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称呼是谈话者之间对相互关系的语言表述。遵循称呼规则选择称呼能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但称呼语码的选择有时会明显地违背称呼规则,谓之称呼的有标记语码转换。它是理性的,而不是随意的。在称呼有标记语码转换过程中,发话者借助于称呼的有标记意义,来体现其在交际过程中的社会心理动机,诸如表达短暂态度、改变权势、社会联结关系、表示讽刺等。  相似文献   

2.
陈欣 《文教资料》2010,(21):39-41
作为社会语言学主要内容之一的语码转换研究,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引起了不少学者的关注。大学校园是研究语码转换的天然场所,校园语码转换同样是一种交际技能、一种语言策略,产生转换的动因符合顺应理论。大学校园语码转换主要有三大动因:对语言现实使用的顺应、对社会规范的顺应及对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3.
<正>自二十世纪"语码转换"这一术语首次被使用以来,语码转换日益成为各个学术领域的热门话题。研究者们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或评述。其中,社会学把语码转换视为一种社会现象,企图在宏观的层次上探讨语码转换与社会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人类学则把语码转换看作是某个具体社团或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是该文化在语言层面的具体体现;语言学认为语码转换是交际者的语言能力在语言使用中的表现。语码转换可以帮助交际者实现更多种类的心理动机,比如趋吉避凶、间接回答、缩短心理距离和排除其他交际者等。这充分说明了语码转换的诱因很多,且相当复杂,而英语课堂语码转换正是由于处于特殊的语言环境中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语码转换是人们在语言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很多语言学家对此很重视并做了许多研究。语码转换作为一种社会现象,通过语言顺应论的提出,有了一个更新更广阔的研究平台。语言的使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选择和顺应的过程。本文以语用学顺应性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河南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语码转换,从顺应论的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心理动机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语码转换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5.
网络聊天由于自身的一些特点,往往比面对面的交谈更倾向于使用语码转换。网络聊天室中实时聊天语料的分析结果可以将语码转换区分为句内语码转换和句间语码转化两种不同形式。语码转换有其使用的社会动因和心理动因,从顺应论的角度来看,语码转化的使用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6.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一种常见的现象。网络语言作为一种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而兴起的独具特色的语言现象,其中存在着大量的语码转换现象。通过回顾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对网络语言的简介,浅析了网络语言中常见语码转换的结构类型,并从顺应论的角度解释了网络语言语码转换是交际者选择的产物,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7.
结合家庭语言管理相关理论,将"评价"概念引入语码转换研究,发现家庭语言管理视角下的语码转换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其中,连续无标记语码转换和听话人评价为负的有标记语码转换具有家庭语言管理功能。以电影《刮痧》中的会话为例,印证了家庭场景下的语码转换理论,并分析家庭是如何利用语码转换来进行语言管理的。  相似文献   

8.
语码转换是社会发展和语言变异共同作用的一种语言现象结果,语码转换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内容,一直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步的拓展到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会话分析等多个研究领域。在我国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推动了语码转换的发展进程。该文通过对语码转换的了解及介绍,简单的对语法转换的句法变异进行阐述以及对语码转换的认知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语码转换是社会发展和语言变异共同作用的一种语言现象结果,语码转换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内容,一直在学术界受到广泛关注,并逐步的拓展到心理语言学、功能语言学、会话分析等多个研究领域。在我国有不少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和探索,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推动了语码转换的发展进程。该文通过对语码转换的了解及介绍,简单的对语法转换的句法变异进行阐述以及对语码转换的认知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语码转换指在同一次对话或交谈中,说话者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的现象。它是语言接触的一种常见现象。大学校园中教师和学生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语码转换。尝试对大学校园交际中英汉语码转换的功能作出分析,指出英汉语码转换是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以及心理动机的顺应。  相似文献   

11.
王伊阳 《海外英语》2016,(15):228-231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applies Jef Verschueren's Pragmatics as a T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 as the theoretical basement.And the generation of code- switching is discuss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Yu Guodong's Adaptation Model as well.Conclusions can be drawn as: teacher's English/Chinese codeswitching is an adaptation to linguistic reality,social conventions and teacher's psychological intentions,the first two being considered as passive switching and the last being active switching.Teacher's codeswitching as understanding-facilitating strategy form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that triggers teacher's English/Chinese codeswitching.  相似文献   

12.
语码转换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能促进学生对英语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本文探讨了课堂语码转换的理论基础,教师应加强语码转换的意识性和目的性,进行必要的语码转换,以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13.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中的普遍现象,得到众多研究领域的重视。根据Verschueten的理论,自然语言主要有三个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本文主要从自然语言的顺应性角度,探讨分析语码转换的顺应性,认为要从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三方面考虑语码转换的顺应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已存在的一些较有影响的语法结构规限或原则理论加以考证讨论,利用小说语料提出反证,说明这些规限和原则都不适用于汉一英书面语码转换。  相似文献   

15.
在闽南地区语境下,闽南话与普通话语码转换有其特有的顺应特征和具体的语用功能。从语用学视角分析闽南话与普通话语码转换的会话实例,发现在闽南文化思维语境下,闽南话与普通话语码转换是说话人在综合考虑闽南话与普通话语言因素、社会文化和心理语境变量的基础上选择的语用策略;在顺应的过程中,闽南话与普通话语码转换实现了简约、尊重、排除、标记等社会语用功能和情感、强调、幽默等心理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谈大学英语口语课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英语口语课程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还不够重视。本文从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上出现的交际失误入手,分析增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滞后的原因,并且提出了促进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7.
The alternation of Tagalog and English in informal discourse is a feature of the linguistic repertoire of educated, middle- and upper-class Filipino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linguistic structure and sociolinguistic functions of Tagalog-English code switching (Taglish) as provided by various researchers through the years. It shows that the analysis of Taglish began with a linguistic focus, segmenting individual utterances into sentences and studying the switch points within the sentence. Other studies were more sociolinguistic in nature and investigated the functions of code switching. Recently, Taglish has been viewed as a mode of discourse and a linguistic resource in the bilingual’s repertoire. New theoreticians working within 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framework are seeing Taglish as a reaction to the hegemonizing tendencies of Philippine society and modern life.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以语言顺应论为依据,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换现象进行分析后得出结论,语码转换是师生双方在作出语言选择时,对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语境因素进行顺应的结果。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功能对于英语教学实践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9.
语码转换是言语交际活动中的普遍现象。以语言顺应模式为依据,以国内报纸和电视等媒体语言中的语码转换为例子,探讨其成因,可知传媒用语中的语码转换是双语交际者在语言选择中对于语言现实、社会规约和心理动机等主要语境因素进行顺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从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进入社会科学领域以来,"语言"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维度。由此,传统心理学的"语言缺失"问题的解决获得了新的契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使话语分析、话语伦理、语言形态等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的时代议题。从"语言学转向"的历史背景入手,在具体分析这场心理学思维方式变革的发生动因基础上,展示了其内在的发生逻辑。并总结和反思了这场转向的影响和意义,揭示了当前理论心理学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