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还处于发展阶段,道德发展水平处于较低的层次,对网络信息的辨析能力较差,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学校道德教育应当力求培养和形成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道德评判力以及道德自制力,把提高学生的道德成熟度作为网络德育最直接的目标,要着力引导学生正确运用网络,提高他们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懂得基本的对与错、是与非,  相似文献   

2.
略论大学生网络道德人格的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是把双刃剑,它在为学生获取信息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许多学生的网络道德人格带来严重的负面冲击。不少大学生在网络世界里出现了道德认知模糊、诚信意识淡漠、理性行为脆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这就要求高校必须打造一支熟谙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师资队伍,优化网络道德教育资源配置,强化大学生网络道德认知教育,帮助大学生塑造健康的网络道德人格,实现高校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3.
正在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的今天,充分发挥网络丰富的育人资源,通过互联网拓展青少年社会化及道德发展的新领域,用网络为青少年搭建起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是拓展德育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一、贴近青少年网络生活,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网络生活领域,会不会有选择地视听,能不能在法律框架下有效地表达个人的合理要求,成为信息社会对每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我们要教育学生树立网络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帮助他们提高独立、理性、选择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未成年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道德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尤其是未成年学生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本文探讨了网络道德的内涵、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质,调查和分析了当前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现状,最后提出开展中小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困惑与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网络文化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改造力量。网络文化的到来,对学校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道德教育在目标上、方式方法上都有所变革,网络素养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面,学生道德决断力、道德欲求已然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越来越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网络道德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尤其是未成年人的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本文探讨了网络道德的内涵、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质,调查和分析当前未成年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原因,最后得出展开中小学校网络道德教育的几点困惑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从我国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缺失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分别为过度沉溺网络延伸出的道德问题、网络道德的认知模糊、互联网上的言行缺乏责任感、互联网上的交往中存在情感冷漠.针对网络缺失这四个方面的表现,又从当代大学生、网络、高校以及我国道德发展的现状这四个层面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思考,最终提出以网络技术的提升为外在保障、以高校校园文化的宣传为引导、以学生自律意识的提高为内在主导、以家庭、高校、学生三者相促进为思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网民数量越来越多,其中的学生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网民占有很大比重。网络对学生在许多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但是也会带来许多网络道德问题。通过自编问卷,对本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提出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9.
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当代学生的价值取向、诚信行为、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情感带来了新的问题。加强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伦理意识,提高学生自律意识,强化学生网络法制教育,完善学生网络道德规范,加强学生网络道德的心理调适,健全网络行为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与网络伦理教育定义相关的理论和研究,并且概括性地描述了一门研究生阶段的侧重网络伦理的心理学前提的课程。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教师改善其学生对伦理实践的认识,并提高学生在在线活动中的道德水平。网络空间中的决策应考虑到网络心理、道德发展以及与伦理相关的问题例如在线身份和隐私。也讨论了该领域新兴的研究结果,包括主体在线身份和实体世界身份的紧密关联性。这些违背常理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在线活动中的诚实伦理。另外,还涉及了这门网络伦理课程所涵盖的两个具有特殊心理学涵义的话题——在线隐私和在线伦理在师生讲授与学习网络空间里的符合伦理规范道德行为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包括一名教师讲述学习这门课怎样帮助她教授其学生网络伦理。  相似文献   

11.
基于网络的ODL学生主体性道德学习模式是当前受到广泛关注的主体性道德学习模式之一.本论文根据ODL学习的发展需要,探讨了以网络为平台的ODL道德学习的特点,并就以网络为中介的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提出了基于网络的ODL道德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2.
曹红 《文教资料》2014,(5):109-110
中学生是我国网民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对中学生的影响已渗入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问题等各个领域。由于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他们在使用网络时容易引发一些道德缺失,并且很有可能成为受害者。本文针对中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形成原因和应对策略三方面进行分析,希望增强学生的自律能力,提高学生的网络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3.
网络道德教育,是指个体受到网络虚拟世界的道德规范影响形成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的教育。网络虚拟世界与青少年紧密联系,已经成为新时代青少年的生活基本元素。对当代学生心理与道德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主要有:全面加强网络法制管理,净化网络环境;教师与家长要增强网络道德教育意识;加强家校合作;网络道德教育宜疏导,不宜禁堵。  相似文献   

14.
网络已经成为青少年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并且对其思想品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网络环境下的海量信息、文化间的交叉传播,也使学校德育面对着一个与以往不同的、多元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并存的德育环境。学校德育如何针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掌握主动权,是德育理论研究和实践面临的迫切任务。面对青少年学生在价值判断和道德观念上的量变,以及由网络延伸所导致的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上的质变,学校德育不能只以传播知识的身份立足,而必须以培养学生自身的道德判断、分析评价、选择和创造力为目标,发展学生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审慎思考和理性选择的道德能力,把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教育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选择和自主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加强中学生网络道德教育、重视网络道德意识的培养,使其通过自身道德素养的提高来抵制网络带来的不良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作为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学生网络道德的主体.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网络道德和网络道德失范的认识,分析网络道德失范形成的矛盾以及网络道德失范存在的内在本质,要消解网络道德失范的行为与现象,要求我们要顺应网络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和网络自身发展的规律,进行网络主体的主流价值观、自律与他律、自教与他教、主体性与个性化的教育,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网络德育的发展来促网络主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具有匿名、开放、虚拟、信息庞杂等特点。目前,社会对网络的监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加之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在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大学生很容易出现道德认知偏差、道德情感冷漠、道德意志薄弱,从而导致道德行为的失范。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一方面,要完善网络运行机制,健全社会监督机制,强化网络教育功能;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学生内在自律意识的培养,加强道德引导,并适当进行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18.
(一)选题意义在厘清网络文化本质特点的前提下,一方面,探索网络文化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机理和规律;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道德的重建以及学校道德教育的完善,推动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立足学校对学生道德教育的优势,从学校教育与网络文化的视角破解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生活实际、网络世界的不适应、不密切等难题,推动学校道德教育走向社会、走向时代的整体革新。  相似文献   

19.
以高职院校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网络道德素养的构成,高职学生加强网络道德素养的意义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院校学生网络道德素养养成的三条路径,通过全方位的养成教育让高职院校的学生畅游在信息网络的海洋.  相似文献   

20.
网络生态危机作为网络生态系统生态失衡的表现,其发生的主要根源在于作为网络生态系统核心的网络主体网络道德缺失。这种网络道德缺失表现为三个方面:网络主体缺乏网络发展所需的伦理道德,网络主体缺乏自主道德判断能力,网络主体缺乏自我道德约束意识。解决网络生态危机,必须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改善网络主体的网络道德缺失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