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尽管有关部门在积极推动,尽管有些大学出版社积极主动,尽管第一批十多家大学出版社转制已基本完成,第二批60多家大学出版社转制已经启动,但对大学出版社应不应该转制、该怎么转制的争论与探索并没有停止。了解已转制大学社的变化,转制的过程,转制的模式对未转制和正在转制的大学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较早完成转制的清华  相似文献   

2.
尽管有关部门在积极推动,尽管有些大学出版社积极主动,尽管第一批十多家大学出版社转制已基本完成,第二批60多家大学出版社转制已经启动,但对大学出版社应不应该转制、该怎么转制的争论与探索并没有停止。了解已转制大学社的变化,转制的过程,转制的模式对未转制和正在转制的大学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较早完成转制的清华大学出版社社长宗俊峰。  相似文献   

3.
作为我国整个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部分,近年来大学出版社的转制工作一直在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稳步进行.新闻出版总署不久前制定并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大学出版社2009年底必须完成转制.如何解决大学出版社转制以后自我定位的问题也就显得更为迫切.大学出版社在适应市场化的生存环境、实现自身迅速转型的前提下,仍要深深植根于高校这块沃土,充分开发、利用高校的市场、作者、信息、保障等有利资源,这是转制后大学出版社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优势特色之基.  相似文献   

4.
2007年,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召开了高等学校出版社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会议,对未来大学出版社体制改革和发展进行了动员和部署,确立了清华大学出版社等19家出版社转制为企业.2008年,大学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全面铺开,再次确定62家大学出版社启动体制改革工作.至此,尚未启动转企改制工作的大学出版社仅有十几家,可以说,大学出版社的体制改革工作已经在绝大多数出版社中逐步开展.为保证大学出版社体制改革的质量,少走弯路,在充分尊重各大学出版社创造性的同时.教育部及时制定了<大学出版社体制改革规范>,确保大学出版社体制改革工作的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5.
2007年,首批高校出版社转制试点工作启动以来,清华大学出版社等19家试点单位按照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转制的要求,不同程度地完成了清产核资、资产评估和产权登记,注册有限责任公司,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妥善安置人员,改革内部管理机制,制定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等工作,创新了机制,增强了实力和竞争力,并享受到了优惠的经济政策和出版政策.在此基础上,2008年底,第二批61家高校出版社开始进入改制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6.
范军 《现代出版》2009,(2):18-19
2009年是大学出版社的改革之年,绝大部分大学社将完成改企转制的各项工作。业内同行最关心、探讨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有序地、顺利地完成这一任务,切实通过转换体制,搞活机制,促进出版社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大学出版社的转制热潮中,有一些老生常谈的话题我们仍然有必要作冷静的思考。这里,笔者侧重站在大学出版社自身的微观角度,就几对关系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7.
2008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明确要求大学出版社的转制不仅要有"路线图",而且要有明确的"时间表",就是要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大学出版社的转制工作.在这个新的转型时期,大学出版社改革的主要内容应当是,坚持为教育、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探索一条既具有大学出版特色,又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范,构建充满动力、活力和竞争力的微观主体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营性出版社转制的全面展开,特别是大学出版社分批改制的全面启动,出版体制改革已到了攻坚阶段.在出版社转制过程中,各项前所未有的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最为核心的无疑是建立新的产权制度和科学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9.
刘军 《编辑之友》2015,(3):31-33
大学出版社是整个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大学出版社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任务,企业规模实力日益增强.但在后转制时代,大学出版社依然面临出版产品结构失衡、重量不重质、人才问题突出、内部治理弊端等诸多发展困境.因此,大学出版社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人才强社、学术出版、特色化发展、校际出版社合作以及数字出版”之路.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16日正式挂牌成立,作为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出版单位中第一家整体转制的出版社,它标志着以中央国家机关所属在京出版单位和大学出版社为重点的第二批出版发行单位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改制后的中国电力出版社采用“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的新名称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并将继续使用“中国电力出版社”作为其简称。转制后的中国电力出版社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根据《公司法》出资设立、具有独立法人的有限公司,并按照《公司法》的要求,成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董事长是企业经营法人,其出版业务上接受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1.
蔡翔  唐颖 《现代传播》2005,(3):25-28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大学出版社转制减缓的一些迹象,对大学出版社转制的缘起、困惑、对策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2011年第一次全体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总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柳斌杰主持会议并讲话。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581家图书出版社中,除已保留或拟保留事业体制的出版社及军队系统出版社外,均完成了转制改革任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8年7月对江苏地区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现状的实地调查报告为基础,分析研究转制过程中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现状问题.  相似文献   

14.
自2007年4月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将清华大学出版社等19家高校出版社列为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首批转企试点单位以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全国103家高校出版社都平静地完成了转制工作。不论这个过程是不是仅仅被看做一个“任务”,也不论其结果是不是完美,出版社“事业单位”的身份注定是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15.
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部署,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进程已进入到全面提速阶段.在这样一次出版行业的历史性重大变革中,从中央到地方的每一个经营性的出版单位不仅毫无选择地要加入到转企改制(以下统称转制)行列,而且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转制,任务繁重而艰巨.怎样才能做好转制工作,是目前许多出版单位都在关注和思考的问题.结合笔者前一阶段针对出版社转制工作对在京中央部委、协会、民主党派及部分高校出版社进行的一次专项调查情况,对部委出版社转制工作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按照中央关于出版体制改革的部署,高校出版社要在两年内基本完成转制工作,第一轮19家已经成功试点,第二批61家高校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通过体制改革,要形成科学有效的高校出版管理体制;形成充满活力与竞争力的微观运行机制;培育一批具有雄厚实力、较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高校出版企业和一批向“专、精、特”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来关于国有出版单位转制的问题成为业界同仁议论的热点.其中作为第一批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出版集团或出版社正在按照已出台的政策,积极稳妥地进行转制型改革,其间尽管也遇到了不少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问题.未进入试点的书、报、刊出版单位,也处于焦急的期待和不甚明确的担忧之中.将少数单位譬如人民出版社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来办已成定论,而绝大多数出版单位向经营性企业转变也是大势所趋,可是既有公益性成分又有经营性内容的出版单位怎么办呢?大学出版社是算做事业单位,抑或是企业?即便是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党报、党刊和人民出版社,其经营性环节怎么剥离,剥离后怎么运行呢?在一个单位中,这两部分的协调也是一个令人挠头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全国570多家出版社,普遍受到体制及经营机制等问题困扰,而尤以中央各部委所属出版社最为突出.部委出版社面对的,已经不是要不要转制的问题,而是到底怎么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谭学秋 《出版科学》2015,23(3):32-34
转制后,一些大学出版社在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的同时出现编辑力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这些大学出版社在转制后经营理念出现偏差,制度设计片面强调“企业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大学出版社只有端正经营理念,理顺管理制度,提升编辑力,提高图书质量,才能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持久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改革与转制的关系,探讨了大学出版社改革的思路.对大学出版社要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深化改革要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内容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