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6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7,(A1):8-9
通过教学实例来探究体验式教学模式在中职德育教学中是如何应用的。从创设情境、体验活动、感悟分享、总结提升这四个环节,让学生在德育课堂中"动"起来,"笑"起来,"活"起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德育实效性真正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体验式教育"最早源自库尔特·汉恩的外展训练学校,后被广泛拓展至各类型教育模块、甚而是社会多个领域。体验式德育即是教育者依据德育目标与未成年人心理、生理特征以及个体经历创设相关的情景,让其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感悟,以形成个人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品质。其将学生真正推向教育的主体地位,将学生道德的养成真正推向德育教学的目标中心。且其契合小学生较为旺盛的身心活动诉求,成为小学德育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3.
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在高中阶段加强学生德育教育,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其良好的德育品质和行为习惯,这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实施德育教学活动中,以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深刻的感悟,这比口头传授德育知识更加有效。而在高中教育实践中实施体验式主题德育活动,要注重以主题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体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科学设计好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4.
德育在体验中生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型时期的德育目标要求学校德育教育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为前提 ,实施主动性、开启性的教育。基于学生亲身经历和深刻感悟的德育体验将学生和具体的德育实践过程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德育活动的每一个细节中体验着自主和自尊 ,体验着互相合作、互相激励的积极的精神力量 ,体验着生命意义发生、创造与凝聚的过程。体验 ,促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全面的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德育新教材课题设计的生活性、主体性、活动性、情感性、场域性和开放性取向,既体现了现代德育新理念的要求,同时又彰显了新课程新教材的新形象。德育新教材课题,饱含童心童真童趣富有魅力,将会引领学生在亲历活动、感悟生活、孕育体验、展示自我中享受到学习和生命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德育新教材课题设计的生活性、主体性、活动性、情感性、场域性和开放性取向,既体现了现代德育新理念的要求,同时又彰显了新课程新教材的新形象.德育新教材课题,饱含童心童真童趣富有魅力,将会引领学生在亲历活动、感悟生活、孕育体验、展示自我中享受到学习和生命成长的快乐.  相似文献   

7.
积极为高中学生搭建良好的德育课题研究平台,不断拓展德育课题研究资源,让学生通过德育课题的研究在参与、体验、感悟生活实践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多种能力的养成,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良好方式。"德育课题"是相对学校教学学科的课题而言,"搭建德育课题平台"指的是学校为学生在德育领域开展课题研究、施展才华而创造的机会、形式和实践的舞台。从2003年至今,我们坚持开展的"班班有课题,大家勤参与"学生德育课题研究活动,就是想通过这一平台,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关注社会,思考人生,获得丰富感受、体验及研究成果的展示过程中完成道德的内化、能力的培养和科学态度的树立。  相似文献   

8.
梅方  陈锦权 《中国德育》2013,(16):56-57
创新德育形式,增强德育实效是榄核小学一直以来追求的改革方向和目标。学校在"实践教育"的理念引领下,以"红领巾小社团"和"红领巾小舞台"为突破口,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与感悟,给学生提供自主成长的空间和平台,走出了一条德育创新的路子。红领巾小社团  相似文献   

9.
生活型德育是基于理论与现实的思考而提出的一种德育模式.它强调德育活动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联系,创设学生熟悉的德育生活情境,让学生讨论、实践、感悟和体验,让学生过有道德的学校生活,从而实现幸福生活的德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体验式德育是落实养成教育的理想途径。本文通过活动设计、参与体验、感悟内化三个扎实有效的体验式德育过程的阐述,说明了体验式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大且深远。  相似文献   

11.
陈福宗 《教师》2010,(24):15-15
少先队的“体验教育”是指在少先队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在实践中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培养能力,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形式。教育学家鲁洁在《新时期德育基本理论》及《德育新论》中指出:“德育过程涉及体验……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应该是受教育者的认知活动、体验活动与践行活动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马援 《下一代》2009,(4):4-5
1以“在活动中体验,在感悟中成长”为教育理念的“活动德育”,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校所认同,并努力践行。  相似文献   

13.
周燕 《上海教育》2015,(Z1):102-103
德育活动的评价要与学生的实际密切结合,与教师的指导密切结合,必须重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学会反思、发现自我的过程。德育活动是以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明理、践行,从而达到提高德育实效性为目的的活动。在德育工作越来越受重视的今天,各所学校都开展了丰富多彩、声势浩大的活动,然而,德育活动的成效该用怎样的方式呈现出来,却一直是个亟待研究的难题。  相似文献   

14.
表达评价是通过体验者的语言、形体等表达方式,测度体验者道德体验发生状况和道德境界的一种评价方法。近年来,我们逐步构建了以活动为中心的基地德育模式,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增设了活动分享这一环节,用表达评价的方法,将德育活动的分享和德育评价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文章将校园微电影融入培智学校德育的实践中,将发生在培智学校师生身边的先进事迹以校园微电影呈现出来,通过让培智学生参与到相关校园微电影的创作、拍摄、观看、交流活动中,使培智学生在行动中体验德育,在交流中畅谈德育,在发展中学习德育,在潜移默化中体验、内化,达到会自主、能参与、重体验、有感悟的德育学习效果,促进培智学生个体的心身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特殊教育学校可通过建立健全机制、引进社会有利资源、多渠道展示学生风采等方式,实现德育活动的常态化、社会化、生活化,从而不断提升德育管理实效,帮助残疾学生在活动中实践、体验、感悟,实现自我成长。  相似文献   

17.
校园实践性德育活动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在各项活动中主动体验,自觉感悟教育要求,全面促进中职生思想品格的健康发展,是提高中职学生道德素养的行之有效的载体。作者以所在学校为例,重点探讨了开展校园实践性德育活动的具体途径,以期为中职学校实践性德育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在于人精神生命的生成。基于学校生活的活动德育模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适应和发展、体验和感悟的环境,将生活内化为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取向,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德育生活化要求通过学生主体的德育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探索人生的价值,感悟生活的真谛,形成高尚的情操,不断优化自己的道德行为。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活动、德育管理、德育评价五个角度对初中生德育生活化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初中语文教材有着强烈的人文因素.教师应在朗读教学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指导诵读应从五个方面入手进行德育渗透:由仿入手,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披文入境,感悟文章的传统美德;浸润涵泳,提升学生的人格品位;循序渐进,探究德育的有效方式;依托活动,寻找诵读与德育的巧妙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