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脑是如何变得更聪明的?脑发育究竟有没有关键期?什么环境能"刺激"大脑更好发育?对脑科学研究成果的过度解读,也许会伤害我们的孩子。所以,不盲目迷信所谓的"脑科学"提法,真正学点儿科学的脑发育知识和儿童发展心理学知识,也许不仅能帮助你把孩子养育得更好,还能让你的养育状态更加淡定从容。  相似文献   

2.
有了孩子后,父母会尽可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他提供最好的食物、衣服、玩具等,也会尽可能为他创造最佳的教育环境。但是,父母的一厢情愿能否得到孩子的配合呢?许多父母的答案是否定的,他们甚至觉得:为什么我付出这么多后孩子并不满意?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哭闹不止?为什么孩子如此娇气、任性?关键就在于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气质类型,也没有选择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步云 《中国德育》2005,(2):77-77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然而我们的孩子却生活和学习得更沉重乃至更痛苦了?为什么有那多孩子要去自杀,去犯罪?为什么我们的许多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偏激和消极?原因是我们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方面普遍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在于我们的思想和教育行为已经违背了教育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林玲 《中国教师》2009,(11):49-50
<正>为什么会有农民工家长把孩子送到教育总体质量相对低下的非法打工子弟学校呢?农民工家长是否存在教育信息缺失问题?通常,他们如何获得子女的教育信息?2008年,在参与教育部—世界银行"促进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  相似文献   

5.
步云 《中国教育》2005,(1):62-62
为什么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而我们的孩子却生活和学习得更沉重乃至更痛苦了?为什么我们的许多孩子会变得冷漠、自私、偏激和消极?原因是我们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孩子方面普遍带有功利性和盲目性,在于我们的思想和教育行为已经违背了教育的本质。远离了社会和孩子最根本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用语言教育孩子和用行动教育孩子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但是为什么有些口头的教育对孩子起不到作用,为什么行动教育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呢?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相似文献   

7.
树叶为什么会变黄?燕子为什么秋去春来?我们生活在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之中,自然界里发生的各种变化会引发孩子无限的探究心理。让我们翻开四季这部五彩缤纷的百科全书,带孩子去探索四季的奥秘。第一站知识教育认识四季的主要特征,探究每个季节里大自然的变化及相应的科学知识。第二站审美教育学习欣赏和表达一年四季不同  相似文献   

8.
有时候,孩子会令人失望,他们懒惰、犯错误或干糊涂事、捣乱、做事没头脑、对大人的劝阻不闻不问,甚至对着干.若采取"棍棒""呵斥"疗法,通常于事无补,甚至适得其反.为什么有的孩子听话,活泼可爱,行为得体呢?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是否教育有方.  相似文献   

9.
leyuntian@126.com问:我的孩子4岁2个月大,很机灵也很调皮。不过,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和我们唱反调。比如,刚看了电影,明明他看得很开心,但是当我们问他"电影好看吗"时,他会说"不好看";给他吃好吃的东西,如果我们问"这个好吃吗",他就会马上说"不好吃"。我们观察了许多与他同龄的孩子,都没有这样的情况出现。请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性格问题呢?如何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0.
邢淑芬  孙琳 《人民教育》2012,(Z2):68-69
"你真棒!""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这或许是日常生活中,当儿童取得成就时,教师和父母最常用的夸赞语了。他们认为这样的表扬会更好地激励孩子取得更大的成绩。但事实是这样吗?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越表扬孩子聪明、了不起,孩子越害怕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什么他们面对挫折或失败时会更容易选择放弃,而不是像我们期望的那样,付出更大的努力以"水滴石穿"?  相似文献   

11.
毛继俊 《学子》2013,(2):76-77
孩子的教育是心灵的教育。走进心灵深处,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蹲下来,和孩子说说话,带着孩子迈出心坎。小颖是个可爱的小女孩,走起路来两个羊角辫一翘一翘的,挺招人喜爱。但是开学不久,一种"不可爱"的念头掠过了我的心头。为什么呢?小颖有个很不好的习惯,每天的家庭作业总是不能完成。  相似文献   

12.
脑科学从基础研究向应用研究展开,与教育跨学科融合形成了"脑科学与教育"新的研究领域。日本率先在世界上倡导"脑科学与教育"的跨学科研究,并且将脑科学研究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将脑科学的原理运用到教育中去,进行面向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应用研究。本论文介绍的日本近年来"脑科学与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推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脑科学与教育领域研究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章乐 《生活教育》2008,(12):63-63
"现在条件好了.为什么我(班)的孩子却不珍惜学习的机会?为什么我(班)的孩子一点学习兴趣也没有?为什么我(班)的孩子就是贪玩,从来不自觉?我们的家长、老师经常这样抱怨。在抱怨之余.很多家长和老师又会用自己小时候珍惜学习机会、有学习的兴趣.自觉学习的经历来教育自己  相似文献   

14.
我儿子不愿去爷爷家,为什么呢?孩子的爷爷是个知识分子,特别注意对后代的教育,他特别喜欢"考"孙子.  相似文献   

15.
研究脑科学的人不懂教育,从事教育的人不懂脑科学,脑科学和教育科学之间存在明显的落差,而减小落差、架起桥梁的关键在于寻求脑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结合点。脑科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侧重于研究大脑神经系统在任务状态下的活动和变化规律。教育科学同样是以人为本的科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科学。①以人为本、追求人的发展是脑科学和教育科学的共同关注点。因此,必须以"人的发展"为轴心,加强脑科学与教育科学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培养脑科学与教育科学的交叉型人才,走脑科学和教育科学一体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工作中,我们时常会碰到一些让自己感到"头痛"的孩子.然而,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地为这些孩子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可以试着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你会发现,在你的帮助下.这些孩子会慢慢地变得"可爱"起来. 可能有人会说,孩子错了就是错了,帮他改正错误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帮他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呢?其实,给孩子"找"一个犯错的理由,并不是为孩子的错误开脱,更不是有意寻找老师或家长的所谓"不是".因为,只有帮孩子找到了犯错的理由,才能帮助他真正认识犯错的根源,进而使之逐步改正错误.  相似文献   

17.
正同一个孩子究竟为什么在学校和家里会判若两人?按理说,现在的家长都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为了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他们化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比老师少。可是总有一些家长教育的结果往往事倍功半,甚或事与愿违。我想这恐怕与家长的教育方法有关系吧!带着这样的疑虑,我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家长,并和学生谈了谈心,从中获得了  相似文献   

18.
<正>孩子一天中最难过的时间是哪一段?有多少父母明确地知道,孩子为什么会在出门上学前磨磨蹭蹭,毫无快乐可言?某教育机构1月初发布了一份题为《孩子,你为什么不愿上学》的研究报告。报告称,很多孩子一天中心情最沉重的时段,是他准备出门上学的时候。无论孩子的个性多么开朗,当他意识到将要前往学校上课的时候,心情会瞬间变得黯淡。而那些因为种种原因  相似文献   

19.
12岁的刘思影成了"法轮功"殉葬者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人们痛心而后深思:为什么朝气蓬勃的花季少年会涉足"法轮功"的练习?为什么刘思影从涉足"法轮功"开始到痴迷的过程没有受到遏制?为什么在我们的教育阵地里的刘思影会成为邪教的俘虏?笔者认为这正凸现了我们学校政治思想工作的薄弱点,说明从1999年取缔"法轮功",开展拒绝邪教,崇尚科学的斗争以来,我们却忽略了对青少年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与实施,在科学领域中"把握知识技能教与不教的问题"成了大家最为困惑和争议最多的热点问题.老师们认为,知识技能如果选择"教",是否会违背"科学教育重在培养幼儿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育理念?如果选择"不教",孩子能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吗?显然,"教与不教"是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两难问题.通过对<纲要>的进一步学习和实践,我认为,其实科学教育并不否认"教",关键在于哪些知识技能需要教?哪些不需要教?什么时候教?怎么教?现就这些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