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红楼梦>中所谓"女性",并非单指生理意义上的"女性",而是理想、美好事物的象征;所谓"女性崇拜",也就表现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相应地,对"男性"的嫌弃也就表现了对污浊现实的不满.小说从精神意蕴到人物安排,处处流露出浓厚的"女性崇拜"意识.这是作者生活经验和价值标准的下意识外化,是作者表明离经叛道立场的最直接方式,代表了曹雪芹心目中对所谓"正经"观念的悖离.  相似文献   

2.
生殖崇拜是人类最普遍的原始信仰 ,生殖崇拜首先是基于对女性的崇拜 ,原始的女性崇拜观念在民俗活动中历代传承 ,在我国的民间剪纸造型中仍保留有大量的表现女性崇拜内涵的艺术造型符号 ,是女性生殖崇拜文化的重要遗存和积淀。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最基本、也是最深刻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永恒女性”的崇拜是俄罗斯文化中一个古老的人文传统,也是俄罗斯作家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它不仅有着自己的概念体系,也形成了一系列的形象体系。在俄罗斯作家的笔下,诞生了许多“永恒女性”的形象,她们既具有自己的个性特征,又具有“永恒女性”的共同气质。索洛维约夫把“永恒女性”崇拜发展成一种完整的学说,即索菲娅学说。本文拟以索菲娅学说为切入点,深刻解读勃洛克和帕斯捷尔纳克作品中的“永恒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中从女性始祖写起,并在神话世界——梦幻世界——现实世界中,构成了女性守护者的三重构架,让女性成为世界的主宰,体现了作者深层的女性崇拜意识,而女性崇拜与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母神崇拜又有着深刻的渊源.  相似文献   

5.
李都荣 《文教资料》2009,(17):37-39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它不仅仅是一种书写符号.还能传达出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在母系氏族社会中人们崇拜女性,赞美生育,以母系定血统.重母轻父。女性在母系氏族社会拥有崇高的地位.受到人们的崇拜.这是由女性在当时的社会地位决定的。在早期的文字中,也保存了女性成为“女神”的影子,本文对若干甲骨文进行分析.并从其形体结构透视出女性的“女神”时代。  相似文献   

6.
浅析岛崎藤村的女性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女性总是作家津津乐道的描写对象,岛崎藤村也不例外。不过,其笔下的女性美丽婉约,少女时代可亲可爱,令人痴迷;一旦嫁作人妇,便变得令人生出些许厌恶之感;另外,还表现为受封建道德礼教影响严重,失去自我,一心只为丈夫着想。岛崎藤村的女性观在很大程度上受了北村透谷“处女崇拜”女性观的影响,另外也和岛崎藤村的成长环境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关。本文通过对岛崎藤村笔下女性形象的分析,浅析岛崎藤村的女性观及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女娲造人实施的是所谓“孤雌生殖”,代表先民对旧石器时代中期女性崇拜的历史回忆,可以说是最古老的神话,此后女娲在神话中的降格则表明女性历史地位的下降,女娲异名分化的产物西王母也有类似的变化,她由地位崇高的尊神逐渐沦落为被玩弄的对象,当是出于同样的原因,只是时代较晚,情形更为可悲罢了,。“伯禹腹鲧”乃是典型的“孤雄生殖”之文化遗存,“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更表明子女已归属父亲,这说明了男性对女性的彻底胜利,亦即父系氏族的正式建立。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水浒传》中三类女性人物形象的剖析,论证了作者在书中所表现的“女性祸水观”、“天理与人欲的矛盾”、“男尊女卑”等落后的女性观,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宗法思想对作者的深刻影响,造成了对不同性别人物形象所采取双重评价标准和不同价值取向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端木蕻良擅写女性,他笔下的“地之女”形象生动灵活、个性鲜明。她们纯真、善良,率性迷人,兼具雄强柔媚的性格特征,是端木蕻良极力赞扬的对象。而形成端木蕻良的女性崇拜思想的原因很复杂,主要是生活在他周围的女性的影响、《红楼梦》的女性崇拜思想以及中国文化中的女神崇拜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莫言是新时期以来善于运用象征叙事的小说家。在其新历史小说创作中,象征叙事表现为小说意象呈现出美术结构;通过对女性性征的描绘建立女性崇拜图腾象征世界;小说结构具有整体象征的“原型”审美等特点。莫言新历史小说的象征叙事,使其作品超越了文本表层对历史的叙述和反思,在深层指向上蕴含着对原始生命力赞美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11.
晋王嘉《拾遗记》涉及众多女性形象,就其身份地位而言,大体可分为三大系统六小类(神女、仙女、凡女三个系统,古帝之母、神异之女、大小仙女、后妃姬妾、贤俊之母、异域奇女六个小类),其中,部分个体女性形象的刻画较为出彩。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女性人物虽然正史有载,但小说中的形象却不尽同于史书,有的甚至完全与史相违。整体来看,在“古帝之母”“后妃姬妾”类女性人物以及西王母的相关描写中,作者的颂美情感较为强烈,究其原因,这与王嘉的方士身份,以及道教以女神和女仙崇拜为主要内容的女性崇拜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弹词作为“女性文体”的特点表现在作者、接受者、传播者、内容、形式等五个方面。弹词中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的自觉是多方面的,而尤以女性的参政意识最为突出,这与中国的文学传统、当时的社会思潮、社会风气、文化氛围等因素密不可分,对后世的女性文学乃至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执拗的“寻找者“:铁凝小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女性的生存体贴和情感关怀是铁凝创作的一条主线。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从对压抑着女性存在的”物质“的关注开始的。在对女性悲剧性宿命思索的同时,铁凝始终在极力地寻着着女性合理的生存方式和情感追求,她写出了现代女性对自由情感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追求和失落,进而指出了现代人生活方式和种种残缺,表达了她对”自然本相‘和母性的崇拜。铁凝创作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合理的存在方式的探寻,即使这种探寻的结  相似文献   

14.
陈染的作品主题在于表现“女性的特殊存在”,表现女性所独有的心理体验,因而其笔触自然走向女性的内心世界.她的笔下的女性形象在现实世界给予女性的偏见、压抑及束缚中表现出内心世界的抗争,而这种抗争是如此苍白、困惑,甚至表现出心理畸形的特征,因而她们的意识是“残缺”的,生活方式也是“残缺”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有借闺音以抒情、言志的“男子作闺音”现象,沈从文在湘西小说创作中也深谙此道。在城市遭遇的自卑苦闷让沈从文梦回湘西;而阿尼玛原型影响下的女性崇拜心理让沈从文更多寄梦于女性形象。湘西女性形象的塑造让沈从文在城乡对照中完成了对湘西世界的造神运动,从而实现了对自卑的超越。因此他笔下的湘西小说具备了“男子作闺音”的基本特征,其中的一些重要女性形象,被赋予了作者自身最重要的人生追求与审美理想,同时,也充当了沈从文情感情绪的隐蔽代言人,要想读懂真实的沈从文,需要我们揭开其女性形象创作背后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6.
:对女性的生存体贴和情感关怀是铁凝创作的一条主线。她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从对压抑着女性存在的“物质”的关注开始的。在对女性悲剧性宿命思索的同时 ,铁凝始终在极力地寻求着女性合理的生存方式和情感追求 ,她写出了现代女性对自由情感和自由生活的向往、追求和失落 ,进而指出了现代人生活方式和种种残缺 ,表达了她对“自然本相”和母性的崇拜。铁凝的创作让我们意识到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对人的合理的存在方式的探寻 ,即使这种探寻的结果也许令人失望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历史上不乏女性作者,但文学史里却难觅其踪。这既是儒家男尊女卑的反映,也是男性主导历史、对女性愚化的结果。女性文学作品具有男性作品所不可替代的价值,男性笔下的中国妇女形象也有待于从女性角度去重新解构。要想全面构建中国文学史,就必须客观地确立女性作者在文学史上应有的地位。达到此目的可从5个方面人手:用女权主义理论审视中国文学史、整理古代女作者作品、在特定文化背景下考察女作者、诗史互证和对作品的“感性”研究。  相似文献   

18.
“躯体写作”是世纪之交女性文学中最有争议的话题。其意义在于躯体写作的主题化具有文学史和性别革命的双重价值;其误区别在于躯体写作不仅有女性自我身体崇拜倾向,而且有彻底欲望化表现的倾向,其原因在于对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简单模仿和不合时宜的“嫁接”。  相似文献   

19.
该文对贵池傩中五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了解构阐释。作者认为,茅坦傩祭表现了上古祖先崇拜和鸡卜信仰意识;“过马背”内涵着卵生神话与子卵崇拜;傩舞《舞滚灯》充盈着女性生殖崇拜;“百代伞”反映了男根和男根生殖力崇拜;“互饮酒”再现了初民在祭坛性媾野合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商人形象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女性商人、商业以及作者的创作动机做综合的专题性研究.《聊斋志异》中表现的“女性独立,必须以经济独立为基础”的新思想是在明末清初,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影响产生的,是处在当时社会中女性谋求发展的表现.蒲松龄塑造这些女商人形象,在肯定她们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为后世进一步推进男女平等思想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