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梦龙先生曾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过一句话:"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在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很多老师都不敢撩开这层"面纱".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都感到左右为难:讲深了,怕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又怕学生什么也没学会.究其原因,除了没有正确把握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找不到文言  相似文献   

2.
如何教学文言文,这是摆在很多教师尤其是新教师面前的难题。怕学生听不明白,于是老师一字一句地讲,一句一句地翻译,面面俱到。学生怕听不懂,于是一字一词跟着老师的讲解抄翻译,生怕漏掉一个字。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得辛苦乏味,得不偿失。在“言意统一”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文言文教学的探索,很有收获。  相似文献   

3.
当下学生戏说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确,文言文历来就是语文教学的老大难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文言字词生僻不易懂,教师唯恐学生不理解,总是“多多益善”地讲;另一方面学生整天听老师在解字释词上打“持久战”,“觉得很没意思”。如此恶性循环,文言文教学自然而然就陷入了两难境地。其实,  相似文献   

4.
钱梦龙先生曾在《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说过一句话:“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景象.”在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更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很多老师都不敢撩开这层“面纱”.老师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时,都感到左右为难:讲深了,怕学生听不懂;讲浅了,又怕学生什么也没学会.究其原因,除了没有正确把握小学阶段文言文教学目标外,更重要的是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突破口,未能选择正确有效的教学方法,致使教学陷入了困境.其实,在小学阶段安排文言文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特点,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儿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应以“趣”为先导,以“读”为主轴,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独特的魅力,积累更多优秀的语言材料,  相似文献   

5.
正在近二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知道上了多少文言文课,也不知道听了多少文言文课。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在日益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情况下,我们的文言文课堂多是"死水一潭"。只有老师的讲,而无学生的活动——最多让学生解释几个字词抑或翻译几个句子,泛起了几点涟漪,又复归于平静。如此,何来的高效课堂?何谈课堂质量?为什么学生"一怕作文,二怕文言文"?我想多数原因  相似文献   

6.
学生流行这样三句话: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说到文言文,我在教学中确实怕过它。花费时间多,教学速度慢,教学效果差。有时一堂课下来,自己和学生都头晕脑胀的。总之,学生厌学,老师厌教。教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后,我感觉比以前轻松多了,课堂效率事半功倍。我总结出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不尽如人意:老师串讲课文.死抠字句;学生被动接受,主体缺失。学生戏称:“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面对如此困境,在新课改背景下文言文教学何以突围?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玄面毫如e  相似文献   

8.
正初中语文有三怕,一怕写作文,再怕周树人,还有一怕就是怕文言文。这句话真的不假,初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的确是很棘手的,这个版块相对而言比较难处理,长期以来教师探索不到育才良方,担心学生学不会文言文,于是乎遇到文言文的时候讲得面面俱到,一个字一个字地讲,一个词一个词地翻译,然后一句一句地讲解,最后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翻译。作为学生就更加苦不堪言,不停地做笔记,书上本上比比皆是,生怕耽误了一个字或一个词的解释,也顾不  相似文献   

9.
张云 《湖南教育》2010,(6):61-61
大学毕业后站上讲台,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我来校后上的第一堂公开课也是比赛课上。我选讲的课文是文言文《鸿门宴》,重点分析项羽的性格悲剧。随后,在年长的老师指点与自我努力下,我基本摸清了教学的规律,解答学生的问题也从容自如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我心中常常冒出这样一个想法:做老师,我好怕!  相似文献   

10.
<正>在以往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就是依纲靠本,传授知识。教师能把知识讲透,学生能听明白,就达到教学目的。从教师这个角度来讲,出于对学生的负责,往往有一种求全责备,力求完美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指导下,教师不惜花大量的时间用于文言文教学,以求打下扎实的文言文基础。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学多由教师大包大揽,形成了一种刻板划一的模式,老师事无巨细,逐字逐句串讲;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只要一提起文言文,恐怕大家都会感到头疼。教师难教,学生怕学。探究学生怕学文言文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一是古今语言的变异;二是现在的学生讲求实际,速效;三是文言文的背诵量大;四是老师教学钻牛角尖。我认为在目前的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以下三种问题值得注意,现分述如下:一、重讲解轻熟读文言文教学课堂上看到的是老师激情的演讲,学生热火朝天地分析讨论答题。一堂课下来,当时知识增了不少,但有的学生恐怕还不能完整流畅地读,哪谈在熟读中加强理解记忆?关键是老师重讲解轻熟读。文言文的语言材料是离学生所处时代很远古的书面语言,因此,…  相似文献   

12.
田香 《考试周刊》2013,(68):36-36
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是中国历代文学大家的经典杰作,但学生却有“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不良心理,老师在教学中也容易陷入过于强调背诵、默写、落实文言字词句.而忽视文言文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3.
文言文教学在当下教育中愈见其重要性,而学生乃至于老师则对之惧怕不已。为此,我们应深究学生及教师怕文言文的原因,改变学生及教师对待文言文的态度,力求使"文言文"这一传统民族文化为大家所接受。  相似文献   

14.
做老师,我怕     
大学毕业后我站上了讲台,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我来校后上的第一堂公开课也是比赛课上,我选讲的课文是文言文<鸿门宴>,重点分析项羽的性格悲剧.随后,在年长的老师指点和我自己的努力下,我基本摸清了教学的规律,解答学生的问题也从容自如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我心中常常冒出这样一个想法:做老师,我好怕!  相似文献   

15.
在文言文的教学中,往往存在这些现象: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怕学文言文,老师讲得无味,学生听得乏味。在学生的意识中,文言文晦涩难懂,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无非就是死记硬背,对文言文产生了一种厌恶之情;另外,教师讲授方法的单一,成了文言文教学的一大弊病。如果我们能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规律,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文言文就一定能在学生心目中“活”起来。一、故事引入法初一的学生年纪较小,还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听故事是他们喜欢的活动,结合孩子的这种心理,我们可以从讲故事进入到文章的主题。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愉快。例…  相似文献   

16.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困扰中学语文教师的难题,许多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没兴趣,以致有的学生调侃道: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标的实施以及高考的现实要求使得这个难题尤为凸显,在教学方面暴露出某些尴尬和无奈:当教师努力落实语言因素时,教学变成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都是以老师讲为主,老师传授给学生知识。笔者认为,文言文教学需要改革,需要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产生学习的主动,并转变以记为主的思维模式,变成以思考为主的学习方法。文言文教学只有变教师讲为学生提问、学生讨论,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地去品味文言文中的语言,教师也才能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的思想产生碰撞。  相似文献   

18.
初中文言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它起着培养学生语言文化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学生提高现代汉语水平和接受传统美学熏陶。但文言文也是语文教材中让学生、老师都头疼的部分:学生怕背,老师怕批改学生的默写;让学生自己学.学生往往无从下手,由老师来讲,学生往往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就特别需要摆正“扶”和“放”的关系。在日常的文言文教学环节中.笔者积累了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9.
王爱娣 《师道》2012,(2):30-30
语文老师有句顺口溜: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可见文言文学习成为学生的第一“怕”。怎样打消学生怕学文言文的念头呢?最好的办法是在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搭一座桥,把二者贯通起来,既可打消学生怕学的念头,又能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兴趣,让课堂活跃起来。  相似文献   

20.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这是流行在中学语文课堂的顺口溜,揭示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也不得不激发一线教师思考:作为中国古典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文言文,为什么成了课堂教学的一个难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力求探究学生讨厌文言文的原因,进而找到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