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建设学校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用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建立价值观体系,应当动员全体师生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加强引导,形成学校的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坐标,规定了学校课程建设以人的现实境遇为现实基点,以人的发展要素为内容维度,以人的现实需要为目标向度,并以唤起人的生命姿态为价值旨趣。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学校课程建设要在哲学层面坚持马克思主义引领,构筑学校课程哲学;在文化层面关注多元化形态整合,弥合课程文化张力;在价值层面坚持以个体人...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一个文化组织。学校文化的本质在于用文化精神培育人,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学校文化建设重在营造学校育人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营造育人文化是多方面、全方位的。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引领,以和谐的育人文化熏陶,以民主宽松的管理文化发展,以创新的教学文化提升。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育人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发展为本,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加强校园人文文化建设,培养人文精神是我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和方式,已成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校园人文文化建设的切实途径.  相似文献   

5.
学校文化是学校展开教育改革的土壤,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推进学校文化建设要求:明晰学校文化建设主体的特质及其涉及人员范围,坚持以促进学校"成事""成人"和"成效"为建设基本依据,坚持全局与重点并重、内生与借鉴结合及内涵与符号同步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学校文化建设不仅是中小学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学校价值追求的一种重要体现.当前学校文化建设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文化的内涵,学校文化建设的内容、问题及策略等几个方面.今后中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研究要强调学校文化建设的柔性需求,坚持传统与个性的学校特色文化,加强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管理工作,更加注重学校文化建设途径的实践性.  相似文献   

7.
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成就一所学校教育品牌的基石。我校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坚持以优质的校园物质文化陶冶人,以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激励人,以规范的校园行为文化约束人,有力地推动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塑造高尚优雅的校园人文环境人文环境能赋予学校以生命的活力,体现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蕴。苏霍姆林  相似文献   

8.
学校组织文化建设“以人为本”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人的因素在社会这个大系统中进一步突显的过程。“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是人,学校管理的动力和核心也是人,学校管理的成功与失败也取决于人”[1]。学校的一切工作,从根本上说,都是围绕着“人”这个中心展开的。作为学校管理灵魂的学校组织文化的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人的潜能、开启人的心智,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和谐发展。一、组织文化的本质决定了其建设必须“以人为本”学校组织文化,是学校在自己的长期教育实践中创造和积淀下来并为其成员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和行…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文化”“文化建设”备受关注,无论是对于学校教育的改革发展,还是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实皆一大幸事。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文化是学校的立校之本,也是师生的精神家园。我们特校要坚持“以文化人”,推动学校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要发展特教学校文化,就要与深化特教课程改革有机结合。着眼当前,聚焦课堂,乃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教人育人,并通过教人育人来实现发展人与社会的目的.下面从育人特性、文化特性和生命特性角度,谈谈我校对学校教育的再认识和实践探索情况. 一、对学校教育的再认识 1.学校教育拥有文化的力量 学校教育首先是一种文化形式.学校教育的命脉在于文化传承.因此,学校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不管办哪个层次的教育、哪个层次的学校,都应坚持育人使命和传承文化并行,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建设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学校应该具有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高雅的艺术情趣、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校风学风,从而使学校富含文化底蕴,外显文化特色,扎实有效地把人类先进文化播撒进学生的心里,把学生熏陶影响成为有道德、有文化的人.  相似文献   

11.
学校文化既具有广义文化的一般性,又体现教书育人的特殊性,发挥着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中小学应塑造学校共同价值观,体现文化自觉;追求学校文化建设高品位,增强文化自信;动员全员参与学校文化建设,发挥校长、教师、学生的能动作用;形成学校的课程文化、网络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2.
High school science teachers, of course, want to motivate their students to consider study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E) in college. However, many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not familiar with wha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ctually entail. They may know science as little more than “systematic discovery” and engineering as nothing but “math-intensive design.” Without appreciation for the rich cultur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udents will be unlikely to choose such a field of study. The Discovery Channel television show Mythbusters helps remedy the lack of understanding many people, especially young people, have about S&E. Mythbusters presents a highly accurate vignette of the cultur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Episodes of the show were analyzed for instances in which the cultur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as accurately depicted. Many resources, including several publications of the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informed the media analysis. To encourage more high school students to pursue S&E in college, they need to be exposed to the culture of S&E. Mythbusters provides a window into the often unseen realm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llowing its viewers, who are disproportionately represented among the young adult age bracket, to see what it means to conduc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n a routine basis. High school science instructors should look to Mythbusters to provide insight into the culture of S&E that textbooks often have difficulty conveying to students.  相似文献   

13.
在多民族国家,不同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业成就方面存在着差异。在中国众多的少数民族杂居地区,少数民族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以汉文化为主流文化的环境中学习,他们的学业成就受到社会、家庭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多重影响,其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较为深层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就,可采取以下几种策略:学校开展多元文化教育策略;少数民族家长改变教育态度和教养方式;少数民族地区要正确理解和实施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4.
黄文利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0):110-11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不断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应建立起以服务教师在校企合作中建功立业、学生在工学结合中成长成才、学校在文化建设中做大做强为核心理念的服务文化,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服务水平,彰显高职教育的服务个性,培植师生的人文精神。高职院校服务文化的构建,必须树立现代服务理念,增强服务至上的文化自觉,做好服务文化的战略规划和战术实施,强化服务文化的内涵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前高职学生的文学素养教育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高职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有待提高:二是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文学素养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和有力的激励引导措施。要改变这一现状,可以从重视高职生的文学素养教育,整合教材、发挥文学的育人作用,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应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看考试分数;学校管理应着眼于教师的充分发展,而不是靠教师的苦干蛮干或者加班加点;学校建设应基于学校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追求眼前的或单一的“升学率”。校长的历史使命就是要通过领导和管理,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学校组织文化,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学校的目标理念就是教书育人,无论是小初高还是高职院校都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第一品格为第一要务。在中国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作为未来中国发展的脊梁,无论是学识还是思想教育都应当得到加强教育。对此,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应当自身转变其教育理念,在现实实际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新高职院校的教育思维。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及初中生的道德发展特点,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多元性的网络文化对初中生道德发展造成的影响.在肯定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给初中生的道德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更加关注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最后通过对这些影响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有助于提高初中生道德品质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20.
在中小学长期应试教育中,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高校一部分新生出现性情畸变和人格扭曲的现象。高校必须针对中小学应试教育带来的遗患,深入调查大学新生的心理现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有的放矢地做好大学新生的心理辅导,使心理咨询专业化、经常化、制度化,加强对大学新生尤其是对大学新生中敏感人群的心理护理,改善大学校园的人际交往氛围。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敏感人群心理危机预警及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