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权利的性质及其对信息立法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信息立法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就是信息权利。本文对信息权利的内涵和外延从法学理论上进行了澄清,认为信息权利泛指所有以信息为客体的权利,该权利是一项综合性的权利,其中包括了一些具有财产性的权利,也包括一些非财产性的权利,所以不能笼统的认定信息权利的性质。信息权利的性质的复杂性,导致一个统一的信息法不仅是不必要的,而且是不现实的。  相似文献   

2.
2005年6月印度正式颁布了<信息权利法2005>,该法案赋予了公民依法享有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力,并且通过设立信息委员会和公共管理机构等信息监督机构,来确保信息权利法真正能够得到执行.这不仅有利于印度政府管理的透明性和公正性,而且,也间接反映了公民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参与程度,为提高政府的信任度和透明度提供了法律保障.主要介绍"信息权利法"的简要内容以及其配套的信息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李昊青 《现代情报》2011,31(5):55-57,62
在厘定信息公平基本原则之意义基础上,通过建构信息权利语境,阐释了信息公平与信息权利的内在关联,并指出信息权利的宣示与践行是信息公平的制度化体现,是实现信息公平的程序化保障,进而提出了践行信息公平的四项基本原则,即公共利益优先原则、人权优先原则、权利平衡原则以及权利限制原则。  相似文献   

4.
从信息权利法学理论研究和信息权利专门研究2个方面,对目前我国信息权利研究的现状进行综述,分析其成果,指出其不足,以期为我国信息权利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昊青 《现代情报》2011,31(12):18-20
信息权利表达是社会主体合法信息利益诉求的现实反映,是法律赋予权利主体维护自身合法信息权益的基本前提。通过分析社会弱势群体信息权利表达的影响成因,指出该群体信息权利表达的特点,并深刻揭示了弱势群体信息权利表达的价值意涵,以期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信息权利保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6.
数字出版物权利管理信息立法保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海平 《情报杂志》2004,23(12):8-10
对国内外数字出版物权利管理信息的立法状况进行了总结 ,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比较 ,从权利管理信息的自身特点出发 ,结合我国现有保护数字出版物权利管理信息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在立法时应考虑的一系列问题和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商晓帆 《现代情报》2003,23(8):31-33
著作权权利管理信息保护制度是版权条约和许多国家针对网络环境专门设计的平衡著作权和使用人利益的新规则.对比传统的权利信息制度,其功能、内容均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我国相关制度尚属空白,迫切需要立法加以确立。立法的设计应考虑权利管理信息的形态;权利管理信息的规范内容;权利管理信息规则应注意与著作权电子商务的对接。  相似文献   

8.
论信息公平     
沈光亮 《情报科学》2008,26(6):822-825
信息公平是社会公众在信息权利上的平等状态,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它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伦理价值。应从经济保障、制度建设、观念创新、政府职能、道德调节等方面维护信息公平。  相似文献   

9.
知识产权对象与客体的界定长期无法达成一致,对知识产权法学的体系化具有不利影响。从传统民事权利对象的界定方法来看,知识产权的对象就是知识和信息,是有价值、可再现并与现有知识、信息相区别的知识和信息,具体包括作品、专利技术方案、商标以及其他未公开的信息。结合权利的本质可知,知识产权的客体就是利用这些知识信息所生之利益,权利客体的财产性和权利对象的独特性是知识产权成为独立一类民事权利的二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知识产权对象与客体的界定长期无法达成一致,对知识产权法学的体系化具有不利影响。从传统民事权利对象的界定方法来看,知识产权的对象就是知识和信息,是有价值、可再现并与现有知识、信息相区别的知识和信息,具体包括作品、专利技术方案、商标以及其他未公开的信息。结合权利的本质可知,知识产权的客体就是利用这些知识信息所生之利益。权利客体的财产性和权利对象的独特性,是知识产权成为独立一类民事权利的二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李雅  郭虹 《情报杂志》1997,16(2):79-80
详细介绍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建立的两大农业合作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况、历史沿革、现状与未来、系统内信息来源、两大信息系统的作用和信息提供单位的权利和义务等,有助于信息工作者和农业科技人员全面了解衣业信息发展趋势,提高衣业信息利用率,促进衣业科技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余秋英  郑丽航 《现代情报》2009,29(10):66-69
数字网络技术使版权与公众信息权的冲突更趋激化。如何善用新技术缩减作品传播的加值成本、公众自觉维护原创者基本权利、原创者适度的"权利让予"是网络环境下版权与公众信息权保持衡平的三要点。"创作共用"许可协议是一种在协调权利与义务、权利与权利、权利与权力、权利与责任关系下的维护网络环境下版权与公众信息权平衡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权利管理信息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传夫  曾明 《科研管理》2003,24(1):25-27
权利管理信息的法律保护出现在国际条约和国内法中,本文重点强调权利管理信息的法律保护中作者权利与公众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4.
试论诊疗信息消费和患方的诊疗信息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诊疗过程从患方的诊疗消费角度划分为诊疗信息服务性消费和治疗服务性消费两个部分.诊疗信息权是医患双方依法互相公开并分享信息资源所产生的一组权利.从诊疗信息的产生和诊疗信息权的占有、归属角度,对诊疗信息和诊疗信息权、诊疗人身信息权及诊疗信息知情权、隐私权、受益选择权等进行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校图书馆员权利与读者权利的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馆员权利与读者权利的平衡,是维系双方和谐法律关系的关键所在.但是在现实层面,双方权利既存在缺失又相互冲突.只有以理性和法意的思维解读馆员权利和读者权利,找回双方缺失的权利,解决权利冲突,才能使馆员权利与读者权利趋于平衡,构建和谐的信息服务环境.  相似文献   

16.
试论公共档案馆在促进信息公平中的作用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艳红  张浩 《情报杂志》2008,27(2):138-141
公共档案馆对和谐社会的建设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于其促进信息公平,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文章从信息权利平等和信息能力平等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认为公共档案馆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法律法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教育等方面具有促进信息公平的作用,但仍需要在信息资源建设与共享、消除信息不对称、提高档案人员的素质、降低信息服务成本、延长开放时间、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众信息素养等方面不断努力,进而真正实现信息公平.  相似文献   

17.
公民信息权是信息社会形态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文章探讨了信息社会公民信息权的定义与性质,认为"公民信息权"的概念是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日益提高与信息社会化而产生的新概念,具有高级形态的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性质.信息权的内容主要有信息自由权、个人数据权及信息财产权,分别构成公民在信息社会中的生存权、发展权、安全权及财产权.公民信息权利指向的客体是特定的信息资源,而非所有的信息资源.同时指出,公民信息权的行使与权利救济方式,提出公民在获得信息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资产及其运营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政府信息资源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产.本文论述了政府信息资产的内涵,认为政府信息资源是一种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政府信息资产的构成具有多样性、政府信息资产是一种权利型资产、政府信息资源转化为信息资产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文章从政府信息资产的激活、重组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分析了政府信息资产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9.
王少 《科学学研究》2023,(4):596-602
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责任主体履行科学数据安全责任的前提是厘清科学数据安全责任的目标和类型,掌握责任主体数据权利的内涵及其被科学数据安全责任所重构的行使机制。责任主体履行数据安全责任一要在社会责任导向下,识别数据社会风险、遵循信息伦理、充分使用责任去中心化的手段保障科学数据安全;二要在权利保护导向下,通过保护对象数据权利、公共利益和自我数据权利分别承担对象数据、公共数据和自我数据安全责任。  相似文献   

20.
网络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红英 《情报杂志》2003,22(2):32-33
论述了网络信息资源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原则。精神权利的保护和程序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