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维吾尔族是历史上生活于中亚和我国新疆、甘肃等干旱地区的古老民族之一,他们的祖先们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依靠自然界和适应自然界而创造了符合自己生活条件的民族文化和生态文明意识。维吾尔人的传统环境意识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它至今生动地表现在他们的生命意识、民间文化、道德观念和生活习惯中。论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出发,尝试对维吾尔族文化心理特有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环境文化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我们广阔、富饶、锦绣美丽的国土上,我们勤劳而智慧的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地上地下保留了许许多多的民族文化遗产。两年来全国展开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在基本建设工程进行中,各地发现了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址和墓葬,其中都保藏了历史文物。这些历史文物说明了我们劳动人民历史发展的规律,说明了我们各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为我们推陈出新,创造民族新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参考资料。中央文化部为了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基本建设施工人员做好文物保护和抢救工作,为了加强对人民的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为了推动民族新文化的创造,现在首都北京历史博物馆午门楼上举办“全国基本建设工程中出土文物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维吾尔族文化本质特点入手,探讨维吾尔族究竟是怎样一种文化,以便更好地反省、认识自己的民族和文化;也使他人能正确、客观地看待维吾尔族,理解维吾尔文化。维吾尔前身回鹘的西迁具有深层的文化意义,重建了西域文明,使之成为沟通中亚与中国文明的桥梁。同时维吾尔也逐渐开始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合成文化。维吾尔族曾使用过回鹘、突厥、波斯、阿拉伯等多种文字;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佛教、伊斯兰教。这些都是构成维吾尔合成文化的要素。其中伊斯兰教对维吾尔的影响最大,奠定了维吾尔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色。要振兴民族文化,就必须学习先民们的积极进取精神,以博大的襟怀,全面吸收浩繁、绚丽的世界优秀文化,扬弃一切陈旧观念,面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福乐智慧》是一部孕育、诞生于维吾尔民族文化土壤中的古典文学名著,它与维吾尔文化传统及传统文化之间有着血脉相通、密不可分的连系。在这部不朽的诗作中,反映出十一世纪支配着维吾尔人民的观念与习惯力量,反映出那个时代维吾尔人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生活情趣以及价值取向。《福乐智慧》体现了维吾尔的文化传统,继承和发扬了维吾尔民族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回鹘文的字形与字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吾尔族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传统的民族之一。古代维吾尔文化在中亚各民族文化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并且曾给其邻居民族的文化以深远的影响。回鹘文的使用与流传就是一例。据史料记载:公元1204年成吉思汗灭乃蛮后,曾命乃蛮部大阳汗傅塔塔统阿教太子诸王以畏兀字(即回鹘文)书蒙古语,这是蒙古族接受回鹘  相似文献   

6.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在古代,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进化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民族凝聚力。正是这种光辉灿烂的文化,强烈的民族凝聚力使中国文明在近代以前的漫长时期,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  相似文献   

7.
在《维吾尔人》等三本书中,作者千方百计刻意宣传的,是泛突厥主义。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采取混淆概念的手法,把民族、人种与国家混淆起来;把民族的族源和民族的形成融合过程混淆起来;把民族间的文化传播和民族文化的来源混淆起来;把古代突厥语系的各民族和维吾尔族等同起来;把中国历史上的历代中央王朝和现代概念上的伟大祖国——中国  相似文献   

8.
享誉世界的法国东方学家、突厥学家勒尼·格鲁塞(Ren'e Grousset),曾于其专著《草原帝国》(L'empire des Steppes)中写道:“回纥人(即维吾尔人——引者注)在其他的突厥——蒙古人民中是最先进的,直到成吉思汗时代,他们是教育人的。”“……因此回迄人有资格做为阿尔泰与鄂尔浑的突厥——蒙古国家的12世纪乃蛮人与13世纪成吉思汗家族的‘文明先师’…”依笔者之见,这是比较完全地揭示了东起远东、西至蒙古高原、南西伯利亚、中亚细亚,乃至乌拉尔的众多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历史真实的中肯评价。  相似文献   

9.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祖国社会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之一。通过中国历史的学习,更能直接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自豪感。我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文明古国之一。她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文化历史具有鲜明的特点:一是源远流长;二是兼容并蓄。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如古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文化古国。我国人民群众紧密的伴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创造了极其丰富多彩的、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我国璀璨夺目的古老文化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音乐文化之一。  相似文献   

11.
维吾尔人历来生活在我国西北部和中亚地区,具有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食盐风俗在他们生活中占重要地位。论文探讨了维吾尔人有关盐的风俗来源以及这些风俗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维吾尔族的主要聚居区,是维吾尔人民长期生存、繁衍与发展的地区。历史上,在与其它各民族共同交往与发展的过程中,维吾尔人口在该地区始终居于多数。维吾尔族传统生活方式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其他世居新疆的民族。这种独具特色的传统生活方式的产生和发展与新疆地区的历史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结构、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有密切关系。探讨维吾尔族传统生活方式的基本特征,只有将其放入以上背景因素中,才能使我们对该民族传统生活方式有一个一般的了解,为研究维吾尔族传统生活方式的现代转型打下一个初步的基础。一、维吾尔族…  相似文献   

13.
7~13世纪古代维吾尔人民及中亚各民族曾经相继使用过突厥如尼文、回鹘文,并用这些文字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记载并保存了大量有关社会、历史、佛教、经济等方面的文献。笔者在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基础上对突厥碑铭文献《阙特勤碑》、回鹘文佛教文献《弥勒会见记》及另一部回鹘文文学名著《福乐智慧》的名词格位进行了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4.
解放以来,中学《世界历史》课本在选材上,尽量打破"欧洲文化中心论"对亚、非、美洲人民的历史所采取的虚无主义态度.现在使用的课本中,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亚、非、美洲的历史占有相当的比重,特别在近、现代史中对亚、非、拉美民族解放斗争史增加很多内容,体现了对待世界各民族历史的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反映了亚、非、拉美民族解放运动已成为当代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实际.所以讲好亚、非、拉美的民族解放运动史,就基础知识来说是必要的,就思想教育来说也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亚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该地区的民族迁徙,民族杂居情况十分普遍。苏联的建立,为中亚五个民族共和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24年,苏联在中亚地区进行了民族划界工作,至1936年,中亚五个国家相继以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身份加入苏联。中亚民族划界和民族共和国建立是按照联盟中央指令进行的,并不是根据中亚各民族自然分布和民族集中居住区域划分,实际上带有明显的人为因素,并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普洱茶文化是千百年来澜沧江畔云南多民族文化交汇的土地上开放出的一朵耀眼奇葩。它与云南各民族的自然、地理、经济、文化、历史紧密相连,其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底蕴,为云南、为中国、为世界创造并保留了璀璨夺目的物质、精神文化遗产,其独特的"和谐"文化内核和魅力,对当代人类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深远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董旸 《考试周刊》2010,(29):48-48
舞蹈是一种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的一种轨迹,是民族思想感情、宗教信仰、劳动生产、经济发展、审美观念、民风民俗等各方面精华的凝聚,是民族精神的一种表现。世代生活在我国西部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创造出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藏族舞蹈,则是藏族传统文化中一朵鲜艳的奇葩。  相似文献   

18.
北京教育部转高中一年级同学亲爱的朋友们!谨向你们问好!我们从中亚细亚向你们致敬礼!给你们写信的是第九十八男子中学校八年级乙班历史研究组的组员们。我们正在学习我们祖国的历史,以及各人民民主国家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于七世纪初在阿拉伯半岛上创立的一神教。一千多年来,它在世界上广泛传播,目前共拥有信徒约六亿人,主要分布于西亚、北非、中亚、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区,我国的回、维吾尔、哈萨克等十个兄弟民族也普遍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教与许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密切相关,对当代国际政治和社会生活也有重大影响。我们不论研究中、外历史或国内、国际现状,伊斯兰教都是必不可少的研究课题。研究伊斯兰教的历史,首先要科学地理解和说明伊斯兰教的起源。  相似文献   

20.
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亘欧亚大陆的重要交通线。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条交通线沟通了欧亚之间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成为中国人民同中亚、西亚、欧洲人民友好交往的桥梁。由于中国丝绸源源西运,东西方交通得以畅通,形成了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交通大道——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