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捉“虱子”     
我想,你们一看这个题目,一定以为妈妈在帮我捉头上的“虱子”,其实不是,是妈妈在我的作文“里抓”错别字。我的作文虽然写得还算好,但错别字也不少,这严重影响了我的作文成绩。你看,作文本就像我的脸面,字就像我的头发,而错别字就像是爬在头发上的“虱子”,头上有虱子,多难看呀!妈妈决定帮助我纠正错别字——捉掉可恶的“虱子”。我经常“把抓”右边“的爪”写“成瓜”,妈妈说“,抓”就是“用爪”去拿,要是你写成“瓜”,就等于你的右手拿了一“个西瓜”,拿“了西瓜”之后怎能再拿其它的东西呢?妈妈这样一讲,我再不会把“抓”写“成扌瓜”了…  相似文献   

2.
“远山一起一伏则有势,疏林或高或下则有情。”记叙文要有波澜,要写得像高山起伏,海浪奔腾,有文势的抑扬,情节的跌宕,切忌平铺直叙,一览无余。不少优秀作品给了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一、层层剥笋 获奖作文《妈妈呀,妈妈》中,“我”是独生子,可妈妈却“一点儿也不把我放在心上”。作者像剥笋一样,通过生活中一件件具体生动的事例,把“妈妈”“一点儿也不把我放在心上”的“笋皮”(即“我”所直感到的现象)层层剥开,最后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却是“妈妈,你原来是用自己的美德,在塑造我健美的心灵”这一洁白鲜嫩的“笋芯”。透过事物的外衣展现其内在的实  相似文献   

3.
“王啸,又在玩吗?快要考试了,还不知道复习功课。”妈妈又开始唠叨了。“我刚写完作业啊!”我哀求着,“妈妈,让我玩一会吧。”“玩玩玩,光知道玩,再玩就该考试了,快复习功课,争取考个好中学!”妈妈不容我分辩,硬把我拽进了屋子。这样的对话几乎天天都会在家里出现。快要考试了,妈妈天天唠叨个没完,又不是高考,只不过是六年级考试吗?至于吗?  相似文献   

4.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流行一种“奥林匹克数学”,听说“奥数”是一种数学体操,它能锻炼人的思维。于是,妈妈到处打听哪儿有学“奥数”的。当得知市少科站有“奥数”班时,妈妈就赶去报名。谁知报名处人山人海,足足有一千来个人。少科站的老师没有办法,只好采取考试的办法。唉,这个社会竞争真厉害,什么都要考试。为了能顺利考上这个“奥数”班,我在妈妈的帮助下,连续加了几个夜班。妈妈买了一本“奥数”书先自学,然后拼命地往我的脑子里塞,让我做大量的题目。一连几天下来,我的脑子有点犯糊涂了,眼睛也有点发花了,妈妈只好作罢。考试那天的场面是…  相似文献   

5.
“我有妈妈了!我有妈妈了!戴老师就是我的妈妈!”从小就失去母亲的小学生朱跃明在他的获奖作文中深情地写道。打开铜陵县太平中心小学501班学生的日记和作文,不仅仅是朱跃明,几乎所有孩子都习惯地称他们的班主任戴春霞为“妈妈老师”。  相似文献   

6.
“母亲在我生病时背我去医院”,“母亲在我考试失败时教训我,告诉我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我的母亲非常伟大,我爱你,妈妈!”这些语句总是出现在很多同龄人的作文中。  相似文献   

7.
零分的启示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次语文考试中,老师要求学生写一篇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一位小女孩却写成了《我的妈妈》,虽然写得真挚动人,但那次作文考试她还是得了0分。当老师斥责她为什么写走题时,小女孩哭着说:“我的爸爸在我两岁时就去世了,我写不出来。”这个故事不禁让我陷  相似文献   

8.
羊刚 《教学月刊》2003,(6):38-40
一次全市范围的考试后,一位女生拿着自己的作文来找我。她有点委屈:“考试作文是不是凭运气的?我的作文没偏题,怎么得分比平时作文不如我的同学都低呀!”言下之意是,考试作文的命运取决于落到怎样的评卷老师手里,“写”得好,不一定“评”得高。这种想法在学生中很有代表性。于是,我仔细读了这篇阅卷老师评了43分(低于全市平均分)的习作,发现文章不乏可贵之处:(1)扣题紧。写对“苦”“乐”关系的认识,既不受提示语的限制,又切合题目要求,算得上“机智”。(2)情感真。从亲身经历中取材,不矫饰、不虚夸。(3)体验深。“苦”不仅需要…  相似文献   

9.
放学后,我拿着《良师》和汇款单,兴奋地冲进家门。“妈妈!我的作文发表了!”妈妈从房间快步迎出来。“是真的吗?快让我看看!”妈妈接过《良师》,快速翻着,翻到了有我的文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说过,“作文要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的话……”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运用文字材料表达真情实感。在小学中段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作以下尝试。一、实话实说儿童都是性情中人,一只小蝴蝶,一张小卡片,一个矛盾等都足以让他们又哭又笑。为什么作文里看不到他们的真情流露呢?写“我的妈妈”无非是妈妈如何无微不至地照顾生病的“我”或教育“我”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我的老师”无非是  相似文献   

11.
唠叨大师     
妈妈是一位唠叨大师。第一单元考试前,妈妈的唠叨是没完没了,吵得隔壁邻居也烦起来了。你们听——“杨柳啊,考试要仔细,要沉着,要冷静,绝对不要慌啊!”“好的,妈妈。”我回答。“别嘴上说,要记在心里。”“好啦。”“不要这么不耐烦,专心一点!”“好!”“不要对妈妈这么大声,小孩子要学会听话。”“好……”“这才乖嘛!”“以后考试自己认真点,不要老要妈妈来帮你复习,自己要知道考试的重要性,不要想当然,不要不复习,不要自以为是,不要——”“停!”我大叫一声,“我知道了,请不要再说啦!”我以为这么一喊,妈妈就会停止她的“唠叨神功”,可没…  相似文献   

12.
小通通听说作文城里有个“作文人物接见室”,在那能与自己写的作文人物见面,他非常高兴!一个双休日的一天,他来到了“作文人物接见室”,要与上个星期写的习作《我的妈妈》中的“妈妈”见面。  相似文献   

13.
强洪权 《江苏教育》2007,(10):23-23
这段时间网上转载频率较高的是首届“冰心作文奖”小学组一等奖的作文。题目是《妈妈回来了》。小作者是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东小学一年级学生郦思哲。据说是参赛中最小的选手。一等奖的作文是怎样的?全文很短,我抄录了下来:“前段时间,妈妈去杭州学习。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我非常高兴!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我很想她。想妈妈的感觉,是一种想哭的感觉。”评委们认为.7岁孩子所写的作文还算不上通常意义上的作文,而是孩子在“说话”,但作者就是以这种不加任何修饰的文字真切地表达了“妈妈回来”带给自己的温暖和喜悦。以及曾经有过的感受和体验。  相似文献   

14.
“盗书贼”     
虽说我不是人中之龙,但也从未跟“盗”字扯上边。可今天,我就做了一回“贼”——一个“盗书贼。”“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神也是课本中的神呀!”“那次考试,你也知道,这跟课本内容哪里沾得上边!”我就这样一句对一句地跟妈妈“评书”。妈妈毕竟还是妈妈,姜还是老的辣,一把从我手中夺过了书。唉,家长都是“反课外”派的。我只得毫无兴趣地拿起字帖,准备练字。突然,我眼睛一亮:“偷”……高清晰相片拍到了,接着就是复制了,我蹑手蹑脚地走到了妈妈房间前——这动作几乎用了好几分钟——我又低下头看门缝,还好,妈妈已经睡下了。可妈妈睡…  相似文献   

15.
“温馨家园”栏目的作文,大多取材于日常家庭生活中的细小事情,虽朴实无华,但情深意长。水果,家家户户几乎天天在吃,但吃出一篇饱含真情实感的作文来却不多见。一年级小朋友李宇彤的作文《吃葡萄》用他那稚嫩的笔写出了吃葡萄的过程,暖暖爱意流淌在字里行间:“葡萄又大又红,水灵灵的,我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吃着吃着,忽然发觉妈妈一颗也没有吃。我想:‘妈妈对我真好!我也要对妈妈好。’我连忙选了一颗最大最红的葡萄,塞进妈妈的嘴里。”多么纯真、多么朴实的爱,虽不事雕琢,但句句显真情。同样,早上赖床的经历,我想我们的小朋友也都有过,但谁能…  相似文献   

16.
开心直播     
涂鸦教室一位素雅的女孩!一幅漂亮的肖像画!看得出作者的素描功底不错。画面层次很丰富噢!下次尝试加些动态,那样画面将更加生动呀!★★★★聪明的学生物理课上,老师正在讲振动和共鸣,为让学生理解,老师提问道:“如果我朝鱼塘扔一块石头,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罚款5元!”不懂就问妈妈:“跟你说了多少次,不懂就要问老师。”孩子:“我问过了,老师不肯说。”妈妈:“什么时候?”孩子:“就在昨天考试时。”作文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写一篇150字的作文,题目是“我的小猫”。冬冬提笔写道:“我有一只小猫,它一天到晚总是喵喵………  相似文献   

17.
逢到考试时节,不少毕业生问作文考试的诀窍。说到底,写作无秘诀,作文无权威。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战场”上,没有“稳操胜券”的“常胜将军”!但面对考场作文,决不能无所作为,也决不是无所施其技的。我给大家开个“四言真经”,或有助于解决临场的问题,“遇难呈样”耳! 心态应松。考试,一定程度上是心理战。凡有平常心,对考试不视为畏途,不以为折磨的学生,发挥一般就比较好。有不少学生(尤其是有的女学生)心理失衡,临场紧张焦虑,结果往往“大跌眼镜”,“落荒”而北。松者,放松也。其实,这如同武松之与  相似文献   

18.
每次读到低年级小朋友写的作文,都是一种享受,都会有一种欣喜,因为那是一种真正的天籁之音。蔡心文的《脚下留情》用稚嫩的笔触写出了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伤心事:一天,雨过天晴,水泥路上全是密密麻麻的小黑点,“我好奇极了,飞奔过去看个究竟”,原来全是压扁了的小青蛙或小蛤蟆。“我伤心极了:这小小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多可惜呀!”小作者由衷地感叹道。紧接着,小作者晚上做了个梦,“梦见孙悟空站在路边,用力吹了一口气,那些小生命神奇般地活过来了,‘扑通扑通’跳入路边的农田里、池塘里……”多么美好的梦想,但愿这梦想能成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不如意,就拿一日三餐来说,吃什么早就成了一个现实问题,困惑着家庭主妇们,发展到现在,竟连小朋友也开始担忧起来了。“我看见那白白的米,就缠着妈妈买,可是妈妈说:‘米太白,会有毒。’我想吃那黄黄的腐竹,妈妈又说:‘也有毒。’我最想吃妈妈炒的肉片了,妈妈又说了:‘猪肉有瘦肉精,不能吃。’……那我该吃什么?”冯月霞小朋友在《我该吃什么》中写出了自己的苦恼和疑问,我想很多小朋友也一定和冯月霞一样有同样的苦恼和疑问吧!不加雕饰,直抒胸臆,这往往是低年级小朋友的作文的共同点,也是广大低年级小朋友开始作文时要学习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去一所农村中学,见到初一学生写了这样一篇作文,题目是“妈吗,她是我最好的同学”。从语法角度而言,此文题中的“她”是复指“妈妈”,但看学生作文内容,而是写子女告诉妈妈,  相似文献   

20.
张老师:我写了一篇作文,《今天是母亲节》。老师看了以后写了这样的评点,说我的作文“叙事平淡,没有起伏”。我不懂这是什么意思,请您讲解一下,好吗?附上我的作文《今天是母亲节》陆加平母亲节到了。怎样庆祝这个伟大的节日呢?送礼物?太老土。送贺卡?太随大流。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过:发短信!于是,我立刻行动,说干就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妈妈捎去了我的祝福——“祝妈妈母亲节快乐!”“丁零零零……”妈妈的手机响了起来,看来,计划成功了。我立刻把目光集中在妈妈脸部的表情上。只见妈妈拿出手机打开一看,脸上立刻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