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重研究年度选题计划实现率●袁定坤搞图书出版,不能不重视选题计划。本文在多种层次的选题计划中特别强调年度选题计划,不仅仅因为各种层次的选题计划都要在年度选题计划中统筹考虑,而且因为年度选题计划要经过全方位的科学性、可行性论证,要集中体现出版社领导的办...  相似文献   

2.
出版社年度选题计划实现率低,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很多出版社的年度选题计划当年实现率(以发稿计)大都在30%左右,低的甚至不到20%。一些好的选题年中就撤销了,还有一些选题不得不一年一年延期实施,尔后也了无踪影。年度选题计划是重大的出版经营决策,体现着出版社的特色和经营思路。如果年度选题计划只有很低的实现率,而且这个问题年复一年出现,这无论是对单个的出版单位,还是对整个国家的出版事业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一、选题策划的目标 选题策划的目的是建立起出版社图书的整体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义,其目标是最终确定出版社的优势图书范围,确定优化的图书选题结构.这种选题定位要体现出出版社的办社方针,体现实力、特长和优势,形成基本的读者群.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在特定领域和特定层次中出版好书,而且数量要大,形成规模,这样才能给读者和市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人民邮电出版社的计算机系列图书就是因为定位和出版规模,才拥有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4.
出版社年度选题计划实现率低,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年度选题计划是每个出版社年度重大出版经营决策。经过充分论证的年度选题计划,体现着出版社的出版特色和经营思路。如果年度选题计划实现率不高,而且这一问题连年出现,这无论是对单个的出版单位,还是对整个国家的出版事业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拟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试提对策。原因一、管理体制的原因近十几年来,出版行政管理工作促进了出版事业的发展,取得了有益的经验,但是微观管理多,宏观调控功能不强,法制不完善,行政手段与市场功能在一些方面有所摩擦。出…  相似文献   

5.
2005年重庆市三家出版社共申报年度选题617种,与2004年度选题相比较,各社的市场和精品意识进一步增强,努力突出办社特色,重视出版板块的构建,注重突出主旋律,注重各类选题的协调发展,选题计划更富有生气,更具活力,体现了各社按照“三贴近”的要求,面向市场、面向读者,努力实施我市图书出版精品发展战略所取得的成效,整体上呈现以下九大特点:  相似文献   

6.
有价值的图书选题是立社之本,而图书选题价值的目标定位明确清晰与否,是衡量一个出版社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研究和探讨图书选题价值的目标定位,对于明晰办社特色,引导科学研究、开发图书市场。解决低水平重复出版痼疾,都将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坚持方向,发挥优势,办出特色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社长兼编辑许传安“坚持方向,发挥优势,办出特色”是我们多年来在办社实践中获得的最基本的体会。一、坚持正确的办社方向办社方向包括两个方面:政治方向和业务选题方向。政治方向就是出版社的一切工作要坚决贯彻党...  相似文献   

8.
一、抓好年度选题计划是出版社发展与繁荣的关键   选题是出版社的生命线。选题对出版社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但是,如何抓选题,为什么要抓好年度选题计划,却并非人人都知道。许多出版社甚至把报送年度选题计划作为应付出版主管部门的例行差事,根本没有把制定与实施年度选题计划作为出版社的基本工作,更没有把它放到一个应有的高度加以重视。实际上,抓好年度选题规划等于牵住出版社发展与繁荣的“牛鼻子”,对出版社意义重大。 (1)年度选题计划与图书出版周期相吻合,因而它是出版社选题管理的有效手段。出版社的选题策划和出版周…  相似文献   

9.
肖娜 《中国编辑》2011,(5):40-41,53
选题实现率是衡量一家出版社办社水平、业务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高等教育出版社从强化选题论证制度建设,紧密围绕社《事业发展规划》和《出版规划》进行选题策划,加强对出版计划完成情况的管理与考核,严格遵守重大选题备案和地图送审制度,严格认定一二三审人员资格,坚持三审责任制度,坚持发稿终签制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出版管理,在确保正确的出版导向的前提下,保持了多年较高的选题实现率。  相似文献   

10.
龙仕林 《出版广角》2011,(11):66-67
出版社年度选题实现率低,既有年度选题管理、论证机制的宏观层面原因,更有编辑对待年度选题重视程度等微观层面的原因,且后者是最直接、最具体、最根本的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年度选题实现率低的问题,就必须从每一个编辑抓起。  相似文献   

11.
一般认为,选题管理指选题从列入计划到出书这一阶段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指选题在技术层面的管理工作.而我觉得,选题管理更重要的则是理念层次的管理,也即是说,是从办社方针到选题思路,从选题结构到品牌特色的全方位管理.当然,这一切最终都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技术操作层面.  相似文献   

12.
在选题定位中把握出书特色周美玲本文结合我社创建11年来的出书情况,从选题结构、选题决策方式和选题取舍三方面谈谈在选题定位中把握出书特色的问题。一、选题结构要体现出书特色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5—1995年各类书出版情况如下表:上表表明了我社11年来...  相似文献   

13.
大学出版社实施选题规划总体思路定位,必须坚持正确的出版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办社宗旨,肩负起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历史使命,突出重点,发挥优势,保持特色,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出版策略.  相似文献   

14.
每个出版社,在新的年度来到之前,都要首先着手制订选题计划。每个编辑都要为此大动脑筋,每个编辑部都要为此花费很多精力。为的是争取来年工作的主动,争取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与经济效益。试就这个问题谈点看法。一、选题计划的重要性选题计划是编辑出版工作的基础。它体现了出版工作的方针任务,出书的方向,出书的目的与本出版社的特点。选题计划是出版工作关键所在,是编辑工作的起点,在整个工作中它占有重要地位。制订选题计划,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  相似文献   

15.
年终岁首,出版界都在忙着编报新年度的出书选题计划,盘算着经营上的新思路。我手上有两个出版社1994年度的出书选题计划。这两份计划,重点图书选题不多,有长远价值的选题不多,在文化和科技方面有价值的选题更少,为读者喜闻乐见的普及性作品也微乎其微。常言道,出版社要发展,选题是关键。然而我们恰恰在选题方面出现了许多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新年度双效益双丰收,我的确夜夜难眠。但是,我们还是要鼓起勇气,坚决走出困境。如何走出困境?下面是我围绕这个问题的几点思考。一、目前,出版经营上暂时的不利因素:1、主渠道新…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二年,制定好2007年度出版计划,对完成好新疆新闻出版“十一五”规划意义重大。为此,自治区新闻出版局高度重视2007年度选题计划制定工作,组织相关人员深入到各出版社,进行现场年度选题论证,并召开2007年度选题专题会议,对10家图书出版社及新疆音像出版社、新疆电子音像出版社上报的选题进行审核与审批。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在审批2007年度选题计划中,坚持以邓小平  相似文献   

17.
晋冀鲁豫第7届出版理论研讨会最近在郑州召开。会议围绕如何提高图书质量、推进出版工作的“阶段性转移”和实现出版工作的两个根本性转变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和交流。会议认为,要提高图书质量,必须拓宽思路,积极开发图书选题,优化图书结构,使出版社办出个性和特色;要重视并抓好图书的编校质量,努力提高编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坚持三审制,严把书槁质量关,把差错消灭在成书之前。会议认为,图书发行仍然是制约出版社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出版社要重视抓好图书的发行工  相似文献   

18.
岁末年初,各行各业都在做总结、谈打算,对出版单位来说,集中全社编发人员和有关方面的行家里手,分析、讨论编辑人员新一年度的选题计划,是此时必须要做的工作。因其必须要做,因其年年要做,因其社社都要做,年长日久,各出版社编、发人员对这一保留节目的程序和内容了然于心;于是,每当此时,编辑人员中,有的巧设题目,应付一时;有的东拼西凑,只为填满表格;更有敷衍者,干脆天马行空即兴海侃,算不算数,并不在乎。于是有人认为,这样的年度选题论证会既耗资又费时,而那些所谓的年度选题计划看似“精品荟萃”,实则个个都是童话…  相似文献   

19.
编辑室(有的社为编辑部)不仅是出版社的基层单位,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版社基本面貌的晴雨表。编辑室是保证和维持出版社正常运转的第一个环节。出版社选题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要以各编辑室计划为基础;作为执行计划的实际部门,出版社的出书特色要由各编辑室来具体体现。因此,编辑室管理的规范化、有序化程序越高,对出版社工作向良性搪环运作越有利。  相似文献   

20.
我国每年出版9万余种图书,其中坏书固属少数,但高品位、高质量的好书亦属少数,大多则属于“不好不坏,又多又快”。从中,不难看出选题思路的贫乏。选题是图书之母,没有好的选题,哪里能从天上掉下好书来!这个浅显的道理,并不是每个出版者都知道的。出版社不重视选题或选题思路不正的现象,并不是个别的。每当编制年度发稿计划或出书计划时,不经充分论证,拼拼凑凑,拾到篮里就是菜的情况,是常见的。有的出版社的选题,在“不黄不非”前提下,以保本盈利为原则。凡符合这一原则的,就可以列选。这样做出来的选题计划,不是一个拼盘,就是一盘杂烩,不可能有多少精品和传世之作的。有的出版社热衷于步别人后尘,大姐做鞋,二姐学样。你出《新华字典》,我就出《新编新华字典》;你出《现代汉语词典》,我就出《新现代汉语词典》,并在内容上大量抄袭。这样列选出书,虽然也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充其量不过是舔别人的余唾,不仅难以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而且还有伤社格。更有甚者,有的出版社唯利是图,把赚钱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