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前,教学督导受到高校的普遍关注,基于教师职业发展的教学督导能更好地发挥其职能.在教师职业发展中教学督导是教学督导人员基于教师职业发展阶段,通过对教师教学能力和效果的检查、指导,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活动,具有发展性、差异性、人性化等特征;教学督导以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为现实目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在教师教学实践及其发展中发挥诱发引导作用、监督指导和反馈激励等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学督导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督导在促进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包括一系列前后联系、层层递进的环节和方面:教学检查重在通过了解教学管理制度,分析其中制约教师专业发展与影响教师教学积极性的因素,督促教学部门予以完善;教学诊断通过深入课堂,分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教师评价重在通过分析教师自身优点与存在不足的基础上准确定位教师的发展方向,明确教师发展目标;教师指导重在通过个别帮扶与集中培训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教学督导机制建设应主要从建立健全教学督导制度、构建高素质教学督导队伍、成立专门性的教学督导组织等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从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督导的关系出发,可以发现教师督导是教师专业发展有效实施的必要保障,教师专业化发展也为教师督导的长远发展提供可能性。但我国在教师督导上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督导观念落后;职能定位模糊;督导人员队伍设置不合理;教师督导主体与内容单一,其形式有待改进;教师督导法制建设不匹配;教师督导校本机制缺乏。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应建立以学校为本的教师督导,借鉴欧美的同伴指导,加强对教师"学"和"研"的督导。  相似文献   

4.
教学督导是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校多数建立起学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下的教学督导模式。院系级教学督导应主要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关注教学的专业水平、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化成长、关注教师教学经验性知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在新公共服务理论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以督学为主要职责的区县教育督导应转向更具科学化、人性化、专业化的服务型学校发展性督导,从而实现区县服务性教育督导对传统监督型教育督导的超越。服务型教育督导的要义在于改变传统"监督中心主义"思想,祛除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督查与评定,寻求学校、教师和学生自主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督导是教师教育的基石,却存在着诸多问题,被教师们质疑.文章提出了采用高校示范课形式,建立教学督导共同体,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文章的基础是对校本示范课内涵分析和提出同伴督导、协同督导、发展性督导等三种示范课形式的教学督导共同体的可选类型.分析表明,示范课形式的教学督导共同体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升教师的职业发展能力.但是,也要注意事前充分沟通,并提供教师充分的准备时间;根据教师需求,决定适当的示范课开讲次数与参加者;建立档案数据,带动教学督导共同体的形成;多加宣传、长久经营,使教学督导共同体常态化.而且具体实施过程也会面临来自教师协同合作理念的挑战,来自教师心理压力的挑战,以及来自示范课录像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教学质量是高职学院的生命线,关乎到一个学院的生存和发展,对教学质量实施监控,是学校进行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与教学督导管理实际,对以"专业评估—教学督导—教师发展"为运行载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进行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8.
区分性教师督导体系是美国近十年来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该体系承认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发展需求,应为不同的教师提供不同的专业发展活动和评价方式,支持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终达到改进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文章通过对该体系的发展和理论模式的综述,认为构建区分性教师督导体系,对我国教师专业发展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教学督导是美国教育督导的特色部分。教学督导为教师提供服务和辅导。通过向教师提供改进教学的专门帮助,满足教师的不同需要,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在厘清美国教学督导内容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教学督导的基本特征以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教师督导对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今日,法国对教师督导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法国中小学教师督导制度得到了全国近一半教师的肯定和认可,有效地促进了法国教师的专业发展。文章从法国中小学教师督导评估的过程出发,对督导前、督导中、督导后三个阶段进行介绍,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督导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开启校长与督学合作评估模式、重视教师督导内容的拓展与更新、注重对教师督导评价结果的公开和奖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不同层级教师专业发展道路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发展研究从理论论述迅速发展到实践层面,受到广大教师群体的重视。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层级的个案研究显示,校本教研是教师群体专业成长的最好途径,而教师个体也可以通过适合自己的研究,达致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状态。参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各种力量,对于教师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教研员应立足于地区性的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校长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起到引领和管理的作用,学科教研组是教师专业知识交流和成长的核心地带,教师个人通过行动研究可以达致专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对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调查表明: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呈现出发展起点明显提高、基础较好以及时教师岗位的职业认可程度普遍较高、事业感较强等特征;同时也存在着地区分布上的结构性失调、专业素质整体发展不均衡、知识更新等能力不足、知识更新的速度较慢、对继续教育培训的依赖程度较高等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改革培训课程,创新学习模式和方法,加大立法力度,完善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建立骨干教师帮扶制度,实现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等措施,提高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3.
高校教研室是承担大学功能的重要载体,在执行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教研室在高校管理中逐步被边缘化,出现了过于行政化和"去教研室"的倾向,使得教师合作文化、教学研究功能和教师职业认同感缺失。具有生态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专业学习共同体,不仅能为教研室转型发展和组织创新提供一个新的启示,也能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实践平台。为此,应从构建平等的参与机制、确立共同的愿景、培育教师合作文化、构建个人实践性知识的共享机制、完善支持性体系等方面入手,着力将教研室建设成为一个专业学习共同体。  相似文献   

14.
为教学研究而组织的研讨型公开课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然而当前研讨型公开课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教学设计花哨,不能真实反映日常教学状况;课后研讨流于形式,不能围绕一个问题深入开展;研究结果缺乏梳理和总结,不能较大提高研究水平等问题.为真正实现研讨型公开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需要明确各方参与人员的角色定位;课后研讨应由评价教师教学行为向研究儿童、研究教学、教师共同建构实践知识转变;研讨后应有反思和整理,在梳理认识与疑惑的基础上生成下一步研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Despite the concerns of scholars in the field of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teacher evaluations continue to emphasize bureaucratic accountability and standardizat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argument for extending the Joint Committee on Standards' Personnel Evaluation Standards to include standards related to the practice of supervision. The proposed standards call for differentiated procedures, collaborative identification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goals, multiple sources of data, emphasis on formative evaluation processes, consideration of both teachers' personal development goals and school/program improvement goals, and the formalization of formative evaluation processes to achieve clear and shared understanding of their purpose and goals. These standards would align teacher evaluation with aspects of instructional supervision namely,clarification and share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and purpose of evaluations, interpretation of teaching performance in the context of teachers' classrooms and professional values, and deliberation with teachers about how evaluation evidence depicts and informs their work.Patricia Holland is Associate Professor in Educational Leadership and Cultural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ouston. Her research in the areas of instuctional supervision and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mphasizes the interpretive nature of practice in these areas.  相似文献   

16.
教师职业是一种道德服务。教师职业客观上要求教师道德成长,教师的自身发展也需要道德成长。教师道德成长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源,影响、制约着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前教师发展现状诉求教师风格化发展,以进一步推动教师自觉地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教师风格化发展标志一个教师教学风格的高度成熟,应该成为每一位教师自觉追求的理想目标。它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实现教师风格化发展要求教师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立足教学实践和提升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8.
纵观国际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反思国内外语教育的发展脉络,我国基础英语教学在师资、教材、教法、评价、学风等方面依然存在问题。当务之急是:1.修订英语课程标准;2.建立有效评价体系;3.推进教师专业发展;4.加强双语教学实验;5.建构有效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自我认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发展的首要关注点。教师的专业发展应该从关注外部激励转向提升内在需求上,即以教师的自我认知作为专业发展的基点。从教师的职业认同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维度、职业生涯规划及达成等视角来分析教师个体的自我认知,才能有针对性地整合内、外之力,实现教师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师小学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文学”是高师小学教育专业中文方向的必修课程之一。该学科的课程建设,既要考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对教师人文素质,尤其是儿童文学素质的要求,又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职前教育与职后深造的衔接与联系。就学科目的而言,既要给学生奠定扎实的儿童文学理论基础,又要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能力;就学科内容而言,它应以主干课、选修课、实践活动、课题研究与学术活动等为因素构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以便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就教学方式方法而言,它应从师范生自身的儿童文学修养和小学生对儿童文学的需求以及现实的实际阅读状况出发,构建一个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就教学评价而言,它应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及其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