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小学体育教材和诸多教参资料中,跳远教学都采用了中,短跑踏斜板起跳;中程助跑作腾空步,摆动腿踏上跳箱盖,向前作蹲跳下;短程助跑,屈腿跳过一定高度的横绳的教法。通过实践观察,我认为这些练习对于培养学生跳远的蹬地起跳能力,学习、改进和强化起跳与腾空的技术动作是有效的,但不宜多用.因为这些练习虽然能加大腾起角和腾  相似文献   

2.
在跳板处放上一块有弹性的斜跳板,是目前大多数教师在跳远教学中所常采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田径教材中也列入了这一教学方法,为了能使这一教学方法更好地为我们利用,有必要对它在跳远教学中产生的利与弊进行分析,以大家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在跳远技术教学中,起跳是跳远技术的核心和教学的重点,只有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起跳技术以及助跑与起跳的衔接技术,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和跳远成绩。但在跳远技术教学中,尤其在初学阶段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学生为了获得较大的垂直速度和所谓的“理想”腾起角度,在最后几步助跑中拉大步子,起跳时过低地降低身体重心,产生制动力量过大,“见高不见远”等等错误现象。这非但不利于起跳技术的学习与掌握,而且会过多地损失助跑的水平速度,影  相似文献   

4.
跳远     
一、跳远技术教学的目的任务建立正确的跳远助跑、起跳、空中和落地等技术环节的基本技术模式。二、教学步骤(一)走步式跳远技术1.学习起跳和空中技术(1)两腿前后开立,做原地上一步起跳练习(见图1的①~③)练习时注意正确的起跳腿放脚技术、起跳腿的扒地技术、摆动腿的折叠摆动技术,以及双臂积极摆动,练习时,躯干、两肩、头和眼的保持正确姿势。此练习也可以在走动中和慢跑中来完成。跳远起跳技术是跳远技术的关键技术组成部分。运动员在快速助跑中所获得的水平移动速度和能量必须通过强有力的起跳技术才能转化成人体向前上方腾起的飞行初速…  相似文献   

5.
王贺文 《中华武术》2007,(12):24-24
我们知道在跳远技术中,运动员离开起跳板的一瞬间,他的腾起初速度和起跳角度就决定了他的跳跃距离。因此运动员的起跳技术和踏跳能力是决定他跳远成绩的关键,是完成跳远技术教学中应该首先和重点要解决的问题。跳远正确的起跳技术应该是:运动员在完成高速助跑后,应充分利用助跑所获得的速度,用起跳脚前脚掌轻而快地着板,在身体重心保持较高的状况下,起跳脚完成快速而充分的蹬伸,摆动腿同时高抬大腿、两臂从后下方向前上方快速摆起、挺胸拔腰,以创造出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角度完成起跳。由于学校里教学对象是学生,他们一般正处于身体素质发育较佳的时期,有着一定的身体素质基础,如何才能将他们应有的能力发挥出来,是跳远技术教学中掌握起跳技术和发展踏跳能力的保证。由于学生受体育课教学时间限制,在完成跳远教学任务中,应充分考虑到教学时数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来安排跳远的起跳技术学习和适度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现从以下三点未谈谈本人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6.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小学三年级开始学习蹲踞式跳远。蹲踞式:起跳腾起后成“跨步飞跃”的姿势。当身体重心腾起到接近最高点时。起跳腿屈膝向前上方收起与摆动腿靠拢,空中形成“蹲踞”姿势,上举大腿,小腿前伸落地。我们在教蹲踞式跳远时,应该明确把学习重点放在助跑与起跳上。为以后学习跳远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年级教学任务: 学习跳远助跑与踏跳技术,发展腿部力量及弹跳力。  相似文献   

7.
跳远起跳是跳远技术环节中最复杂、最难掌握的一项,为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谈点自己的看法。跳远起跳,要求人在高速度下,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而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初速度和适宜的腾起角度。起跳的顺利完成与否,直接影响高速助跑的利用率和腾起高度,最终影响远度。为此,在教学上分为四个步骤:首先是学习上板姿势,即模仿脚与踏跳板瞬间接触的身体姿势,并且做到贯穿始终,经常练习;第二、学习如何在起跳时把身体放在适当位置,以控制转动量的大小和方向;第三,学习怎样完成躯干和膝的伸展动作。这对垂直分力的获得是非常重…  相似文献   

8.
跳远起跳最佳效果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起跳的腾起水平速度(在一定腾起角度状态下),而起跳腾起的水平速度来于助跑的质量,其中主要表现在起跳前几步助跑的速度、节奏和助跑技术。通过教学实验,反映出无板助跑起跳练习对起跳前几步助跑的速度感、节奏感的效果比有板起跳练习的效果要好,这对形成起跳的最佳效果无疑是有积极的影响。从而可以加大起跳腾空阶段身体重心通过的水平距离,它对提高跳远运动成绩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一、诱导训练的依据助跑快、起跳快是背越式跳高的重要特点,在快速助跑中顺利有效地完成起跳是背越式跳高训练的中心环节。众所周知,背越式跳高的助跑与跳远助跑除了弧线区别外,在动作结构和速度要求上都十分接近,起跳技术也无明显差别,只是背越武跳高的腾起角大于跳远。基于这种原因,我们便有可能合理利用跳远的助跑起跳技术,在尽可能保持水平速度的情况下,不断加大腾起垂直速度,即通过采用适宜的手段方法逐渐加大腾起角,使之顺利过渡到  相似文献   

10.
在跳远教学初期,学生对技术概念理解上往往有偏差,认为跳远就是往远跳,因此,实践中往往表现为急于往远跳而忽略了起跳腿的蹬伸,造成了起跳蹬伸不充分、一滑而过的错误动作。有的则认为要有一定的腾起高度,于是,欲上先下的降低重心起跳的错误也就随之而来。针对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发现了虽然表现是在起跳腿蹬伸不充分方面,实际上是因为起跳时蹬伸发力点在小腿上,蹬地时蹬伸力量不通过重心造成此错误,由于起跳蹬伸时人体总重心已前移过支撑点;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为了起跳能使上劲,助跑后几步明显降低重心,减慢跑速,而由于起跳…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运动员是我们国家体育的后备力量,训练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这一项目今后的整体实力,对于跳远这一项目,专项素质尤其重要。我们知道决定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是腾起初速度和腾起角,而这些又取决于运动员在助跑中获得的水平速度和起跳中获得的垂直速度。也就是说取决于运动员的速度水平和快速助跑中完成  相似文献   

12.
跳远技术首要的问题就是要进行快速而强有力的踏跳,以获得较大起跳初速度,而这个问题往往是人们熟悉而又被人们所忽视的。   在教跳远踏跳时,我采用在踏跳板上起跳,腾空后落在高为 70公分的平台上的教法,效果较好。具体步骤如下:   一、 6步助跑,用有力的脚在踏板上起跳做腾空步,摆动腿落在平台上。踏跳板与平台之间的距离,男生为 1米,女生为 80公分,反复练习后,根据学生掌握程度,逐步加长跳板与平台之间的距离。男生由 1米至 2.5米,女生由 80公分至 2.20米,视个子高矮和素质情况而定。同时逐步加长助跑距离和加快助跑…  相似文献   

13.
<正> 蹲踞式跳远是三种跳远方法中技术最简单的一种,适合初学跳远者学习。就技术而言,不管是何种跳远方法,均包括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部分,其中,助跑和起跳结合是关键技术,是教学的重点。教学应围绕掌握好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的技术来安排。助跑与起跳结合是指助跑最后一步起跳脚上板到起跳脚离板的动作过程。蹲踞式跳远技术要领和教学方法如下: 蹲踞式跳远技术要领助跑应加速,最后几步达到最高跑速。起跳脚上板应尽量减少制动,起跳时上体应正直或稍前倾,起跳腿充分蹬伸,摆动腿与两臂配合  相似文献   

14.
1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的着地方式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1.1摆动腿着地方式对起跳脚着地时身体重心水平初速度的影响 助跑进入最后一步时摆动腿着地瞬间相对较大的小腿着地角和着地髋角对于保持助跑速度进入起跳是有利的,同时,直接影响人体的水平腾起初速度。这是运动员积极快速正确有效地完成助跑技术动作的结果。而相对较小的小腿着地角和着地髋角是由于运动员在摆动腿着地瞬间有意无意地为起跳做准备而降低重心所造成的,这种方式在摆动腿着地时,就会产生较大的制动,在助跑最后一步摆动腿支撑时期导致水平速度出现过多的损失,从而造成进入起跳阶段时的水平速度及腾起水平速度的下降,严重影响起跳效果。  相似文献   

15.
改善跳远起跳时摆动腿技术的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是身体重心腾起速度、腾起角度和起跳高度。   研究表明:要进一步提高跳远成绩,最有效的途径是在继续提高绝对速度水平的前提下,提高起跳力量和改善起跳技术,以获得尽可能大的腾起垂直速度和合理的腾起角度。   1.跳远起跳中,合理的摆动腿技术特征   (1)在合理的最后一步步长的前提下,在起跳腿着地瞬间,摆动腿应越接近起跳腿越好,两大腿之间夹角在 35°~ 42°,这说明摆动腿距离地面后能积极开始向前摆动。   (2)在起跳腿开始由缓冲转入蹬伸时,摆动腿应已摆过起跳腿,摆至身体的前方。这…  相似文献   

16.
跳远是一个速度性项目,快速助跑、快速起跳是跳远的一个主要的技术要求。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快速起跳能力,也是跳远技术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然而,在跳远技术教学的实践过程中,中学生往往出现“跑得快,跳不起”的毛病。目前在中学的跳远技术教学中,教师们普遍采用让学生在较短距离内进行反复练习,以掌握半程助跑起跳的技术动作,直到任务基本完成,再逐渐加长助跑距离来练习的方法。可以看出,采用这种练习方法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学生进行快速练习的时间明显减少,这不利于发展快速起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短距离助跑跳远这一练习方法的运动生物力学意义,本文对跳远运动员的短距离助跑和全程助跑跳远进行高速摄影和三维测力的同步测试.并通过对其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短距离助跑与全程助跑的水平速度、跳跃距离之差约为10%;2)起跳时间和力作用于垂直方向的时间比全程助跑长;3)腾起角度大于全程助跑;4)身体重心腾起高度和滞空时间与全程助跑相同。  相似文献   

18.
对影响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起跳垂直速度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跳远运动现状,采取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的方法,对影响我国跳远运动成绩的因素——腾起垂直速度加以分析,认为提高绝对速度,合理利用助跑速度,形成良好助跑节奏,提高起跳腿支撑缓冲能力,加快摆动速度都有助于运动员获得适宜的腾起垂直速度,能使运动员获得理想的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9.
高水平跳远运动员起跳过程中摆动腿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证明,跳远起跳过程中缓冲阶段拉动腿的摆动效果对上板速度、腾起初速度和跳远成绩有显著影响,起跳蹬伸阶段摆动腿的摆动制动加速度与腾起初速度和跳远成绩有高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抓好了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就是抓到了跳远技术的关键,而起跳过程中臂、腿的摆动是重要的技术细节。跳远起跳的臂、腿摆动动作是在起跳时,两臂摆动动作配合做急速的突停制动,同时摆动腿一侧髋带动大腿向前上方快速摆动。但在跳远教学和训练中,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