,以景寄理、意在言外的理趣诗,具有陶(渊明)诗风格的和陶诗。苏轼的词,"新天下耳目",大胆开拓、革新,使词体发展到苏轼为之一变:从婉约而豪放,从题材狭窄到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苏轼的散文代表了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散文文思开阔,笔力奔放,语言流畅。尤长议论文,析理透辟,雄辩滔滔,博采史实,笔锋锐利。  相似文献   

13.
苏轼坚持“自是一家”的独特面目,大胆地“以诗为词”,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品格,为词的健康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词豪放、婉约互相借鉴、渗透,形成了豪放而不粗犷、婉约而不纤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4.
在内容方面,苏轼以宽广的生活视角拓展了宋词的题材.在风格方面,他以"豪放"的自觉追求和多元化的风格面貌突破了"词为艳科"的樊篱.此外,深厚的诗文修养和改革词律的努力等都使苏轼成为宋代词史上最重要的词人.  相似文献   

15.
“以诗为词”可以说是因苏轼词的风格和作法而得名的,但它并非始于苏轼。从北宋初到苏轼,“以诗为词”创作倾向经历了它的酝酿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在这个发展轨迹当中,有潘阆、范仲淹、张先、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晏几道等一批各具特点的词人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或创作理论,从题材、语言、风格、手法等方面逐步发展了“以诗为词”的创作倾向,为苏轼对其的成熟作了先期准备。  相似文献   

16.
丁远芳 《考试周刊》2010,(27):20-22
苏轼与纳兰性德生活年代相距甚远,诗词风格也迥然不同,但是在悼亡词史上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苏轼是用词写悼亡的首创,而纳兰性德则是他忠实的传人,在继承中又有所发展。两者同写悼亡词,但是创作风格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通过对他们悼亡词作的分析,进一步阐释造成两者创作风格迥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白居易和苏轼分别是唐、宋文学史上耀眼的巨星,这两颗巨星交相辉映、影响千古.白居易作词,加速了词为"艳科"的进程,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苏轼将词作推向了空前的高峰,其中黄州词在苏轼所有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轼表现出的旷达的心境、隐逸的情怀无疑是受白词的影响,但是又有所创新.在词的艺术手法上,白词题材狭窄、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欢快,苏轼词题材扩大、语言清新、风格多变.  相似文献   

18.
苏轼是北宋中期首屈一指、高才博学且具有通脱旷达审美人生态度的第一流作家。他的诗(词)文创作既俳谐幽默又语含讥讽,呈现出独特的"戏谑"风格,其特征是:(1)戏拟逗趣;(2)臆改引趣;(3)谐(同)音致趣;(4)双关生趣。追溯苏轼诗文"戏谑"风格形成的原因,这除了与苏轼博学幽默、机智旷达的个性特征有关外,最主要的是与我国俳谐文学传统和北宋蜀中杂剧俳犹传统以及民间民俗文化中的"优词乐语"直接熏陶、影响有关。此外,苏轼那些极富"戏谑"风格的诗文,在创作题材、内容、文学体式、表现手法以及作品风格、情调上,与传统俳谐文学作品相较,都有不同程度的新变和重大突破,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历来学者论东坡词,都以其“以诗为词”,“指出向上一路”而称美。纵观苏词,其实就风格而论完全豪放的并不多,而与“花间”范式相类的艳情词却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就题材而论,举凡山川景物、农村风光、游记咏物、登临怀古,在“花间”以来文人词作中即有体现,不能说是苏轼的首创。正因此,本文认为对苏轼词的认识,如果完全着眼于“以诗为词”与开创“豪放派”两方面是有失偏颇的,而苏轼对前人词的继承方面不容忽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苏词在中国词史发展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词起源于民间,它从萌芽发展到全盛,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晚唐、五代乃至宋初,文人词在艺术上日益成熟,但在题材上却很狭窄,或写花前月下男女之情,或反映贵族士大夫闲适自得的生活情趣。到北宋后期,出现了旷世奇才苏轼,苏词中的刚健雄阔风格开辟了词的新路径,引发了词坛的变化,对后世影响深远。苏轼性情昂扬向上,旷达豪迈。因此,后世常给他“贴上标签”,认为他只能列入“豪言壮语”阵营,认为他并非深情之人。其实不然,苏词中可以明确归为豪放的只有二十余首,所占其词总数的比例甚小,只不过是因其开创新词风而影响甚大,似乎更能代表苏轼罢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