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重点应该在哪里?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一、"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关系新课程告诉我们:"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教什么"指的就是教学内容.在物理教学中,教学内容决不能停留在教会学生相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要牢固确定切合实际的课程目标,有明确清晰的教学方向.着眼点在于学生的参与及  相似文献   

2.
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到底怎么教?笔者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1.教师有激情。  相似文献   

3.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觉得好笑,怎么教师还会不知道讲什么呢?事实上,在现实中经常能听到有老师说"这个内容,不好讲",或者"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没有什么好讲的".这里最直接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讲,其实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没有确定好讲什么,也就是在对教材的内容重新组织的过程中,没有弄清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哪些重点讲,哪些略讲,哪些还该补充讲.  相似文献   

4.
本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语文教师感慨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了,越来越不知道该教什么了.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试图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做些理论的阐释,以期望破解语文教学的难解之题.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既是求真,也是向善的活动,同时又是向美的活动.我们谈论有效教学,是以当前课堂教学为前提来讨论怎样才能使学生学得有效、高效.因此有效教学研究实际上可以分为:"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三个层面.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说明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如何更好地把握自身角色,使物理教育更有效是当今物理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一、为什么教:确定教育的目标本轮课程改革追求从"适合教育的孩子"向"适合孩子的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语文课堂中的"变脸"层出不穷:如火如荼的朗读合唱、沸沸扬扬的"超文本"对话讨论、铺天盖地的多媒体"轰炸"……以至于有的教师感叹语文教学太复杂了,真是越教越不知道该怎么教了.崔峦先生说:"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磨课时听见几位老师抱怨说:"现在的学生真难教,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知识老师还没讲学生就已经知道了。"的确,在学习新知识前,学生早已不是一张"白纸"。作为教师,该怎么办?面对学生已经知道"答案"时,我们需要追问"有多少学生知道答案"、"有多少学生真正理解了所要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实验已几年了,不少教师提出了一些疑问:我怎么现在不会教语文课了?难道我过去的方法都过时了吗?有的教师处于一种迷茫、无助状态;有的教师虽然了解一些新课程的理论,但在实际教学中不知道如何去落实。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才是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堂呢?下面谈谈我学习新课程标准后的一点体会。一、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课堂评价一节好课,以往我们常常是看教师的“讲”,现在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看学生的“学”,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体现;看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主动;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否充分有效;看…  相似文献   

9.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教师讲什么不重要,学生怎么想比这重要一千倍."由此可见,读懂学生非常重要.它既是教师设计教学的前提,也是教师上好课的必要条件.因此,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学应该以"读懂学生"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处处体现"以生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这里,笔者从以下方面具体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一册》(以下简称新教科书)中的“引言”,相当于旧课本的“序言”。“引言”中的内容,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物理教学大纲》中没有列入(自然不能列入考试范围),但是作为一本教科书却不能省略。因为学生开始学习一门新课时都希望先知道:这门课要讲些什么、学它有什么用、怎样才能学好……。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在一门新课程的开始,也需要使学生学习这门课做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新课程改革以来,许多语文教师感慨越来越难教了,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教了,越来越不知道该教什么了。笔者针对上述问题,试图对“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做些理论的阐释,以期望破解语文教学的难解之题。  相似文献   

12.
很多一线的语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常常困惑:这篇课文"该教什么"?而上完课后又常常感觉"不知道教了什么"。特别令人沮丧的是,做了很多努力,有人评课"等于什么也没教"。所以,王荣生老师说,语文课是很折磨人的,学生多学了两节课,不见收获,少学了两节课,没感觉损失。孙绍振老师也感叹:许多时候,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我们都不知道要讲什么,经常发生的情况是,该讲的不讲,不该讲的,明明白白地摆在那里,没  相似文献   

13.
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孔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大教育家 ,得益于他“每事问”。爱因斯坦说 :“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善于提出问题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一、能够让学生问的尽量让学生自己问  例如 ,学习“认识一位小数”时 ,可以让学生自己说说想知道些什么。有的学生想知道什么是小数 ;有的想知道小数有什么用 ;有的想知道小数怎么读、怎么写 ;有的想知道小数怎么运算 ;有的想知道小数怎么比较大小 ;有的想知道小数与其它数有什么关系……教师…  相似文献   

14.
看到这个题目,也许有人会觉得好笑,怎么教师还会不知道讲什么呢?事实上,在现实中经常能听到有老师说“这个内容,不好讲”,或“这节课的内容学生一看就明白,没有什么好讲的”。这里最直接存在的问题是不知道怎么讲,其实仔细分析起来,还是没有确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上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讲台上教师费尽心思去讲,讲台下学生却沉闷不语,甚至恹恹欲睡.学生的困惑是:不知该学什么、怎么学,考试跟着感觉走,分数完全凭运气.怎样才能改变语文教学的这种"疲软"状态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把学习的自主权交到学生手里.当下各类教辅资料可谓铺天盖地,什么"教材全解""课文诠释"等,这些教辅资料对课文的涵盖可谓全面,此时的语文教师如果还按老套路走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调动不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习."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因此,根据日常教学中出现的情况,我设计了教学"三步法".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实施至今,带来理念普遍更新的同时,也带给老师许多新的困惑。作文教学的玄虚化令许多老师手足无措,纷纷感叹:以前教作文,还有知识可教;现在教作文,不知道教学生什么,只是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写,这样怎么能提高作文能力呢?诚然,新课程实施之前,教作文就等同于教作文知识;新课程实施之后,作文知识从作文教学中隐退,教作文等同于教师不作为。  相似文献   

17.
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笔者注意到许多学生爱学习记叙性的文章,而厌学说明性的文章;有的教师也认为,教学说明文总不如教文学作品那么劲头十足,有的还公然对学生说:"说明文没什么好讲,你们自己看一看算了"。其实不然,说明文是  相似文献   

18.
“教什么”和“怎么教”是教师备课时的必然思考,但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两个问题。首先,部分教师重视“怎么教”忽视“教什么”,致使课堂形式新颖但内容庞杂零碎,语文知识与能力并没有在学生的心田中扎下根来;其次,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部分教师把握不好“教多少”和“怎么教”,该讲的不敢讲,该问的不敢问,致使学生对应当掌握的语文知识和方法模糊不清。  相似文献   

19.
学教琐忆     
当教师就得学"教",学不好"教",怎么教好学生呢.我当教师是半路出家,也不知道怎么教,上课就是一个劲儿的讲.后来才知道教学还要讲究教学方法,教法好,效果就好.我就学起教来.向谁学?向书上学,向老师们学,还向我的学生学.学生能教老师教法吗?能.我有些教法就是学生教我的.我们成天与学生打交道,只要不把学生当容器来"灌",而把他们看成是学习的实践者,虚心向其请教,认真总结他们的学习经验,并依照改革教学,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不过,学生不会直截了当教你教法,而要我们做有心人,去发现,去"自学".五十年代初,有一次领学生去锄谷苗.农村老师事先告诉我怎样区分苗和草.他讲得清清楚楚,  相似文献   

20.
前些日子,在学校举行的"新教师亮相课"活动中,我听了三年级一位由美术改教数学的教师执教的"轴对称图形"一课.听后,我感受颇深:要想备好数学课,读懂教材中的细节很重要. 课一开始,该教师就出示了一些事先剪好的图形(半棵松树、半只蝴蝶、半座凉亭等),让学生猜这些分别是什么图形,学生很容易就猜出来了.教师随着学生的猜测逐个打开图形,并故作惊讶地问道:"你们怎么猜得这么准呢?"学生侃侃而谈,有的说:"因为两边都是一样的."有的说:"因为它们都是对称的."这时,老师就小结道:"像这样两边一样的图形就叫轴对称图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