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科技风》2015,(14)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会对我国沿海航运产生重要影响,影响区域主要是我国华南、华东沿海。了确保船舶在该区域内的航行安全,了解该区域的台风特点,对于经常在该区域航行的航海人员尤为重要。"桑美"是百年一遇的台风,是建国以来登陆我国大陆最强的一个。本文以"桑美"为典型的台风案例,分析台风的防抗。  相似文献   

2.
利用气象现代化手段观测的数据进行分析。从风云2C红外云图可以发现,在近海"桑美"台风强度加强过程中,台风外围云系被台风外核区吸收,风暴直径明显减小,结构更为密实,台风眼由模糊发展为清晰;在迅速加强阶段,台风迅速向内收缩,呈现眼壁上螺旋雨带的发展特征。根据温州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SA的组合反射率和径向速度产品揭示了直到登陆前1 h,桑美台风的强度仍在加强的事实,从组合反射率可见,台风从单眼壁发展成双眼壁,之后发展成具备更加深厚眼壁的台风结构,此过程对应于雷达径向速度图表现为,从一个大速度区发展为二个大速度区,直至更大的速度区。从登陆前后几小时地面测站的变压计算气压梯度可以判断强风区大小,结合变压及小时极大风风向变化可判断登陆点,以及作出登陆后移动路径的短时预报;小时累计降水分布表明,其具有明显不对称分布特征,前进方向右侧大于左侧,强降水主要集中在台风环流主体区,外围降水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台风登陆前后暖心结构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NCEP再分析资料和台风年鉴资料,在2000~2007年期间登陆我国的台风中选取了18个台风为例,对这18个台风温度距平垂直剖面图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垂直结构上.台风登陆前台风暖心结构图形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有规则,且圆滑;当台风登陆后暖心结构发生变化,图形呈不规则、扁平.台风登陆前后暖心面积指数大部分都呈减小趋势...  相似文献   

4.
台风杰拉华的路径和降水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爱芬  雷媛 《科技通报》2002,18(1):24-30
2000年第8号台风杰拉华于8月10日19时30分在浙江省宁波市象山登陆,其路径不规则,降水偏少。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场和卫星云入手,针对当时预报中的两大难点-高纬西折和降水偏少,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历史上登陆象山的8807号和5612号台风及2000年高纬北上转向的台风桑美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期,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2006年中国气候公报指出:2006年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比往年偏重,气候条件对农业而言属一般年景。是我国195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百年一遇超强台风“桑美”登陆我国;强热带风暴“碧利斯”横扫我国南方7省(区);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了解丽水台风灾害特征,利用气象灾害普查资料和历史台风资料,根据不同的台风路径,对1984-2007年间丽水的台风灾害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丽水致灾台风都是登陆台风,登陆前绝大多数穿过台湾中北部或者经过台湾北侧;这些台风集中在玉环至厦门之间登陆,同时这个区域内登陆的台风多数能致灾,灾害区域分布上呈现东南部重西北部轻;登陆玉环及以北的台风虽然致灾比例小,但如果有灾往往是全市性的严重灾害。  相似文献   

7.
利用NCEP分析资料、常规地面站雨量观测资料和区域中尺度自动站雨量资料,综合分析了"罗莎"台风的物理诊断量,探讨秋季登陆台风的特征和降水机制.湿位涡和螺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低层湿位涡对台风的移向和登陆点具有很好的指向作用,对台风的强度变化也有指导意义;在秋季冷空气侵入时,低层湿位涡的正值不稳定区是暴雨多发区域;垂直螺旋...  相似文献   

8.
泾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境内多为丘陵地带,但几乎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干扰,近10年对泾县有较大的影响的台风主要"2009年8号台风莫拉克"、"2012年11号强热带风暴"海葵"、"2018年18号台风"温比亚"。笔者通过对比发现,这三个台风登陆时间均为8月份,登陆地点在浙江省、福建省和上海,地点虽然不同,但是路径相同,即为:西北移路径(台风的起点纬度较高,在我国浙江、上海、江苏一带沿海登陆)。"莫拉克"持续时间长(从生成到停止编号,共9天),在移动过程中与"天鹅"和东侧热带低压相互影响、相互牵制,导致移向多次发生转折。这次台风外圈沿我县边缘经过后入海,给我县造成了一定的灾情,统计如下:受灾人口:5.1万人,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海葵"在浙江省象山县鹤浦镇沿海登陆后一路向西北方向移动,于8日04点左右进入安徽东南部,登陆时,第9号台风"苏拉"与第10号台风"达维"尚未完全结束,我县直接受其影响,所以"海葵"的破坏程度更大。24小时日最大雨量为245.1毫米,为我县有气象记录以来第二极值(1965年8月20日246.5毫米)。300毫米以上的站点有:乌溪363毫米、厚岸342毫米、苏红306毫米。据统计,全县受灾人口达21万人,各类经济损失达4.52亿元。"温比亚"由于登陆地较北一些,对我县的危害较小,但"温比亚"是2018年继"安比""云雀"后直接登陆上海的第三个台风,它的跨度范围大,影响的范围广,对北部地区造成的危害大,所以社会影响力较大,人们的记忆力深刻。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上海市2000-2007年的台风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分析了近八年来上海地区台风的登陆时间、路径及造成的灾情,并总结台风的登陆的时间分布规律,并针对2005-2007这两年中的较强的四次台风进行了细致的总结对比及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10.
郑峰 《科技通报》2005,21(5):529-532
本文运用T106数值预报产品、卫星云冈及天气实况资料等,对1999年9月4日凌晨温州特大暴雨原因进行探讨,发现秋季在厦门以南至广东东部登陆的台风,在浙中南沿海形成台风倒槽,该倒槽内暖湿切变线的中尺度对流云团是引起特大暴雨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基于1979~2010年的NCEP/NCAR再分析风场资料和美国联合台风预警中心(JTWC)热带气旋资料,文章通过研究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对东风波、赤道辐合带等的影响进而揭示低空越赤道气流准双周振荡与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的关系。传统意义上,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可划分为:西行路径、西北行路径、转向路径和异常路径,文章的主要研究对象为西行路径和西北行路径。首先利用风场资料对低空(925h Pa)经向风进行低频(10~20天)滤波并对滤波后低频经向风场进行EOF分解,分析表明低空越赤道气流及与其相联系的经向风存在明显的准双周(10~20天)振荡现象。研究表明,越赤道气流对西北太平洋台风路径预报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较大的低频越赤道气流经向分量使得季风槽位置北抬,从而影响台风移动路径偏北,相反,较小的低频越赤道气流经向分量或负的分量不易使台风转向。  相似文献   

12.
李云泉  李海军  董旭 《科技通报》2009,25(4):407-411
在台风预报中,使用相似路径是常用且相当有效的一种方法.但路径相似的台风由于在不同的环流形势下,最终导致风雨影响差异很大.2007年13号超强台风"韦帕"和2005年15号强台风"卡努"从生成时间和移动路径上都非常的相似,但因大气环流结构有所不同,造成的风雨影响也不同.本文通过对比这两次台风过程的移动路径、大气环流背景以及物理量场找出同一季节,在洋面上生成的台风由于不同的大气环流结构,造成风雨影响不同的原因.物理量压能和湿焓两者综合应用,对暴雨预报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强湿焓平流与未来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今后台风暴雨的预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悬挑网架在台风作用下的破坏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悬挑网架结构被广泛应用于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中,随着这种结构向大跨度和轻质化方向的发展,风荷载逐渐成为其主要控制荷载,尤其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台风多发区.本文首先介绍了台风年最大风速的模拟方法,考虑到台风风场流动不稳定性,对其进行了修正:然后结合悬挑网架在台风作用下破坏的工程实例,进行了结构受力的几何和材料的双重非线性分析,研究了悬挑网架结构在强台风作用下的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14.
杜王盖  孙炳楠  陈水福 《科技通报》2008,24(1):103-108,113
应用自行开发的建筑风场数值模拟程序WSB,对受扰的低层双坡屋面建筑与相邻不同体型建筑间的风致干扰进行一系列的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多类体型建筑的风致干扰下,低层双坡屋面建筑的坡面风压分布形态和变化趋势有明显的规律,与单体建筑的情况相比较,迎风坡面靠近檐口处或背风坡面靠近屋脊处的风压变化最大;施扰建筑体型的不同引起坡面风压的显著差异,靠近檐口处或屋脊处的风压差值最大;以上结论在沿海地区的抗台风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东海海洋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东海站”)围绕我国东海海域重要流系和复杂海洋现象研究、台风预警预报、海洋权益维护及保障等需求,组建了科学合理的东海浮标观测网络。东海站的主要成果体现在:积累了10余年的连续实时观测数据,有效揭示了区域海洋环境长期演化过程;建立了台风实时观测数据库,有效改善了台风路径预报的准确性;验证了国际风速模式和流场模式在我国近海区域的适用性;阐释了东海海洋环境季节变化特点,提高了灾害性事件对我国海洋环境危害的预报能力;研发了我国首套超大型三锚式浮标综合观测平台,开拓了智能观测在海洋剖面观测领域的应用示范。东海站始终坚持综合性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并举,立足我国近海环境演变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的综合交叉与系统集成的前期基础,面向我国近海海洋生态文明建设、透明海洋计划等国家重大需求及物理海洋学、海洋生态学、海洋化学、海洋生物学等学科前沿问题,东海站开展了系统的长序列定点连续实时观测、试验研究和科普示范,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为我国近海海洋环境保护和防灾减灾预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陆域主要自然灾害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海燕 《科技通报》2004,20(4):283-288
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和灾情等着手,论述浙江省陆域自然灾害系统的基本特点及其概况;利用浙江省59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以及“浙江省陆域主要自然灾害灾情数据库”的资料,对台风、梅汛期洪涝、干旱、滑坡等主要灾种发生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进行了时空分析.分析表明,台风、洪涝等是浙江省最主要的灾害.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程度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对1954至2005年嘉兴汛期降水,包括梅汛期和台汛期降水做滑动平均和小波分析,发现嘉兴汛期梅汛期降水,在降水偏多的50年代和80~90年代都存在着3~4 a周期变化,而台汛期降水存在5 a和9~10 a的周期振荡。台汛期降水在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出现增多现象。汛期梅汛期降水年代际振荡周期有14 a2、0 a,台汛期周期自20 a向36 a转变。对梅汛期台汛期降水分别做降水异常偏多(少)年合成分析,发现影响嘉兴梅汛期降水的主要环流系统是贝加尔湖西风槽和西太平洋副高,欧亚大陆经向(纬向)环流发展,副高偏强(弱),降水偏多(少);8~9月影响嘉兴降水的主要环流系统是西太平洋副高,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弱),位置偏北(偏东),有(不)利于台风影响嘉兴,从而台汛期降水偏多(少)。  相似文献   

18.
沈晓玲 《科技通报》2007,23(2):180-186
通过分析0505号台风“海棠”暴雨过程中的湿位涡及其各分量的变化,表明负值MPV1密集区与强降水中心相对应,MPV1的变化比降水量的变化有一定的提前量,且MPV1随高度向台风移动方向倾斜,这对预报台风移动路径和暴雨落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