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代红 《兰台世界》2005,(6):46-47
清华大学档案馆从2002年开始在原来单机人事档案FoxPro数据库管理的基础上,研制开发了网络版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THPA_MIS。该系统是在清华大学档案馆人事档案部建立计算机局域网应用环境,借用计算机和数据库管理手段,实现人事档案目录信息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管理。它包括建立人事档案部局域网环境,加强部门内部人员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网络化应用:建立人事档案数据库,实现人事档案目录信息的统一管理;实现对人事档案基本信患的增、删、查、存、转等操作以及统计、打印等功能;采用条码技术实现档案盘点功能;整合现在文件级数据,将单机版数据加载到网络数据库中,实现人事档案数据的集中存放和统一模式的管理。THPA_MIS通  相似文献   

2.
蒋廷黻(1895年-1965年)中国历史学家,民国时期外交家.蒋廷黻11岁便进入湖南湘潭的长老会学校,期间深受美国传教士林格尔夫妇的影响.17岁赴美留学直至拿到哥伦比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在国外共计11年(其中在法国一年).1923年回国,先后任南开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历史系主任.1935年12月蒋廷黻以非国民党员的学者身份参加国民党政府,任行政院政务处长.从此离开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3.
2001年6月6日,一个很乎常的日子.上午十时四十分,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内,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的全体师生和清华其他院系的学生代表被召集在这里.在他们面前的主席台上坐着当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还有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和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等人.  相似文献   

4.
少小成名的蒋方舟,从来都不缺少被人关注.四年前,她被清华大学降60分录取,引发了不少争议.如今看来,清华大学放下身价录取蒋方舟还是赚了的.清华不缺高分者,但蒋方舟只有一个.四年清华园修炼,让蒋方舟成长了许多,知性了许多,但蒋同学的率真、独立和自由思考并没因清华而改变.  相似文献   

5.
1966年8月,以“破四旧”为名,清华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二校门”被拆毁,之后在原址上修建了全国第一座毛泽东塑像,从而引发了各地争相修建毛泽东塑像的热潮. “清华的校门是青砖砌的,涂着洁白的油质,一片缟素的颜色反映着两扇虽设而常开的黑栅栏门.”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的梁实秋曾经这样描述它早年的风貌.  相似文献   

6.
清华大学出版社是教育部第一批改制试点单位.经过2003年6月11日清华大学2002-2003学年度第15次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决定清华大学出资组建清华大学出版社,注册独立企业法人,注册资本金为1.5亿元人民币,经济性质为全民所有制.  相似文献   

7.
近日,一条消息引起了网络热议: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发布了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清华大学2021届毕业生共7441人,签三方就业毕业生总数为3669人,其中去往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占比分别为15.8%、30.3%、23.8%,合计占比为699%.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2010,(6):71-71
杨绛(1911年7月17日-),女,原名杨季康,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剧作家、学者. 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2年毕业于苏州东吴大学,成为清华大学研究院外国语文研究生,并认识钱钟书,二人结成夫妇.1935年至1938年与钱钟书一同前往英国牛津大学求学,后转往法国巴黎大学进修.育有一女钱媛.1938年,回国后历任上海复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后,历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相似文献   

9.
唐孝威     
核物理学家唐孝威,祖籍太仓,1931年10月1El出生于江苏无锡前西溪的一个书香世家。15岁投身于上海的进步学生运动。1949年从上海南洋模范中学毕业,考入北京清华大学。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先后在北京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二机部原子能研究所、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青海核工业部九院.  相似文献   

10.
正1933年起清华大学面向全国公开选拔留美公费生,至1944年先后招收六届,共计132名,史称"国立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这些留美公费生成就斐然,对20世纪中国政治、经济、科学、思想和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便是其中之一,其留美公费生档案至今仍保存在清华大学档案馆。近年来,笔者先后三次到清华大学档案馆查阅档案,共计发现钱学森写给清华大学的八封信函,分别是写于实习期间的七封和留美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请示报告的批示》出台于1970年,由此改变了一众青年的命运.如今回顾这份"文革"期间的老档案,那段特殊的历史又浮出水面. 中共中央关于北京大学、清华 大学招生(试点)请示报告的 批示 (1970年6月27日) 中央同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现发给你们,供参考,各地在安排招生工作时,可结合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办理.  相似文献   

12.
论文以中国期刊网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的词频分析法对1997年至2006年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研究期刊论文(共17920篇)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对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研究领域十年的兴衰作了全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国内首家电子采编实验室于5月7日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建成,这个实验室将采用清华紫光集团开发的新闻采编软件。 这个实验室按照报社已经实现网络化的编辑部工作模式来运作。它可以在计算机联网的条件下,完成报纸采编流程的全过程,从写稿、编稿、组版、拼版到出报纸的大样,基本实现“采编无纸化”。 创立于1988年的清华紫光集团,是清华大学高科技产业的代表。在10多年的发展中,依托清华大学的科技和人才优势,走出了一条中国高校产业发展的新路,形成了以信息技术、精细化工与生物工程技术、环保技术为主的三大产业板块,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产权及独有技术的产品。为促进中国新闻媒体技术的发展,清华紫光集团成立了专门的新闻媒体事业部,现已推出“清华紫光新闻采编软件”等产品,目前已在上海解放日报、劳动报和国内几家报社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最早知道张奚若这个名字,因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的提出者. 张奚若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政治学硕士学位.回国后曾任大学院(教育部)高等教育处处长,中央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教授暨联大、清华政治学系主任.1949年之后,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华北人民政府高等教育委员会副主席等.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网络化与资源共享之我见   总被引:45,自引:3,他引:42  
邹琦 《图书馆论坛》2000,20(3):32-34
阐述了网络化与资源共享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出路,分析了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现图书馆网络化与资源共享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千兆以太网和ATM技术的发展,使多媒体网上传输成为现实。作为宽带应用的网络化教育得到了实施。2000年将是网络化教育迅猛发展的一年,是网络化教育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发展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化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方向.本文论述了网络化的意义、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发展的现状、我国高校图书馆网络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期刊社网络化工作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梁福军  王建霞 《编辑学报》2002,14(6):444-447
总结现有相关文献的报道重点和存在的缺陷,介绍作者设计的网络化工作系统的先进性.进行了网络化工作系统的需求分析,描述了满足需求的网络化工作系统的方案设计和实现技术.用实例验证了方案设计和实现技术的有效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区域图书馆网络化的形成及其发展,阐述了区域图书馆网络化在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论证了区域图书馆网络化的意义,并提出了区域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措施及内容.  相似文献   

20.
周立春 《传媒》2016,(24):31-33
自《神州学人》1995年探索数字化、网络化以来,我国期刊业的转型历经21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大量经验.在数字化优势的吸引和数字化潮流的推动下,我国期刊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升级,数字出版能力不断增强,融合发展不断深入,目前已有95%的期刊通过各种途径开展了数字化网络化出版业务,30%的期刊建立了一级独立域名网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