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关系到新闻工作的成败,是新闻事业发展的基础工程。本文就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做一粗浅的探讨。新闻职业精神的内涵在社会生产分工中,新闻职业担负着特殊的生产职责和社会职责,它是以新闻传播手段向社会与公众提供新闻及其它各种信息服务、从而实现信息服务和舆论引导的职业。  相似文献   

2.
当前媒介属性重心的倾移,直接影响了新闻实践层面的新闻记者,最突出的就是他们的职业精神的缺失。因此,加强培养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就显得非常必要和迫切。笔者认为,要培养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应从构建职业精神的广泛基础和现实途径出发,主要包括社会的制约与调控、主体的自我修养与践行这样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社会转型带来了媒介转型,新闻从业人员也深受影响。当前新闻职业道德、职业素养问题究其根本而言是新闻职业精神的缺失,重新塑造新闻职业精神需要新闻业界、新闻教育界以及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的协作与努力。本文对于如何加强新闻职业精神、当前新闻职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规划新闻职业生涯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大力弘扬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界正在广泛开展的“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全面理解、把握和实践这一精神,对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加强新闻队伍的能力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闻职业精神.作为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职业品格,是长期新闻实践的产物。特别是我们党的新闻事业创立以来,一代又一代新闻工作创造了永载史册的辉煌,形成了许多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新闻职业精神注入了崭新内容.使之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党的新闻事业的历史就是弘扬新闻职业精神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社会转型带来了媒介转型,新闻从业人员也深受影响。当前新闻职业道德、职业素养问题究其根本而言是新闻职业精神的缺失,重新塑造新闻职业精神需要新闻业界、新闻教育界以及新闻从业人员自身的协作与努力。本文对于如何加强新闻职业精神、当前新闻职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规划新闻职业生涯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新闻记者是一个特殊职业,这是由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所决定的。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耳日喉舌,新闻事业承担着传递信息、传达政令、引导舆论、舆论监督、服务受众的使命。具有相当重要的社会地位。这就决定了新闻工作的重要性、神圣性,也决定了新闻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7.
袁莉 《军事记者》2004,(8):41-41
像其他行业一样,新闻工作也有其内在的要求、规律和规范,即我们所说的职业精神。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工作实践的反映和经验总结,又反过来指导新闻实践,并随着实践工作的发展而不断自我更新。本即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当前我国新闻职业精神与新闻实践工作的辩证关系及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闻工作者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维护国家利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人类文明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新闻规范和准则,是社会道德对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所提出的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9.
周毅  柳毅 《声屏世界》2005,(6):30-31
安徽电视台《记者档案》的创办为培育新闻记者职业精神所做的努力新闻界有目共睹。《记者档案》访谈的记者身上所蕴藏的凛然正气。为新闻事业舍生忘死的职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无疑会成为其它新闻从业人员前进的动力和精神支柱。《记者档案》与其说在打造一个电视品牌栏目,不如说在弘扬一种新闻职业精神。  相似文献   

10.
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从业者的灵魂,如果缺失,就不能有效履行其职业责任。当前新闻界之所以出现诸如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以及媚俗新闻等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新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缺乏,这样不仅做不好新闻工作,而且会给社会、人民和国家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探讨新闻职业精神缺失的原因,进而重塑新闻职业精神,对于当前的新闻界来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2007年北京电视台播出了题为《纸做的包子》的虚假新闻,影响恶劣,也引起了对新闻记者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又一次关注。其实,就在本报记者采访工地事故中,也曾遭受工地负责人跟踪,负责人甚至赤裸裸表示要用“广告费”收购版面,遭到本报断然拒绝。  相似文献   

12.
新闻职业精神,简单地说,就是新闻工作为了履行自己的职业使命和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所拥有并展示的一种敬业精神,一种勤业态度。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规范新闻传播行为的价值形态:它包括对新闻传媒业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也包括对新闻工作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情感、职业作风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提高新闻 从业人员的职业精神,是新闻界一项长 期的任务。精神是内化的产物,职业道 德只有通过内化,才能变成新闻从业人 员的一种自觉行动,上升为一种精神。 因此,加强对内化的研究与探讨,对于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 道德内化升华为精神 人是不能没有精神的。作为一个行 业,特别是作为意识形态领域里的特殊 行业,新闻也自然有它的职业精神。 人不仅具有肉体生命,而且还具有 精神生命。人的生命是肉体生命与精神 生命的辩证统一。精神指人的内心世界 现象,是人的思想素质、意志毅力、道德  相似文献   

14.
真实,是新闻的第一要素;真实,也是新闻从业人员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但随着社会环境、媒体竞争环境的变化,新闻界虚假新闻,或者说是夸大其辞的报道,并未就此销声匿迹。那么,作为工作在新闻战线上的一名记者,就应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5.
胡晓峰 《新闻爱好者》2010,(11):166-167
穆青——这位在新闻战线上奋斗了60多年的新闻战士,是中国新闻记者中的一个榜样。他半个多世纪的新闻生涯不仅是中国新闻事业一项珍贵的物质财富,而且其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也给我们这些新闻工作者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本研究主要是通过把穆青的新闻实践和新闻思想与其早期新闻报道特别是军事新闻报道相结合,以汲取其精华,更好地指导我们今后的新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媒体系列谈之六]提升职业精神以自律求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金  陈力丹 《青年记者》2006,(11):23-25
若没有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保证,传媒从业人员的腐败则不可避免 赵:陈教授,您好! 近些年,我国的新闻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闻职业道德水准出现的较大幅度的下降.对此,您在很多文章中提到,要解决这个问题,最重要的是加强新闻职业精神、实现新闻专业化,甚至认为新闻职业化的程度会影响新闻传播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闻职业精神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阐述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职业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讨论了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传播者,这直接影响了媒体本身和新闻实践层面的新闻记者,最突出的就是新闻职业操守的缺失。在实现"中国梦"的语境下,恪守职业操守、培育职业精神就显得更加迫切。笔者认为,恪守职业操守共筑中国梦是当今时代新闻工作的主题,应勇于担当起实现"中国梦"的"积极因子",从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坚决杜绝"有偿新闻"、严格遵守新闻纪律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恪守新闻职业操守的社会环境和良性机制。  相似文献   

19.
崇高的职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坚持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必然要求,是完成新闻队伍肩负的重大政治责任、社会责任和确保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并具有较强的社会公信力的行为保障.因此,要求整个新闻队伍和每位新闻工作者,都要身体力行地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20.
张珊珊 《青年记者》2007,(11):55-55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美国,这一时期的美国处于独立报刊时期,记者成为了一种社会职业,并以尊重事实、客观报道为己任。20世纪初期的美国新闻媒体形成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在这种浪漫主义的指引下,许多编辑和记者都相信他们可以利用手中的舆论力量,来反映民众呼声,主持正义,打击社会黑暗现象,从而打开新闻专业主义的“美妙画卷”。到20世纪中期,新闻专业主义这一理念日渐成熟,成为“诠释和评判新闻事业的主导话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