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王蒙的中篇小说都具有比较鲜明的文体特征。通过对《杂色》的分析,可以发现在他的作品中有一种不可靠叙述。这种叙述手法的运用在王蒙的文本中,起到了一种价值解构的作用。因此,利用这种从作品中体现的多声部话语以及隐含作者话语两个方面来解读王蒙的"不可靠叙述"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王蒙发表于1980年的中篇小说《蝴蝶》无论是在写作手法上还是内容方面,都对上世纪80年代产生了深远影响,但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成为王蒙的代表作之一,并被译作多种文字走出国门,还在于作品本身丰富的内涵。本文以"新时期"为时代背景,从知识分子主体建构的视角切入,分析《蝴蝶》是如何通过描述"他者"形象从而帮助知识分子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的。  相似文献   

3.
王蒙在五十年代以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而成名。“文革”后重返文坛。新时期中出版了《深的湖》、《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三卷本)以及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等作品。其中短篇《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中篇《蝴蝶》、《相见时难》分别在全国文学评奖中获奖。  相似文献   

4.
《蝴蝶》作为王蒙集束手榴弹创作之一,它的爆炸在当时文坛上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并早成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就话语建构、文本建构、精神建构方式三个方面浅析其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5.
叙事时间是叙事学的一个重要范畴,热奈特在《叙事话语》第一节的开头就引用了克里斯蒂安·麦茨的一段话来加以说明:"叙事是一组有两个时间的序列……:被讲述的事情的时间和叙事的时间。这种双重性不仅使一切时间畸变成为可能,挑出叙事中的这些畸变是不足为奇的;更为根本的是,它要求我们确认叙事的功能之一是把一种时间兑现为另一种时间。"其中"被讲述的事情的时间"即故事时间,"叙事的时间"即话语时间。由于"叙述作品和其他任何作品一样,只是有换喻意义上的、向它本身的阅读借用的时间性",所以话语时间"通常以文本所用篇幅或阅读所需时间来衡量"。本文就此谈谈《夏洛的网》的叙事时间。  相似文献   

6.
对于建国初期的毛泽东来说,"党的官僚化和知识分子的贵族化"是后革命中国的最大焦虑。在毛泽东无产阶级"继续革命"的理论视野中,王蒙的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及其所引起的论争,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这种后革命时代的政治焦虑。一方面,小说以"反官僚主义"的艺术姿态触动了当时人们敏感的政治神经,与毛泽东建国以来"反官僚主义"的思想脉络形成契合。另一方面,王蒙的小说原意对"小资产阶级狂热"也有着自觉的拒斥。这一"革命"的文本招致"反右"批判的命运,让人不得不重新思考小说的改写、批评生态及"反右扩大化"等诸多历史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从理解的角度观察,在一个小说文本中往往会出现三个语义系统:对象语,表达基本意义;元话语,具有释义性;对象语和元话语融合后产生的关系意义。本文以这种认识为基础,尝试着分析格非的小说《青黄》的元话语系统:楔子的元话语系统,"青黄"的元话语系统以及预言的元话语系统的特征,以之探索小说文本的另一种解读。  相似文献   

8.
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依托的后期延安文艺批评,改变了此前较为"自由"的风气,不断加强"政治性",并通过对延安文艺界其他"异质性话语"的整肃与清场,构建起一种新型的、监督性的文艺批评体系,直到1949年后逐渐形成一种"制度化"的文艺批判。  相似文献   

9.
革命就是把人从非人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它不仅指经济上的富足,政治上的主人翁地位,还应该指精神上的翻身,真正成为一个“人”——有独立思想、自由精神、平等观念及人的正常情感的生命。然而细读王蒙代表作《蝴蝶》,反观张思远解放后的整个革命历程,尽管张思远是真诚地、充满激情地革命着,但从效果和形式看来,它却以一种形式化的革命取代了革命的实质,并最终导致一代人的信仰虚幻。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之初文学批评的人道主义诉求是针对"文革"乃至整个极"左"思潮对人的"非人化"、"异化"的践踏,以"把人当作人"为目的,呼唤适应现代化思潮的"个体"的、具有"主体性"的"新人"形象,从而形成了20世纪80年代文学界强有力的话语形态。由于特殊的时代原因,80年代的人道主义在文学批评中不是被作为一种知识,而是作为一种信仰,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人道主义启蒙话语的合法性危机。  相似文献   

11.
通过介绍多模态话语以及元话语,并指出两者间的联系,然后借助语料,以“多模态元话语”为概念,对其进行定义、识别并分类,旨在对全面解读作者/发话人是如何运用多种形式组织话语,表达自己对话语内容的观点,指导受众连接、组织、解释、评价话语内容,从而达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最后,我说一句”是语篇结尾常用的标记形式。它用在语篇结尾可以名符其实地引出一句结尾的话,但虚化“说一句”而引出多个句子或多个段落的用法也很常见。对于这种虚化用法,从修辞角度,通过与“最后,我说两句”的虚化用法对比,分析“最后,我说一句”成为元话语标记的过程。由此理解:修辞效果的实现是元话语标记形成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浅议英语元语篇手段使用过程中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语篇是构成语篇的一个部分,它主要是组织构建主语篇命题,体现作者对语篇内容的态度并能反映出作者的读者意识。很多研究表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英语元语篇手段时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本文试图从思维模式、写作模式、写作策略等几个方面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探讨这种差异及其原因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元话语在二语写作中起重要作用。然而,对大学新生元话语使用的调查结果显示:被试写作时缺乏读者意识,没有很好地掌握元话语的使用,使用质量不高;作文质量与元话语使用总量之间无显著关系,而与错误使用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表明决定作文质量的是元话语使用的质量,并非数量。因此,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在加强英语遣词造句能力培养的同时,教师应当注意设计真实的写作任务、坚持读写结合、适时地教授元话语知识,提高学生写作时的读者意识、语篇意识和元语用意识,培养学生写出更为得体的英语文章。  相似文献   

15.
李琳 《天中学刊》2014,(3):92-95
“文革”时期,受激进“左倾”思潮主导的政治文化的操控,“快感政治”成为此际电影中女性身体之形色话语的主要修辞机制。不过,权威政治精心谋划的影像修辞在进行革命秩序再生产的同时,也引发了观众对生活时尚的向往与想象,并导引出了某种对政治文化宣传的逃逸力量。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注重借助俄国革命的历史、理论和文本等方面的资源,获取中国革命的路径参照、理论指导和方法启示。1938年9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与《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的出版"不期而遇"。前者强调要将研究马、恩、列、斯的理论作为"时代任务",借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最终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阶段";后者提供了马列主义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和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经验的"百年总结",恰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现实需要相互契合。基于四个方面的革命需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掀起了以《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为"中心材料"的学习运动,为中国革命及其要素的系统建构创设了重要前提,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文的写作基于这样一个“问题”:在从“伤痕”到“先锋”这一脉络成为文学史“共识”的当下,“50-70年代文学”居于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新时期”有怎样的调整?既有的“一体化”的冲动是否依然存在?基于此,论文尝试从“社会主义新人”这一被“历史”所“忽视”的概念或运动入手,分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如何藉此重生。通过对“社会主义新人”所命名的一系列“典范文本”的细读,笔者认为这一调整的艰难以及最终的失败,既是“文学成规”之转移的必然结果,也包含着自我的瓦解——借助左翼“革命+恋爱”的模式的结果,反而是“恋爱”压倒“革命”,从“新人”转变为“畸人”。然而,这一历史性的失败,某种程度上是一次“扩大化”的运动,如何更为平和地检讨“社会主义”的“文学遗产”,打捞“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与精神操守,这一问题对当下的文学现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分析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的社会状况,形成研究革命与社会运动的"变迁、结构、话语"三大要素。社会变迁主要集中在关注发展型相对剥夺。大革命前几十年的繁荣刺激了人们的欲望,旧制度无法满足持续上升的需求,人们就产生相对剥夺感而趋向变革。社会结构分为中央集权政治结构和分裂的阶层关系,导致整个国家缺乏中间地带的缓冲和各阶层的整合,革命将君主制顷刻毁灭。话语上,流行的"文学政治"要求自由和平等,激起人们的变革热忱,却因过于理想化而脱离政治实际,缺乏革新社会的切实规划。  相似文献   

19.
学界对于木子美等网络现象的研究,侧重于分析其女性主义立场,并大多倾向于作出伦理道德的价值评判。这无益于深入探讨该现象所蕴含的复杂文化涵义与隐秘的话语/权力关系。论文通过分析“看”与“被看”的意识形态效应,以图揭示木子美们如何掉进了这个虚虚实实的网络陷阱——网络脱衣舞与女性主义倡导的身体写作有着一种吊诡性的关联。在商业主义的合围中,性革命的失败与躯体的暴露形影相随。但与此同时,我们应考虑到更复杂的问题情境。术予美们的强力姿态与陈染、林白等人的自恋、幽闭构成了一种戏谑性的出离和反动。而且,狂欢性的午夜诗学通过身体献祭获得了越界的话语能量。  相似文献   

20.
但凡论及何其芳,总要涉及他的"延安道路"。在否思革命的"八十年代"话语共同体中,革命与知识分子改造之间的压抑与反抗,建构了一个分裂的何其芳形象。知识分子的自主性及文学的独立性被强调,而对特定时代政治语境中的个人选择及其合理性则较少"了解之同情"。即使力求呈现何其芳延安转向背后的多重纠葛,但在推崇文学的审美独立价值时,却不能意识到其在"八十年代"的"去政治化的政治"功能,故也难以弥合何其芳"延安道路"阐释中的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