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前言 江油市九岭镇红岩村金洞子滑坡位于江油市九岭镇红岩村4社,位于河谷斜坡地带。滑坡体受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影响,坡体变形较强烈,裂缝明显。现状稳定性较差,在暴雨和余震的诱发下,易产生新的变形,  相似文献   

2.
新县银河湾国际花园小区边坡位于新县京九北路,富华超市东南250m。边坡受下部开挖的影响,斜坡体有可能出现变形和裂缝。现状情况下基本稳定,在后续开挖,以及暴雨的诱发下,易产生变形,斜坡体直接危害到边坡上部居民和拟建小区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范大军 《今日科苑》2010,(2):108-108
笔者通过实地考察5.12地震后茂县的山体受损情况,重点研究了位于茂县水若村的二里山不稳定斜坡,该斜坡出现较强烈的变形现象,严重危及下方村民的安全。本文阐述了二里山不稳定斜坡的岩体结构特征及破坏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为茂县灾后重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该滑坡与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位于通化县二密镇,距马当村直线距离3.9 km。地质灾害隐患点在雨水的冲刷下,斜坡上碎石等残坡积物沿着斜坡常常发崩滑地质灾害,落石常常崩落到居民的房屋及道路上,造成道路中断、伤及过往车辆和行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八大家后山的不稳定坡体(滑坡与崩塌隐患点)存在着极大的潜在危害,威胁边坡附近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5.
范彬彬 《科技风》2012,(11):170-171
滑坡稳定性评价一直以来都是滑坡监测工程布置、防治工程设计及滑坡相关研究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为了确保杨柳垭变电站和当地人民财产的安全,本文对杨柳垭滑坡进行了滑坡变形破坏机制分析并进行了稳定性评价.采用剩余推力法计算滑坡天然工况和暴雨工况下的稳定性,由此揭示滑坡的长期稳定性与失稳风险.经技术、经济、治理效果等方面综合分析,给出滑坡的设计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斜坡的危害可以达到重大级,而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分析和评价是其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在研究不稳定斜坡的背景条件和基本特征基础上,采用定量的极限平衡法与定性的工程地质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海啊集团—新场村不稳定斜坡稳定性问题及其潜在危害性。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以作为同类边坡的参考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诸暨市农村山区曾发生大量的地质灾害,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确保农村人口的安全和减少经济损失,通过对全市不稳定斜坡调查和统计,基本查明诸暨市不稳定斜坡的分布与发育特征,进行不稳定斜坡危险程度分析和危险程度评价。建立应急体系,提出防治措施建议,为政府组织开展群测群防、监测预警、避让搬迁、勘查治理和村镇规划,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8.
李杰  李军 《中国科技纵横》2011,(12):239-239,190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因抽排地下水引起的建构筑物变形破坏的实例越来越多,地下水位的急剧升降变化会改变含水层水力关系,导致岩、土体应力的重新分布,促使土体内部结构重组,从而引起地基土不均匀沉降,致使地面上大量建筑物出现开裂变形。而大方县医院不稳定斜坡的变形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修建西大街及街道两侧建构筑物时,大规模的、集中的抽排地下水而引发的:  相似文献   

9.
雷深涵  袁魁 《中国科技信息》2011,(19):47+52-47,52
神农架林区为湖北省海拔最高的地区,地处北纬31°,辖区内山势高陡,峡谷深切,峭壁林立,斜坡陡峻,坡角30~70°,极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朱家垭崩滑体所处地形陡峭,古崩塌堆积体方量较大,前缘高陡,局部悬空,且下部为土体,自身稳定性较差,在强降雨诱发下产生崩滑,给当地居民造成严重损失。本文通过走访、搜集资料、实地调查等手段,查明崩滑体的成因、类型以及主导因素,并提出应急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今日科苑》2008,(10):175-176
斜坡变形失稳以至发生灾害,其形成及其分布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文章从公路斜坡灾害形成的控制因素、斜坡变形失稳及灾害类型、广东公路斜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治理防护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
水利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本设施,因为很多大型的水利工程都是在山区建立的,会受到当地地质条件的制约,而斜坡是山地的主要构成结构,所以对斜坡进行勘察是建立水利工程的基础。进行斜坡勘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分析当地的地质条件,进行斜坡的稳定性分析。本文从斜坡勘察的重点出发,对斜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为水利工程中的斜坡处理办法提供了一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12.
神农架林区为湖北省海拔最高的地区,地处北纬31°,辖区内山势高陡,峡谷深切,峭壁林立,斜坡陡峻,坡角30~70°,极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朱家垭崩滑体所处地形陡峭,古崩塌堆积体方量较大,前缘高陡,局部悬空,且下部为土体,自身稳定性较差,在强降雨诱发下产生崩滑,给当地居民造成严重损失.本文通过走访、搜集资料、实地调查等手段,查明崩滑体的成因、类型以及主导因素,并提出应急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静 《科技风》2011,(10):221-222
滑坡区属黔北高原,位于赤水河岸东岸斜坡上,属侵蚀性中低山河谷斜坡地貌类型,整个场地北西低、南东高,滑坡区两侧由受自然冲沟的切割,在地形上呈"脊状",两侧均为季节性冲沟,为滑坡区外围地表水迳流通道。滑坡部体平均地形坡度为17~22°,局部地段为陡坎及开挖形成的临空面。滑坡整体地形呈"靠椅"状,滑坡后缘出现地形突变。滑坡区后缘外围斜坡为相对平直的斜坡,斜坡面平整,推断为古滑坡滑动时形成的滑移面。  相似文献   

14.
目前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的方法由于没有考虑到岩土体的应力-应变关系,不能获取坡体真实的受力情况,不能求出失稳是土体内部各处的应力与应变。而有限单元法考虑了坡体变形及其对边坡稳定的影响,不仅满足静力许可、应变相容与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同时可以不受边坡几何形状和材料不均匀性质限制。因此可见,有限单元法是比较理想的分析边坡应力、变形、稳定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以某潜在不稳定斜坡为例,在地质勘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其地质概况、特征以及成因机理的分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其稳定性进行计算和稳定性分析、评价,得出该潜在不稳定斜坡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经过技术、经济比选,采用挡土墙加地表排水系加土钉支护系统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6.
由于设计、施工、工程地质等方面的自然及人为因素,山岭隧道衬砌开裂、渗漏水等现象时有发生,给隧道施工、安全运营均带来较大隐患。本文研究了隧道衬砌裂损变形原因,并针对桃树垭隧道初期衬砌开裂情况,提出了加固方案,监测数据分析和加固验算都显示出桃树垭隧道加固措施的可行性及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康定县森警中队驻地所在斜坡物质组成和结构特点,尤其是对开挖边坡地表变形迹象的调查,分析了斜坡变形原因和机理,进行了稳定性评价,相应提出了针对性的支挡加固治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沅陵县官庄镇沈家垭金矿经过多次调查和研究,控矿因素方面尚有争议,根据对沈家垭矿区1:5000的地质简测的结果,结合部分工程的验证,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沈家垭矿区复式褶皱为主要控矿构造和热液运移通道,矿区内背向斜核部和转折端、次级断裂为主要储矿构造。矿源层系板溪群马底驿组和小木坪组,成矿热源可能来源于燕山期辉绿岩脉(体)。  相似文献   

19.
玛纳斯县地处天山山脉北麓、准噶尔盆地西南缘,地形地貌较为复杂,由南至北依次为山区、平原区、沙漠丘陵区。县内的地质灾害点类型主要有崩塌、泥石流、不稳定斜坡、滑坡和地面塌陷,其中以崩塌为主,泥石流、不稳定斜坡、滑坡次之,地面塌陷较少。地质灾害的发育与县内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及人类工程活动有着极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铜鼓县城郊林场滑坡是一个较典型的堆积体滑坡,滑坡位于陡坡上,公路切坡破坏了自然斜坡结构与力学平衡,在暴雨作用下诱发。滑坡前后缘变形活动特征明显,造成多栋房屋受损,且危及到下游县城安全,引起了省市领导高度重视,成为全省少有的几个专业监测点之一。本文分析了滑坡变形特征和形成机理,并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滑坡治理和监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